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啤酒,这个河南40年的老牌啤酒,如何在抖音平台上异军突起,成为双11啤酒类销售冠军?本文将为你揭秘金星啤酒借助抖音“女酒鬼”群体,通过品牌自播和UGC内容爆发,成功实现品牌复兴的营销密码。

在一个 CR5 超过 90% 的垄断市场里,在一个 2013 年就产销量达到顶峰,转入存量竞争的行业 [1] 里,一个地方性的 40 年老牌异军突起,拿下了抖音双11 好物节啤酒类销售排行榜第一,带动一个新兴品类双11 京东超市成交额增长 5324%[2] ,这是金星啤酒在过去半年做到的事。

而这个故事的背后,可以说是许多抖音上的“女酒鬼”(仅昵称,无不良引导),放着伤感情歌 BGM,把金星的茶味啤酒送上了热榜。

在许多啤酒上市公司销量下滑的背景下,这一案例更是让人好奇。刀法试图复盘这一过程,在翻阅颇多资料,采访了著名啤酒营销专家方刚后,我们认为其演变脉络可以总结为 3 个阶段:

面世:2024 年 8 月,抖音品牌官方直播间首发,销量表现佳。

发酵:2024 年 9-10 月,抖音 UGC 爆款频出,不乏 7 万赞、20 万转发的分享。

爆发:2024 年 11 月,双11 合作罗永浩等直播间,渠道扩散。

而这整个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反漏斗的扩散过程。本文我们从两个关键问题切入:

为什么要品牌自播首发?

UGC 热潮是怎么刮起来的?为什么可以吸引“女酒鬼”?

1.被“逼上梁山”后,找到了“金山”

先说结论,金星在抖音自播首发,或者是主动和被动夹杂的抉择。

俗话说,烧烤配啤酒,一喝喝一宿。在过去的很多年里,夏天街边撸串是啤酒的重要消费场景。类似的如餐馆应酬、夜店小嗨,都可以归为即饮场景,顾名思义就是买完就打开喝掉的场景,在哪喝就在哪买。

但这其实为中小啤酒品牌带来了一个难题:渠道封锁。

2015 年,金星啤酒董事长张铁山就曾无奈地说,我给一家饭店一年 1 万元的费用,另外一家啤酒厂给 1.5 万元,谁给的高,饭店就卖谁的啤酒。不参与不行,市场眼睁睁地被别人抢走;参与了,成本在加大。我们是被逼上梁山[3] 。

这也是金星啤酒很早就开始酝酿转型的重要原因,在线上花了很多功夫。据方刚表示,在中式精酿系列之前,这个品牌就已经在线上积累了大几十万的粉丝,打下了线上渠道和营销的基础。

对于金星来说,线下肉搏战本就不占优势,信阳毛尖中式精酿啤酒又是一个新兴品类,价格在啤酒中也不算便宜(1L 装约 20 元),想通过线下渠道商推起来,胜算并不大。

但很有意思的是,太贵、无认知等所谓缺点,如果放到线上,反而可以成为优点。

价格不低,意味着有毛利空间可用于运输。这其实是啤酒行业的一大痛点,玻璃瓶笨重、含水的啤酒也重,但一瓶也就几块钱,价值不高,很难说快递费能不能赚回来。而中式精酿系列采用罐装,降低了重量,便于运输。

无认知,意味着可以激发好奇和猎奇。虽然茶味精酿啤酒之前行业里就有,但精酿啤酒本身都还处在认知有限的阶段,细分的茶味更是依然小众。比如这次许多社交媒体内容都使用了“是茶叶劈了腿还是啤酒出了轨”的标题。

不笨重、不便宜、不寻常,是信阳毛尖中式精酿啤酒自身的特性。那把这个产品放到啤酒的大池塘里,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来看一组数据。关于喝啤酒这件事,怎么喝、喝什么都发生了变化。

总结一下,就是喝得更少,但喝得更好,即口味更丰富、更健康,清爽型受到欢迎。小红书灵犀数据显示,在关于啤酒的场景搜索词 TOP3 中,“运动健身”和“不时不食”(指饮食顺应时令与季节)也都和健康强相关。而在消费场景中,音乐节、户外露营等新兴生活方式也变得十分重要。

有人这么总结喝精酿的原因:比白酒好下咽,比水啤劲儿大,喝到微醺不那么撑肚。是的,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喜欢喝酒,是喜欢微醺后的感觉。

可以想象,强调“一口三香”的信阳毛尖中式精酿啤酒,不仅是品质更高的精酿啤酒,也是口味丰富的跨界产物,还有茶叶这一健康代名词撑腰,正踩在了消费趋势上。

而以上需求转变的背后,说到底其实是人群的变化。

举个例子,湖北一位金星的经销商就发现,传统卖酒的地方反而卖不动茶味啤酒,如烟酒行和大型商务酒店,反而是大型 KA 卖场、便利店、社区超市、有网红性质的特色餐饮店和大排档,卖得比较好。他分析,是因为产品的核心受众是 20-30 岁的年轻人,喜欢新鲜事物,喜欢茶啤的口感。

而我们认为,其中,抖音和小红书上的“女酒鬼”又是一大关键。

2.新一代“酒鬼”:想微醺但不想单纯“吃苦”

25-35 岁的女性,是金星茶味啤酒这一产品反漏斗的核心人群。这不仅体现在她们爱喝酒,还体现在爱分享。

据《云酒头条》报道,金星啤酒推出的金星“信阳毛尖”中式精酿、龙井绿茶、茉莉花茶、蜜桃乌龙等四款啤酒,59% 购买者为女性。这与啤酒消费大盘中男性占比更高形成了对比。而用魔方Pro 观察去年 7 月到 11 月,金星啤酒在抖音和小红书声量可以发现,来自三线、新一线和四线城市的用户占比位于前三。

总的来看,UGC 内容中,可以提炼出两大核心场景:

1.  或惬意、或伤感的居家独酌。

2.  三两好友局,尤其是闺蜜局。

为什么在这两个场景中,金星会被选择呢?

首先,外形设计更符合女性审美。不同于啤酒常见的“大绿棒子”的造型,大瓶罐装略带中式风格。百搭、上镜显眼,在线上售卖中很重要。

其次,如图中的文案所写,“以前喝酒是因为快乐,现在喝酒是为了快乐”,新一代酒鬼们想小酌、想微醺,但又不想单纯“吃苦”。

一位小红书女性用户就在推荐中表示“不像别的啤酒有一股难以下咽的苦涩感,这俩一个龙井绿茶味,一个茉莉花茶味,非常好的中和冲淡了啤酒的苦涩感”。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波热潮中,酒量挑战和尝鲜也是关键的驱动因素。

最明显的要数 10 月密集出现的“风太大了,替你们尝过了”系列视频。先点出茶味啤酒正火,再与强爽、乌苏这种酒鬼们熟悉的产品对比,最后以“喝完包晕的,包能睡好觉”这种强用户感知的体验收尾,评论区晒酒量、晒反馈的热情非常高。

女性对于这款产品的爱带来了两件事。

第一,产品研发灵感。发现女性更爱喝这款啤酒后,金星后续推出了茉莉花茶、蜜桃乌龙两种新口味,延续了信阳毛尖的产品热度,把中式精酿打造成了一个完整系列。

第二,助力产品扩散到泛人群。如方刚所说,消费者不一定是传播者。而尤其是对新兴产品来说,有一群愿意为你说话的核心用户非常重要。

女性为主的 UGC 内容带动了这款产品,反向推动了线下渠道商的进货热情,在啤酒这样一个线下消费占据绝大部份份额的市场撕开了口子,金星也登上罗永浩等大型直播间,进入了爆发期,有了更多男性、更多年龄段的消费者。

3.分析师点评

对于金星来说,茶味啤酒的爆发似是运气。但其实他们的摸索很早就开始了,比如 2022 年 4 月在郑州开了首家金星精酿啤酒直营店,2023 年重点转型精酿,再比如在线上运营的积淀。

往后看,我们很难说茶味啤酒是一时的风潮还是长久的趋势。但可以肯定的是,人们喝啤酒的理由正在变化。从即饮场景到非即饮场景,本质的区别也许在于,是为了别人而喝,还是为了自己而喝。许多年轻人喝啤酒,是为了悦己。如一篇小红书笔记所说,“喝酒时我们才真正聊天”,这里的聊天,也许是和自己,也许是和好友。

而金星啤酒另辟蹊径的成功,也再一次说明了,许多机会,恰恰藏在新人群中。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刀法研究所】,微信公众号:【刀法研究所】,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 :???: :???: 拜读了

  2. 搞不清做运营分那么多职位干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渠道运营、新媒体运营、活动运营、用户增长等等。。。都被这各大招聘平台给引导坏了。。。我觉得把,本身做运营就是这些模块都要做的。分工太细反而做的更差,毕竟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活。 :idea:

  3. 营销服务型项目的创业最大的痛苦就是要当苦力,还要当着一群苦力的包工头。但好处就是腾挪性比较大,不行了就迅速调转方向,很灵活,不会有任何产品的拖累。如果我要是开局就做互联网产品比如小程序,APP,估计现在只剩骨灰了。

    受教了! :???:

  4. 感觉运营就是个苦逼活

收藏
评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