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L流程:基于内容营销的决策过程

MTL(Market to Lead)流程作为一种基于内容营销的决策模型,强调以用户思维为核心,从用户需求出发,通过精准的内容传递和策略布局,引导用户从问题识别到最终购买的全过程。本文将深入剖析MTL流程的五个关键阶段:问题识别、信息收集、产品评估、购买决策和购后行为,探讨企业如何在每个阶段通过内容营销实现用户转化,并提供实用的策略和建议。
与 IPD 流程一样,MTL 流程的核心也是用户思维。
既然是基于用户思维的营销模型,那一定就要围绕用户来展开流程。
问题识别
在讲 BLM 模型的时候,总是会提到差距激发战略,是一切的开始。
转到 MTL 流程也是一样的道理:
你所有营销活动的开始也是从差距的开始的。
这里的差距可能是用户面临的新的痛点,
比如对现有产品或解决方案很不满;
也有可能是被内容种草,产生了新的需求。
比如说你看到一个视频上有人在吃某个牌子的冰淇淋,瞬间激发了你的味蕾。也有可能是一直有某种期望,想要获得一种结果。
比如说你一直很想减肥,但是始终没有动力,直到你看到一个一个宣传页:一个200斤的胖子通过某项训练,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实现了完美身材。结果你就被深深触动。
在这个阶段,企业切记不要自卖自夸。
要学会采用第三方佐证、专利、标准组织提案等方式,去树立一个领先的形象和市场地位。
这是第一个阶段。
信息收集
有了差距就有驱动力。
接下来用户就开始主动搜集各种信息。
信息有可能来自新朋好友的推荐,也有可能网络上搜索的结果,或者是实体店的亲身体验。
对于企业来说,在这个阶段你需要将你的产品/解决方案传递给客户。
比如发布会、SEO 等等方式。
产品/方案评估
通过一系列信息收集后,用户会得到一些方案选择。
用户会根据产品属性的重要性,并且还会结合企业相关的评价去评估产品或者服务。
对于企业来说,你的解决方案一定要是精准的,这就要求你的用户画像是精准匹配的。
然后你的解决方案能够切实解决用户问题。
购买决策
经过一系列评估后,用户就会开始做决策。
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补偿性模式,因为产品的某一项有点特别突出,用户会主动屏蔽掉一些缺点;
另一种是非补偿性模式,这种情况下用户会比较理性,会综合方案的各个优缺点去评定。
对于企业而言一定要突出自己的差异化优化,把优点放大。
购后行为
最后用户购买后,如果体验非常好,就会引发新一轮的复购,甚至是主动性推销。
所以企业要做好售后服务,产品、服务体验要好。
对应的就是 ITR 的服务流程。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产品人卫朋】,微信公众号:【产品人卫朋】,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搞不清做运营分那么多职位干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渠道运营、新媒体运营、活动运营、用户增长等等。。。都被这各大招聘平台给引导坏了。。。我觉得把,本身做运营就是这些模块都要做的。分工太细反而做的更差,毕竟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活。
必须评论支持一下!!!
文章写得很精彩,作者的文笔很好
知易行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