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运营那么难,如何让他自动运行?
社群太多,很难管理得过来?如何对社群进行高效管理,让它们具备自动运行的能力?
最近有付费的同学向邹叔提问:
公司做教育,社群非常多,如何才能高效的管理呢?分销怎么才能做好呢?甚至实现社群的自动运行呢?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两个案例:
案例一:长投的社群与分销实战
长投的社群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成的体系,是值得所有社群运营者借鉴的。
1)人员构成:主要分为班班、学姐学长、督导三个人设。
2)人员职能:分别是社群维护,学习标杆和学习监督。
这里面非常有意思的是每个群里都会有多个学姐学长,他们基本旨在班班分享的时候,营造气氛,捧捧场。
做社群运营的同学都知道,大部分活跃的社群,都是需要一些托的,如果都用全职人员去做托,人力成本会比较大。
所以长投就“招聘”了大量的有志于“社群运营”或者学员中想做兼职的人员。
只是这个招聘是免费的。
1. 所有的应聘人员都必须先当学姐/学长,但是没有任何收入
这些人员,必须跟学1-2期,在社群中表现突出,才能正式升为助教,不止是跟学期间没有收入,升为助教也是没有收入的,但是班班可以根据表现来发放红包或者奖励。
这样一来,社群运营的人力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甚至还可以说公司给了助教学习成长的机会,其实就是免费社群劳动力了。
2. 班班是有固定工资+销售提成的
那么助教怎么成为班班呢?除了掌握一定的社群知识,肯定需要具备理财知识了。
要具备理财知识,肯定是要学习长投的课程呀,从入门到进阶,从进阶到高级,除了基础知识,股票、基金、保险三门课至少掌握两门才有机会成为班班。
欲入我门,先学我课。
由此,长投根本不用招聘社群运营人员,只需要从学院里面发展代理就行了。
毕竟来学习理财课程的,大部分都有着强烈的赚钱欲望。
而班班这种底薪+销售提成的岗位,对一线城市的社群运营人员可能吸引力不大,但是对很对在三四线城市的人,能通过兼职增加每月数千元的月收入,也是可观的。
而学姐、学长等助教为了有机会能晋级,会想尽办法维护社群,以及想办法帮助班班完成分销任务。
这样的设计,既解决了社群初期的运营负担,又解决了班班这种中间阶层的储备人才,还筛选了主动学习和付费的人群,增加了课程收入,并且通过三四线城市的班班完成了下沉的渗透,简直一石四鸟。
这种通过付费学习+实习模式提升的班班,相当于花钱买了代理资格,开始了自己的副业生涯,和社交电商、保险代理是极其相似的。
邹叔也不好说这种方法是否合理,但确实为公司减轻了社群运营负担,又让部分有志于学习社群和赚钱的求职者得到了机会,谁能说这不是一场多赢呢?
案例二:底层设计
在邹叔还没有创业的时候,就参与了创业周末和创业沙拉的运营,组织过多场活动,认识了全国近200位志愿组织者。
在13年,我们就在没有什么报酬的情况下,不到一百位志愿者完成全国近200场付费的创业沙拉活动,人均费用超过100,参与人数超过80,在目前看来也算是不错的付费社群运营成绩了。
当时我就特别好奇,为什么志愿者们愿意自动、自发的去维护这个组织(社群)呢,直到后来阅读了申通快递的制度设计,才恍然大悟,我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一套制度也可以借鉴到社群的运营中来。
书的名字是《无为而治:设计自动运行的企业制度》。自动运行,这大概也是众多社群运营者最大的梦想了。
书中写到自动运行的企业制度,分为四个部分:
① 自组织
加盟申通的人,必须是在总部工作过的老员工,这样对公司的运转过程比较熟悉,减少教育成本。
是不是发现长投助教和此很像?
为了能得到总部的加盟资格,有想法的老员工会加倍的努力。加盟申通后,总部会划负责范围,并且给运单。一张运单成本2-3毛,卖给加盟的分公司是1块,这里总部在太多成本付出的情况下,获得了一定的利润。
而加盟商自己的组织,申通是不管的。
这就是“自组织”。
② 自激励
依靠自组织,申通很快就建立起覆盖全国的连锁网络,并只对加盟商做一些约束。
比如申通规定,快递派单的时候,是不能收钱的,只有揽件,才能收钱。
这样,所有的加盟商都想方设法去揽件,以此不断的刺激着他们开拓本地市场。
而长投的班班,在通过付费学习和选拔后,拿到代理的权利,为了赚钱,他们也会去开拓自己身边的人来学习,让熟悉的人做助教,做好社群,增加营收。
这就是“自激励”。
③ 自约束
在总部对加盟商管理介入不多的情况下。
如果加盟商违反规定怎么办?快递丢了怎么办?客户投诉怎么办?会不会管理失控呢?
申通规定:谁发现加盟商违反公司禁令,经查实的话,会被取消加盟资格,而发现者有优先代理权!
这样一来,违反规定的加盟商就很少了,毕竟听说一个中等水平的加盟商,年入百万是问题不大的。
有很多人,都在虎视眈眈地等着现有的加盟商违反规定,然后取而代之呢,谁会和钱过不去呢?
邹叔虽然不知道长投对于班班的约束怎么样,但从推理上来说,是和申通类似的。
这就是“自约束”。
④ 自协同
快递从收件到中转到分拨大派送的整个过程,是需要高度协同和密切配合的。
中间比较复杂的事是中转和分拨,因为收件和派件都是一个执行动作,而中转比较复杂。
这时候,申通就设计了中转站承包制,并且规定,快递的超重费由加盟商收取,但是收多少,加盟商和中转站承包者自行协商。
申通对超重费不做管理,也不参与,这样就减少了很多协调工作。
教育社群也可以授权给班班+助教,他们就是一个加盟商。
公司可以分配流量给他们,也可以要求他们自己引流,中间设计不同的提成制度,而班班和助教的分配机制由他们自己去定,从而提高效率,也大大增加了社群运营者的积极性。
这就是“自协同”。
一个实战案例,一个底层设计,就是我对社群运营和分销有疑惑的同学们的参考建议。
我认为作为非当事人的我们,对具体问给出行动建议是不合适的,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在思维上去教授方法、模式和底层逻辑,才能让大家有能力自我调整和优化。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早日搭建出能自动运行的社群来。
作者:邹叔,专注增长的首席营销官,欢迎勾搭 ,不为别的,交个朋友,偷看朋友圈的私货,还有星球+核心社群,更有一对一提问哦,让我们一起从时间管理到终生成长。公众号:邹叔的任性。个人号:zouyanga4。
本文由 @邹叔的任性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17年接触社交电商,自己做团队,19年开始做社群运营。不知道是不是我的思维已经固话了。看完没什么感觉
昨天我们领导才给我分享了这篇文章,没想到在这里又看到。
看完后感觉上了一堂课
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已经发文章转发到公司微信群了,也让大家学习学习。
很深刻,感谢作者分享
有机会当面跟博主学习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