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社群为品牌营造好口碑?
如何用社群为品牌营造好口碑?如何把社群和活动结合提升品牌的口碑?
一、社群的核心,一个好的社群本质是什么
核心的价值观到底是如何牵引用户对社群有更高的黏度,我们自己运营的社群中有一个例子——
这个社群叫LEANIN,大家可能没有听说过,LEANIN最早是受到这本书的感召去设立的,85%的人通过这个社群参加活动获得积极的成长。
价值观是这个社群的一个牢牢的吸引点,虽然我们可能没有非常强调,但社群的核心价值观让用户非常认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女性互助,导师文化,女性领导力。
希望鼓励女性在自己职场上能够更加向前一步,努力追求自己,成为一个领导者或管理者,而且能够平衡家庭和事业,鼓励每一个女生追求自定义的成功人生。
社群一定要让他的粉丝和用户产生真实的连接,这个连接除了线上的完成还要有线下活动的互动,就像今天在座的各位,一个简单的破冰游戏,活动行的品牌好感度就增加很多。
我们的社群会从几个维度跟大家交流如何把核心价值观念贯穿到每一个环节:
1. 社群人员
大部分95%都女性,她们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这样的群体喜欢活动一定是比较偏专业或者是高尚的活动。
最早我们是以10个人在咖啡厅的小组慢慢成长起来,我们推崇的是一种圈子,10个人一起去探究问题,这10个人可以持续一直发生互动,感兴趣的人可以加入到运营的圈子,以最小为单位可以让圈子人彼此去连接,彼此互助。
2. 活动与内容&社群氛围
我们非常鼓励大家分享和互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自愿者的形式,我是利用上班之外的时间来做社群的运营和管理。
包括所有的活动都是自愿者用自己上班时间之外的时间去做。让大家认识到一个分享和互助的文化,让每个人感受到成长和快乐,这是一种氛围的打造。
3. 人脉平台
在场各位来到这里除了学习肯定是为了多认识朋友,对于社群来讲,人脉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不能让三观一致的人进行连接,那么这个社群就是失败的,不能让用户因为某一个人的存在而对社群好感度提升。
大家一定要理解,我的分享只是个例,一定要捕捉到核心,我们成长是最小的圈子,一定要理解文化获得成长,收获分享和互助,你始终是在里面获得成长,这样人们才会持续地留下来并投入时间。
在会员达到1000人时,我们进行了一个小小的统计,我们去了解他们为什么要加入这个社群。
发现共性的是学习、成长、交流、分析,恰恰跟我们的目的去中心化学习社群,并不是说谁是创始人或者是秘书长去领导这件事,而是我们只是一个发起者让里面所有的用户和共建,有一个学习的平台和机会,让他们成为被别人关注的焦点。
4. 社会创新
当我们紧盯着女性的层面,一个女性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希望加入社群是获得成长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希望比较牛的人推荐工作;如果工作3—5年之后,肯定是希望自己能够拼命地成长,在某一刻自己能够成为管理者;到了30岁之后有了家庭,这时候的需求就是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或者是在职场上如何打破天花板,变成一个高层的管理者。
我们针对不同阶段的女性有不同活动的内容,产品一定是多样化的,如果一直都是圈子,想学习的人就没有课程。
比如说:一个35岁的女性,需要知道的是如何平衡家庭,处理两性关系,处理亲子关系。需要照顾到不同的年龄层,并且让不同阶段的人彼此连接,比如说20多岁不可能跟45岁的大姐需求一样,但是我可以把她当导师,我们的导师文化贯穿始终,讲究的是每个人在职场里都需要一个导师,我可以变成年轻女性的导师。
一个社群的核心就是要有核心文化和价值观,如何关注你的用户以及关注用户的需求,做互联网就是以用户为核心,以用户场景提供她想要的服务。
二、作为社群的线下活动如何玩?
如何做线下活动,这个组织在深圳没有人是全职的,在这4年多做到超过150场活动,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比如说:在2月份请了洛杉矶副市长给我们做一个讲座,我们只花了20多天的时间,硬生生把自己下班之后的时间把这个活动做成,当时效果还不错。
你为什么要做一场活动,比如说:活动行为什么要做这个活动,肯定是为了品牌的曝光。
你们为什么要来参加,比如说:小米、魅族做线下活动的时候会对用户的关注点和企业文化融入到里面。
头条也是企业文化做得非常好的公司,我觉得这个公司的文化贯彻始终,非常重视用户的体验。对于我们来讲也是一样的,现在做一个活动一是发挥初心,我加入进来一定是通过努力帮助更多的人获得成长,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不能为做活动而做活动。
这个时候应该如何平衡?
我觉得大家可以记在自己的脑子里,如果你是发挥初心,很热爱这件事情,做出来的东西一定很不一样。
我们只有30多个志愿者,如何来做这件事情,我们的初心是为女性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有标准化的流程,今天有一个人来我们这学习想做活动,一定是告诉她套路,做一个活动一定要先拉项目组,有经验的人可以做项目经理,擅长主持可以做主持人,擅长运营可以做运营,你如何把这些人组织在这里,你能不能撬动这些资源,招募志愿者。
我们是靠时间的累积,我自己在公司3个人可以做十几个人的事情。
但是,作用志愿者团队,在团队组建的时候一定有清晰的职业分工,一个人负责外联的场雇,一个人负责宣传。
如何把这个活动推荐出去,在什么渠道发布,一个人负责文化,一个人负责设计。这些跟我们在公司里是一样的。
比如说:在采购物资,我们在做物资时的物料,我们的会员会问我们在哪里买的;
比如说:我们的袋子自己的美感不允许自己做出丑陋的东西。当你有一天能够独当一面掌握一件事的时候,能有一个更高的标准,对细节的掌控,可以把自己的标准和要求贯穿到每一个细节和环节中。
由于每一个新进来的人不懂,也会告诉他们重点环节应该投入在哪里,不能说你不懂策划就死磕策划,你可以找一个懂的人帮助你。
这是我们现在有的活动板块,刚刚讲了要去了解在每个生命阶段的用户需求,考虑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内容,不是单一地提供女性创业、女性读书,而是组合式的活动。
三、如何把社群和活动结合提升品牌的口碑
今天很多人对这部分比较感兴趣,大家可以一起来探讨一下,活动和社群如何结合?
活动跟社群一定是组合的,如果说单单只为了做活动,刚才有一位同学说做活动并没有变成我的用户或者是粉丝,这两者并不是割裂的。
如果说你有一个权限把两个东西都属于你,活动可以为社群带流量,贡献用户。
社群如果运营得好可以给我贡献资源,或者是再引流再参加活动。我们的社群很多赞助和场地都来源于社群的用户,他们赞助我们是给“娘家人”做这件事情,并不会在意经济利益的回报。
每一个人都参与了很多活动,你们肯定也加入了微信群或社群或者是学习组织,你处于什么样的层次?
对于我来讲,对学习型的社群非常感兴趣,到后面可能会希望变化志愿者或者是助教,是因为我希望跟它发生深度的连接。
因此,对会员进行了不同的分层,只有分层后才知道重点精力分在哪里。
我们的重点精力是放在粉丝和铁粉,把这些粉丝填会员申请表,即使现在没有收取会员费,但是我们会严格要求他们填写长达十几项的表格。
我在2015年参加了这个活动,之后变成了会员,最后变成了工作人员,现在变成了核心的工作人员,对这个组织如何发展,如何对它进行战略设计,你要有一个清晰地框架才能引领你的用户。
比如说今天举办了一场活动,你们参加了活动后我要领导你们加群或是报名表,跟我产生更加深入的联系,不断地推进这个用户成长,最后可能会变成核心的工作人员。
当然只有用户是不够的,做成一件事情肯定有很多资源的连接,我们是如何撬动他们?
我们有一些很优秀的导师,要跟他们进行连接,肯定不是用钱去连接,我们是没有收入的组织,要吸引或者是邀请一个嘉宾要用我们的文化和价值观打动他,让他认为这也是他想做的一件事情,她作为一个前辈帮助年轻女性避免他们走弯路。
对于一些合作伙伴来讲肯定是共赢,给他们提供资源置换。
对于我们的会员来讲,如果单纯说是微信群,我们的微信群属于黏性很高了,丢一个问题在群里都会得到回答,非常无私的回答。
首先,是要鼓励文化的基础,鼓励有一些人变成分享者,比如说:我们做一场活动会邀请一位美学老师对美学进行分享,邀请他们作为我们的KOL。
四、一个有生命的社群是如何实现的?
现在我们做了4、5年,可能有一天换了一份工作更加忙碌,没有时间兼顾,这样是不是很可惜,如果有一个这样好的社群,如果让它不断地长大。
比如说:你们今天在深圳,你们的朋友在广州、北京也有这样的组织能够让他们参与到其中,用一句话形成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013年北京有城市社群,2014年深圳、上海和广州有城市社群,后来慢慢在二、三线城市也开始觉得可以发起这样的社群,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下沉”。
我们当时同样做女性社区或者是学习型社区被别人返潮,2016年我们就开始反思,如果各个区域还是在零散地运营就走不到现在,2019年因为各自职业的忙碌无法再进行运作,因此2016年底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有一批人全职做社群品牌。
北京这个团队做全国品牌,在全国各地做特色化的活动,除了在线上运营的平台,小程序、公众号、官网过程是未来会做APP,现在已经发展到40—50人的团队。
一个组织要存活,也会考虑商业化的问题,也从基金的角度考虑,也对社会资金进行募集,目前该是公益性的角度。我们目前还是做品牌的项目,比如说女大学生的活动,让他们从学生过度到职场女性知道我们。
面对职场女性也会发布白皮书,希望在职场女性这个圈层里关注她们的发展和生存状态,她们的心声也能被企业看到。
在创业这个群体也在做女性创业大赛,就是辐合不同领域的女性。我们也不光是为女性考虑,男女之间是平等的,彼此之间能够互相考虑,互助。
五、人性美好之光
最后,想讲人性的美好之光,这句话是经常一群工作人员碰在一起,为什么会觉得在里面待这么久还不愿意离开,而且这个社群为什么运行了这么久还有人做下去。
我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始终保持一颗纯正的心,在社群里所有人心都很纯净,彼此之间不计较时间的付出以及金钱的回报。
对我来讲更重要的是,社群是我的B线,A线是职场线,在这两条线跑的时候,两条线相互进步和相互连接。
两者之间互相没有冲突,能够帮助我,让我的职场走得更顺,这才是飞速成长的三年原因。
可能是这个原因才能让我一直死心塌地地不求回报做事情。最早我只是会做事,到后面是能管事,而现在是做什么事觉得没有困难。
一方面是情怀,你自己不掺杂利益的情怀;二是成长,不忘初心才能不断成长。希望大家能够在未来几年走得更顺,可以逼迫一下自己,除了你自己的职场之路是否还可以发展自己的副业,找到自己的初心,找到一个能让自己发光发热的平台,或者是可以进行创业。
今天很高兴能跟在场的各位进行交流,也很谢谢各位。后续如果有一些在社群上相关的问题也可以跟我在会后进行交流,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谢谢。
作者:黄安琪
来源:微信公众号:“活动行学院(id:huodongxingfans)
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