现在在视频平台晚会或者影视宣传节目上,虚拟人的身影已经出现得越来越频繁,那么虚拟人产业是否已经走向成熟阶段了?可能看似热闹的虚拟人赛道,还是需要先找到可变现的商业盈利模式。一起来看看作者的解读。

从B站元旦晚会,虚拟偶像洛天依的又一次惊艳登台,到央视元宵晚会,宣传片中虚拟形象“央视网小C”的欢喜登场,众口难调的各类晚会在2023年似乎达成了某种默契,某种共识——在晚会上,设立由模型和算法构建的数字空间,让虚拟形象登台演出。

2023,虚拟人成为晚会常客

图/央视网小C

细数近年来各大主流平台,各类晚会庆典的“嘉宾”,不难发现围绕数字人和虚拟现实标签打造的节目已然屡见不鲜,虚拟人已然成为新时代晚会的常客之一

他是常客,因为从出现频率来看,近两年的虚拟人活跃在各类屏幕中,不曾缺席;但也只是“之一”,这些虚拟人往往不会常驻于舞台中央、并不能贯穿始终成为晚会的“主线”,他们距离成为顶流、获得长期稳定的关注度,还有距离。

在业内人士看来,虚拟人产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或许仍是升温阶段,或许还有一定的“尴尬期”。

一、“不是C位,但也不会缺席。”

曾有相关机构调查显示,在2022年,全球有36%的用户观看过虚拟偶像的表演,21%用户看过由虚拟人参与的直播等活动。

而有意愿将虚拟人接入营销活动的广告商,已经占到了样本总数的大约45%。

围绕虚拟人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看上去已经从曾经的“小众文化”逐渐破圈,成为被熟知并认可的科技业态和艺术形式。

“虚拟人产业现在可以说是还在升温阶段,很多活动里只是需要有虚拟人出现,来体现一种前沿概念、技术的未来感,真正能带来稳定流量的并不多。”

这是Web3视觉设计的从业者李浩,在2023新年伊始做出的判断。

“虚拟人在屏幕中的现状,可以概括为‘不太可能是C位,但也不会缺席。’

谈及国内虚拟人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李浩向AI蓝媒汇透露,随着软硬件的完善、概念的普及和市场需求的扩大,虚拟人产业可能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非常热闹。

他目前任职于一家标签为“元宇宙公司”的产品部门,主要负责对接“数字人项目”的客户,根据反馈和活动需求联系公司负责技术的程序员。自去年开始,李浩公司的客户明显增多,分散到他个人需要对接的公司、个人,也比去年多了将近一半。

根据艾瑞咨询统计的数据,仅截至2021年,中国国内同虚拟人相关的存续企业数量就已经超过16万家,当年新增企业数量为66293家。

2021年,中国虚拟人带动产业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1074.9亿元和62.2亿元,预计到2025年,这两项数据将分别达到6402.7亿元和480.6亿元,为2021年统计数据的5-7倍。

截至2022年9月,发生在国内虚拟人产业的投融资金额已经达到了24.9亿元,2021年全年这一数字为19.71亿元,涨幅同样明显。

“后面的数据有没有这么夸张,我个人没法预判。不过从目前的客户来看,需求是在增多的,总体上比较乐观。”

二、洛天依之后,再无洛天依

只不过,在热闹和繁荣之间,仍有一段差距,一段“尴尬期”。

“现在一个虚拟形象的原画设计、建模渲染等等工作,在相关开发软件的帮助下,其实不难产出,只是质量未必能保证,行业内差距比较大。”

难点,在于精致和被认可。

精致,基本指向技术方面——个人、小工作室做的模型,和大厂(如米哈游等顶级的游戏公司)放出的产品,在完成度、视觉效果方面的差距,往往肉眼可见。

这部分主要还是技术力、成本的原因:既为“人”,虚拟形象同样难逃用户对于第一印象——外貌的审视,而模型、纹理、渲染等技术因素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左右用户心智,而关注虚拟人的用户群体,100%是在意“颜值”的。

AI蓝媒汇曾向多家公司了解过关于虚拟人、数字人的报价,对方给到的文件显示,仅制作成本就细分为了层级,价格下限一般也不会低于20万,价格高的甚至会超过百万。而后期围绕虚拟人IP的运营,包括物料、作品等等,成本同样不低于“几千到几万每秒”这一区间。

“技术力、成本的因素,限制了一部分创意的发展,当然这部分限制基本都是对个体的,大厂有经费有团队,比较好解决。”

硬件和成本问题,是最容易解决的。

横亘在部分虚拟人项目,或者有意引入虚拟人的项目面前的是另一个问题:如何造星,如何流量变现?

造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个真人明星的走红,难以复制,没有太多公式可言,虚拟人亦然。

仅以国内二次元、虚拟人浓度最高的B站为例:洛天依,中国首个VOCALOID虚拟歌姬,也是目前B站乃至中文互联网在虚拟人方面的顶流,几乎没有之一,2012年7月12日正式出道,15年在B站同歌手言和发行歌曲《普通DISCO》后渐渐又内至外开始从B站走红,这首歌也被认为是“第一首中文VOCALOID神话曲。”

2023,虚拟人成为晚会常客

图/虚拟主播 洛天依

而在洛天依出道十年后的2022年,仅B站一个平台就已经拥有了3.6万名虚拟UP主,全中文互联网诞生的虚拟形象更是难以计数。

但从歌曲MV到晚会、时尚杂志,到杜莎夫人蜡像馆,再登上CCTV春晚、为2022年北京冬奥献声的,稳定的虚拟主播顶流,好像还是只有这一位。

十年前火了一个,十年后还是只有一个。

究其原因,洛天依背后的UGC创作者们、Vsinger团队功不可没——优质的作品和运营,让这位虚拟人在十年中不仅没有被替代,反而滚雪球般扩大着受众群体,积累着作品和舞台经验。

这个脱颖而出的机会窗口,在流量时代似乎已然不太常见,大家只是热闹。

一位用虚拟形象在B站直播的UP主曾向AI蓝媒汇解释道,“除了擦边和几款火一阵子的游戏,不知道大家想看什么。”

而在B站,半数以上拥有虚拟形象的个体主播,目前还无法通过直播获得利润。

曾有机构进行过一项关于虚拟人和“偶像经济”的调查,受访者中有超过63%的人表示因“作品质量”的因素失去关注的兴趣,也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主创团队的负面新闻、虚拟形象背后中之人的负面消息会对自己产生影响。

简言之,虚拟人的走红,机会和运营缺一不可,而这两项,在“热闹”的虚拟人赛道,依然“可遇而不可求”。

若是长期缺乏稳定且有效的变现途径,那2023年的虚拟人产业,或许也只能热闹中继续停留。

 

作者:伊柒;编辑:魏晓

来源公众号:AI蓝媒汇(ID:lanmeih001),知名AI、互联网产业报道新媒体。

本文由@蓝媒汇 授权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2. 看完后我不想做运营了。。。 :twisted:

  3. 大家有没有一些好的运营公众号推荐,除了运营派

  4. 创新思维,新事物的接收能力。不管经不经通,十八般武艺都要会。

  5. 内容过于真实,扎心了。

  6. 手动点个赞

  7. 核心利益共情。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运营针对的是群体,所以每个群体一定有共同的核心利益点,找到这个点去共情延伸的情绪,会帮助在工作中实操的效率性。

  8. 今年做运营好难,拉新难,留存难,转化难,老大跟我们说,经济下行越难的时候越要加强学习,内心好焦虑,每天刷运营派压压惊。。。。。 :o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12月27日 更多
1831年博物学家达尔文开始环球航行
232年三国时期诗人曹植逝世
1933年曹禺创作话剧《雷雨》
加入圈子
全栈运营交流群
加入
抖音运营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运营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