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优衣库火了,无印良品却尽显颓势?
试想,消费者想要住宿,是去如家、七天还是去无印良品?想喝咖啡,是选择星巴克、瑞幸,还是无印良品咖啡?答案可想而知。
作者:孙明(营销报主笔)
来源:营销报(ID:iyingxiaobao)
优衣库又火了!它和KAWS的联名服装引起了消费者的哄抢,这件事被推上了微博头条。
说起优衣库,很多消费者会自然联想到无印良品。二者同为日本品牌,同样以高性价比在日本崛起,同样备受年轻人所喜爱,也在同一时期进入中国。
这些年优衣库在中国的销量一直稳定增长,反观无印良品5年内降价11次,平均每次降价20%,其销量却在一路下滑。
想要打败优衣库的无印良品,为何会落得如此境地呢?
1. 产品充满“欺诈性”,痛失用户信赖
产品是营销的前提,无印良品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其产品失去了中国消费者的信赖。
一方面,无印良品产品的定位,让消费者感到上当受骗。
无印良品一直以高性价比著称,它在日本的价格相对平民。无印良品进入中国后一改反常,定位于中高端人群,打造一种富裕中产阶级的轻奢品。
同一产品在不同的国家定位不一样,这本身就是一种失策。
也许无印良品刚来中国时,在年轻消费者心中代表着时尚,被大家所接受。但是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消费者对国际行情越来越了解。在日本卖的很便宜的产品,放在中国就要卖高价,自然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
想当年,日本把黑白电视高价卖给中国,自己国家却开始使用彩电。无印良品这一行为,无疑会让中国消费者产生很多不好的联想,失去客户自然在所难免。
无印良品针对这一问题,5年内降价了11次,有用吗?
NO!它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塑造了高端形象,屡次降价反而会让消费者觉得上当受骗。中产阶级不愿意再为其买单,低层次的消费者也会犹豫不决。
另一方面,无印良品的质量问题备受诟病。
今年发布的《2019年度315食品质量调查报告》中,无印良品有多款饮用水因致癌物质超标被点名批评。
其实这几年无印良品的产品质量问题,已经被曝光很多次了。
2017年,无印良品被曝光,其店铺的日本食品来自于日本核辐射地区,对人体伤害巨大。
2018年,无印良品某门店居然当众拒绝工商局的抽检,在随后的强制检查中发现有大量服装不合格。
2019年1月16日,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发布的检测报告,也披露了无印良品的饼干存致癌物。
其质量问题如此严重,又如何留得住消费者呢?
2. 用户为中心,品牌战略失效,无牌输给了有牌!
值得一提的是无印良品拥有非常特别的品牌战略——无牌。
无印良品以产品本位主义著称,它想要做“无牌”,却能让消费者看到、摸到、就能辨别出来的产品。
无印良品虽然无牌,却以设计、风格、产品树立了自己独特的品牌形象,反而赢得了消费者。可是随着时间的迁移,消费者越来越不愿意为“无牌”而买单,“无牌战略”为何会失灵呢?
首先,以“无牌”树
立品牌,难以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
以前消费者买衣服是为了穿的,现在大家买衣服是为了晒朋友圈。大家的消费观念从实用的物质主义,慢慢向社交、自我实现这些精神需求转移。
打开朋友圈,大家总能发现很多晒衣服,晒包包的朋友,可是很少有人会晒无印良品。为何?
因为它没有体现品牌,没人知道这是无印良品,其根本上跟那些小作坊的无牌产品没什么两样。难道消费者每次晒图片都要备注一下,这是无印良品?难道每次见面都让朋友来摸一下服装面料?
其次,品牌是一种品质承诺,“无牌”让消费者没有安全感。
品牌包含着产品的质量、设计,还代表着消费者的口碑,这是对自己产品的承诺,而无印良品的无牌就像是一种“耍流氓”的行为,让消费者很没有安全感。
无印良品很多门店的商品无标签、未标明产地、材质及用法,这让大家如何敢信。事实上,其产品也由于质量不过关被多次举报。
发现没有,无牌已经无法给消费者留下独特的品牌形象,反而让人觉得它是“不敢挂自己的品牌”。
最后,“无牌”意味着很难与知名品牌进行跨界合作。
优衣库为何这么火?不就是因为它频繁的与其他大咖合作,不停地推出消费者喜欢的联名款。
优衣库的每个联名款销量都会远远超出基本款,尤其是最近它和KAWS的联名还让全民疯狂。品牌之间的合作,能够借助对方的品牌影响力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销量。
都知道联名对品牌有很大的助力,但是无印良品做得到吗?它本身无牌,如果与其他品牌合作,只怕是会被当成山寨产品。
3. 简约风格横行,丧失品牌竞争力
名创优品以简约风格闻名,它刚进入大陆就赢得了大量的消费者。
回顾一下它进入大陆市场的背景,那时很多品牌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品牌定位,还没有寻找的自己的风格。
无印良品简约风格与大多数品牌有着强烈的差异,它的出现简直是中国市场的一股清流。
然而,现在的市场环境又不一样了!
无印良品这些年出现了很多“徒弟”,简约之风格四处横行,无印良品在这方面丧失了差异化。
互联网领域的小米,网易严选,淘宝心选,米家有品,京东京造等等都采用了类似的风格;更有名创优品这种徒弟,学得有模有样的,恐怕真要青出于蓝了。
到处都是简约之风,消费者慢慢会产生审美疲劳,它正逐渐“失宠”。
再看一下其他的对手,北欧风格的NOME、韩式风格的木槿生活,他们已经都找到自己的品牌定位,其差异化风格开始对无印良品造成威胁。
在自己丧失差异化,对手又逐渐摸索出自己风格的情况下,名创优品不再具有当初的竞争力。
4. 过度多元化,失焦注定失宠
多数人能一下子说出优衣库是卖衣服的,但无法一句话讲清楚无印良品是干啥的,它在多数消费者心中是一家杂货店,没办法在消费者心中完成心智预售。
比如消费者想要买衣服,他们第一时间会想到一些知名的服装品牌。即便他们心里没有明确品牌,也会在习惯性地去服装店,而不是无印良品这种杂货店。
事实证明,无印良品什么都卖,其销售额却只有优衣库的六分之一。
更荒唐的是,无印良品这些年又开始拓展了其他业务,比如餐厅、酒店、咖啡馆、书店等。
这些领域都有非常厉害的竞争对手,他们专注自己的领域多年,非常地专业。无印良品没头没脑地冲入完全不懂的领域,怎么可能斗得过那些“地头蛇”。
试想,消费者想要住宿,是去如家、七天还是去无印良品?想喝咖啡,是选择星巴克、瑞幸,还是无印良品咖啡?答案可想而知。
无印良品在这些领域没有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注定争不过对手。
这些业务的延伸,分散了企业的资源,增加了运营压力;同时,消费者对无印良品的品牌认知也变得混乱,原本的品牌影响力会被削弱,失败是必然的。
从崛起到尽显颓势,无印良品的成败,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营销人更要学会取长补短,在无印良品的兴衰史中,提炼出品牌成长的底色,强化自己的品牌。
作者:孙明(营销报主笔)
来源:营销报(ID:iyingxiao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