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势谷爱凌,哪家强?
导读:这篇文章详细讲述了“小红书”、“瑞幸”、“安踏”和“凯迪拉克”这四大品牌借助谷爱凌“造势”的品牌营销战略,推荐对品牌运营、品牌营销感兴趣的童鞋阅读。
「天才少女」谷爱凌,成为冬奥出圈的顶流之一。
冬奥会上一金一银的优异成绩加持,她代言的品牌也收获了大众目光。除了明星代言效应外,品牌们的借势营销也是亮点齐飞。
哪家借势最有价值感呢?我们梳理了小红书、瑞幸、安踏、凯迪拉克等品牌的营销动作。
作为一种样本参考,从中看到品牌价值的升维式进阶与传播价值点。
一、小红书x谷爱凌:以柔克刚
品牌代言的一个重要法则,是代言人与品牌调性的适配程度。借力打力,才能给品牌做加法。
小红书的敏锐感一直有目共睹。结合自身生活社区的平台属性,小红书选择了内容层面的深度挖掘,联合新华社释出了一支纪录片《来自谷爱凌的一封信》,呈现出一个更真实的谷爱凌。
特别之处在于,这支宣传片有反其道而行的传播记忆点。它规避了关于坚持、勇敢、自信等成功归因,而提到一个偏向负面色彩的词——“害怕”。
诚然,面对挑战与未知,天才少女也像普通人一样会害怕。但分野在于,她没有被害怕吓倒,而是让害怕这种情绪,来驱动前进。
小红书另辟蹊径,选择了天才少女的“普通”一面,以柔软的情感挖掘引发共鸣。差异化的温情记录,也更容易被记住。
体育生态的拓展之外,与谷爱凌的合作也包含了小红书不断破圈的更大野心。
谷爱凌的身份也不止于冬奥冠军,她是勇敢发声的新时代女性意见领袖,也是极具个性的Z世代代表,同时模特的身份也使她在时尚领域备受欢迎……更重要的,她也与同龄人一样热爱分享、热爱生活。
放在小红书的生态环境中,谷爱凌可以在在各个细分领域分享,与用户们共同输出各自不同的生活指南,提供千人千面的生活参考。谷爱凌的入驻,让小红书的生态故事更“圆满”。
小红书与谷爱凌合作的关键词,是“以柔克刚”。即以情感共鸣与态度展现,来与小红书以热爱为基点的分享调性结合,营造一种春风化雨般的营销美感。
二、瑞幸x谷爱凌:速度+深度+花样
热点事件借势品牌众多,想要不落窠臼、结合自身品牌调性做出彩,并不容易。
而一向擅长借势的瑞幸咖啡,依然在信息流的轰炸中带来脱颖而出的惊喜感。
谷爱凌“摘金夺银”的冬奥营销中,瑞幸发力速度、深度、花样三个维度,力求完成全链路、深互动的营销战役。
1. 在速度层面
2021年7月,在谷爱凌小试牛刀之时便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冬奥营销蓄势,同年9月正式签约,布局上先人一步。
聚焦谷爱凌争金夺银的两场比赛,瑞幸均第一时间在微博发出祝福海报,并推出有奖互动,送咖啡与谷爱凌签名照的加油活动增强用户参与感。
海报设计角度,瑞幸也展现出了自己的“小心机”,第一场比赛海报一个“飒”字出众,第二场比赛海报的“飒飒”很有联动神韵,「年轻,就要瑞幸」的slogan也相得益彰。
如果说,上述互动曝光是营销“标配”,那么瑞幸更令人佩服的是线上+线下、品牌+产品的快速渗透曝光的“超配”。
微博等公域之外,瑞幸的私域流量池也第一时间完成换新:谷爱凌推荐的菜单,及时加上了“夺冠”的标签;官方社群“发券”庆祝,app推送赛事消息、开屏海报、弹窗消息也全面露出……
而在线下,谷爱凌比赛结束后仅1小时,“庆祝谷爱凌首金”、“恭喜谷爱凌摘银”的品牌海报在分众实时云的技术支持下,便第一时间出现在电梯、影院等线下媒介。
无论是内部流量还是外部流量,瑞幸都第一时间完成上刊。
2. 在深度层面
唯快不破,也要拳拳到肉,瑞幸的这套营销组合拳同样兼具深度。
线上端从banner到开屏的全面露出之外,线下的展现更“深一度”。门店终端,瑞幸设立了谷爱凌快闪主题店,店内设立滑雪打卡墙、照片墙,氛围感十足。
“谷爱凌杯套”、加油吸管等产品端物料、谷爱凌人性立牌等一应俱全,助力用户“晒单”;产品端,瑞幸与谷爱凌签约后便推出谷爱凌定制新品:瑞幸瓦尔登滑雪拿铁和蓝丝绒飒雪拿铁。
事实上,瑞幸在深度上是下功夫的。涓滴积累在平常,2021年8月与谷爱凌完成合作拍摄之后的5个月,瑞幸便开始从产品到终端展示物料的策划准备,这才有赛程中的营销爆发。
3. 效果端,瑞幸也得到了回应
消费者纷纷下单、打卡、合照,并自发在社交平台传播。喝瑞幸成为庆祝冬奥的一种“仪式”。
4. 在花样层面
与谷爱凌的合作中,瑞幸做起了“粉头”,在其官方微博直播观赛,贡献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土味打call”。
2月15日的比赛,谷爱凌每一跳过后,瑞幸都送出一屏表情包花墙。“爱凌勇敢飞,瑞幸永相随”的宣言搭配花墙的强视觉冲击,让瑞幸的祝福变成一股“清流”。
不断深化关注度、仪式感、陪伴感,瑞幸堪称“追星”式营销典范。甚至不乏“跟风”瑞幸庆祝仪式的网友们。如此看,瑞幸有一种让用户变成“自来水”的神奇魔力。
不仅是全赛程无微不至的及时关怀,预热、赛后借势也从不缺席。
瑞幸咖啡以“粉头”之姿,为谷爱凌的每一场比赛发倒计时预热海报。赛后,也紧跟热搜,发韭菜盒子配咖啡的微博庆祝,为自己带货,引起晒单互动,堪称“社交牛逼症”。
5. 产品端
瑞幸在情人节与谷爱凌借势,推出限定鸳鸯上新“狠狠爱你”,实则是“狠狠爱凌的谐音梗”告白谷爱凌,土味情话的传播彩蛋别出心裁。
瑞幸的花样传播玩法,在有限空间内精准提升了品牌势能。
要知道,不同于其他品牌的矩阵式签约运动员,瑞幸只签下谷爱凌单人且没有赞助冬奥会,但却并没有因此掣肘。在花样营销中,充分发挥其“年轻”的品牌属性,完成品牌价值的更深一步进阶。
速度+深度+花样的三个维度组合拳之下,瑞幸得以在冬奥营销中出圈起飞。在谷爱凌的众多代言中,瑞幸应该是唯一一个完全靠网友的晒单行为登上热搜的品牌。
进一步看,瑞幸本次冬奥营销的出圈,既来自于伏线千里的缜密策划,又是自身元气满满的状态表征,背后我们还能看见强势的私域流量、具有社交属性的产品力支撑,可谓出彩一战。
三、安踏x谷爱凌:年轻化+国际化
体育运动品牌与竞技运动员的组合,可谓天作之合。
谷爱凌运动场上的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也与安踏品牌“永不止步”的运动理念高度符合。
于运动品牌,冬奥营销的重要性无需赘言。谋定而后动,安踏从2019年开始做冬奥营销规划,在2019年2月即与谷爱凌完成签约,提前布局“抢”下谷爱凌。
谷爱凌在场下穿着的安踏羽绒服亦是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一,话题#谷爱凌这羽绒服显瘦#,引发网友讨论。
具体到营销打法,安踏以“图文海报+视频”的形式为谷爱凌庆祝,同时也有朋友圈广告曝光露出。安踏还结合传播的热点方式,更具创意性地开发合作IP的价值,安踏推出“谷爱凌红包封面”加量返场。
优势于其他类别品牌,安踏能以服装露出的方式,伴随着谷爱凌参赛和夺冠照片的传播而在潜移默化中被广泛种草。谷爱凌自身开挂人生的爽文人设,吸引人们对谷爱凌“冰雪同款”的热情。
无疑,谷爱凌的高热度,显著增强了安踏在冬奥期间的品牌渗透力与传播势能,这位天才少女的高国民度,能更好拉升安踏的品牌喜爱度。当然,安踏的野望也不止于声量。安踏表示,将继续深化与谷爱凌的合作,为这位极具潜力的滑雪运动新星征战世界级赛事提供支持,并借助冰雪运动发展的契机,进一步推进安踏品牌年轻化和国际化的战略进程。
具体看年轻化层面,安踏还推出了谷爱凌×王一博的合作广告片。
从表达品牌态度,深入到愿景,“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安踏品牌的国际化战略引人注目。
而谷爱凌在国际赛场的影响力、在海外的受关注程度,无疑会对安踏的国际化形象产生加成。
安踏与谷爱凌的合作充满了远见与野心,由于运动品牌的特殊性,谷爱凌的占位充实的是其体育生态圈的重要一环。随着后续比赛的推进,冬奥的世界目光也将为安踏的国际化做出良好的推进作用。
四、凯迪拉克x谷爱凌:出发与归来
如果说谷爱凌的借势营销在上述案例中起到升级作用,那么于凯迪拉克而言,本次颇具远见的合作,同样具有“重塑”意味。
谷爱凌在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外,个性十足且是学霸担当,同时对未知领域具有超强的探索力和创造力,这与凯迪拉克“胆识、格调、创新”的品牌内核可谓神形相契。
作为谷爱凌商务合作中唯一的汽车品牌,凯迪拉克占位很特殊,时机也很果决。
2021年9月3日,谷爱凌迎来自己的18岁生日,当天,凯迪拉克官宣谷爱凌成为其品牌代言人,作为送给这位天才少女的成人礼。
「青蛙公主勇敢迈出第一步」这个话题,既代表谷爱凌人生向前的重要一步,也代表二者合作的重要一步。
继合作官宣过后,谷爱凌参与冬奥、抵达北京之际,凯迪拉克发起在#为梦想勇敢出发#的话题,推出谷爱凌回家比赛的逐梦宣传片。
“如果出发是一种勇气,那么归来更是一种胆识!”抓住回家的关键词,一语双关。
回家既是中国人对故乡的一种温柔奔赴,也是运动员拼搏奋进的梦想归宿,引起受众的情绪共振。
情感感染外,谷爱凌的Z世代属性也为凯迪拉克提供品牌年轻化提供加成。
谷爱凌的阳光形象与豁达精神,与凯迪拉克本身的品牌形成联想效应,能够为凯迪拉克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在出发与归来的契合传播锚点下,凯迪拉克与谷爱凌的励志人设结合,是其品牌形象年轻化重塑、高端定位巩固的重要一步。
作为豪华车品牌,与谷爱凌的合作更接近年轻人语境,对凯迪拉克提升在中国汽车市场的豪华形象,也有提振作用。
五、总结
可以看到,结合适合自身的营销打法,品牌们和谷爱凌碰撞出不一样的突破口,完成着自身的升维与蜕变。
回归到冬奥营销视角,竞技体育与品牌精神交融结合,或拼搏或温情的情感共振中,借势与造势,其中能看见许多新玩法与新改变。
体育与品牌碰撞出的闪亮火花,是竞技精神的更广泛传播、品牌价值的进一步进阶。期待看到品牌们完成更多这样的价值双赢。
作者:yummy;来源:微信公众号“休克文案”
本文由 @黑小指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看完后感觉上了一堂课
心理学中有个虚假同感偏差,即你的喜好会影响你的估计值,在工作中,团队成员的喜好往往也会导致不同的策划方案的落地。比如我们团队几个成员都喜欢直播,觉得办直播的转化率一定不错,于是做了一个关于直播的策划营销案。但在实际过程中,我们通过数据发现这个直播和我们用户的契合度较低,后续做了试点投放,最终数据也验证了确实存在虚假同感偏差。用心理学知识发现一些陷阱,可以帮助工作有效开展。
公司新来了一位同事姓康,平时不太爱说话。一美女同事就逗他:“康师傅,我能泡你吗?”然后康师傅说了一句话,嗨翻全公司,你知道他说了什么吗?
看运营派评论区就像回家一样
里面个个都是人才
说话又好听
超喜欢看评论
关注作者很久了,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想到了很多点子其实真的是可以运用在日常工作中
之前在运营大会上听到过类似观点,挺好
努力就好,做真实的自己,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