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网课都是选择在周五?从制造紧迫感到精准筛选潜在消费者,再到巧妙利用家长焦虑,这些策略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这篇文章,我们来看看作者分析的答案。

网课的江湖,套路越来越足。

尽管新东方、高途、学而思等在线教育巨头转向直播带货,但网课江湖也由此变得更具戏剧性。

一些中小网课平台开始选择先享后付的方式,用免费网课来撬动市场。

好友惠惠近来就有个疑惑:

为什么学校推荐的寒期免费网课,都是周五开始第一课呢?

01 周五,可以制造紧迫感!

似乎看起来,第一课选择周五,怎么都不合适。

按照免费网课的安排,每天课时1个半小时,连续7天。

而每天的课时选择就三个时段,即早9时,下午3时和晚上6时30分。

换言之,即使是周五,前两个课时依然无法陪孩子共同开启第一课。

即使是选择晚上6时30分的课程,也颇为匆忙。

惠惠觉得,如果是想第一课,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给潜在付费的群体(家长)一个良好的体验,为何不选择在周六或周日开课呢?

可事实是,设置在周五上课,作为一种营销节奏来说,却利大于弊。

对于网课平台来说,所有的免费,都是为了让用户(家长)付费,而播下的饵。

周五赶场开启的第一堂网课,由于是用户自觉选择,且是第一次上课,往往会特别在意,而不介意时间问题、确保孩子准时上课。

反而,如果选择周末,则时间宽裕,就不会形成紧迫感,也不会形成对课程的强烈希望与诉求。

于是,这种有意制造的紧迫感,也会作用于对课程的认知上,即极有价值、哪怕是免费的,也可以让用户感觉赚到了。

但这并不是周五第一课的营销关键点所在。

02 搭讪,目标不是学生!

营销就是搭讪,而周五第一课,就是网课平台和你搭讪的一个话题切入点。

话题点从何而来?

首先还是网课自己的特质所引发。

网课作为在线教育的形态,很多时候与线下课程并无太多差别,以至于在不少人心中,网课仅仅是将线下课程录像后放在网上,当然是直播化的。

包括在线课堂上的互动,也不过是传统教育课堂老师提问的另一种形态罢了:

学生举手、老师随机。

当然,为了增加黏性,会“随机”选择尚未给后续付费课程的潜力股孩子,增强体验感。

在这一步上,网课有点类似线下课堂的免费试听课。

唯一的利好就是不需要家长鞍马劳顿和时间安排,有个手机,在家就能完成操作,选择余地也就大了许多。

但这些,都不足以打动真正的消费者——家长。

毕竟,和线下课堂有些相似,家长并不会守在孩子身边陪读。

又或者,即使在,也大多心不在焉。

如何拉拢潜在消费者呢?

较为传统的手法是等效果发酵,具体来说就是孩子学有所成,或成绩有进步。

显然,这个时间漫长而不可知,且很难把握是否是课程的契合所引发。

于是,周五这个并不太合适的时间点就发挥作用了。

周五上课,孩子课堂表现、课后测试和其他问题,则成为搭讪的重要理由,且时机选择刚刚好——周末家长大多有空,可以成为“学生”。

03 连环套,筛选家长!

惠惠就有这样的切身体验。

她选择的是周五傍晚6时30分到8时的课程。

在这个时段,她正好能赶场到家陪同孩子学习。

而在周日下午3时,之前报名时添加的网课老师就发来了微信,提及此前第一节课的课后在线练习已经批改完,正确率为87%,只做错一道题目,老师已经做了一个小视频并发来,对该题进行讲解。

同时,老师还提出在方便的时间,可以让孩子和老师视频通话,再练习几道同类型题目,巩固一下……

显然,作为家长的惠惠,内心里很感激老师的热心与负责,并在第一时间就和老师回复,并约定半小时后连线。

第二次课程和周日的经历也大体如此。

两次连线之后,在周日晚间的第三次课程上,孩子的课后测试就不再出错,也就自然没有了周一的连线问题。

当然,周一开始到课程结束的周四,由于家长的各种不方便,也很难在白天进行连线活动……

周末才是最好的拓客时间,望子成龙的家长,怎么都会挤出点时间,这就有了获客可能。

但这个可能,如何变成实实在在的转换率呢?

套路继续套牢用户。

上述网课平台并没有有继续发动周末攻势,而是在周一晚上课程结束后,安排了家长会。

当然,这个在线家长会的目的,就是推销课程。

显然,这一节奏的把握上,网课平台占据了极强的主动权。

真正乐意去听家长会的这部分用户,都是转换可能性极大的潜在消费者。而没有任何借口就不参与家长会的,则大多是薅羊毛的用户。

于是,针对家长会的在线情况(孩子的账号),有针对性的继续强化一对一的交流,自然事半功倍。

这时候,工作日的晚上,就有了对用户进行精准分类,确保有的放矢的获客奇效。

事后,再分析了一下前四次课程的练习题,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

每次题目均为4道,所谓正确率则是源自错题也可以按步骤给分。

只不过,四次的课程练习也很有趣,即:

头两次,都会有一道题特别的坑,而第三次课程练习则相对整体容易,能够轻松满分。

至于正好和家长会撞车的第四次练习,则再次坑了一把。

04 家访,还可以这样用!

套路在哪?

老师在每天的课程里都会照例说一句“咱们的课程里许多题型,都是大家常犯错的题目,特别的坑,要留意。”

于是,掉坑就是孩子自己不专心或不用心的结果了。

套路还可以是——既然要和家长达成一次直接联系,孩子做题有错误,老师热心辅导才是最佳理由。如此一来,孩子还能不错题吗?

如果这样的坑都能成功绕过,这样的孩子则不需要此类规格的课后辅导,也就不是潜在消费群体了。

显然,这个营销的节奏就在于挖坑来填,对应的则是家长的焦虑,而错题则是扩大焦虑,通过家长连线孩子则是面对消费群体(家长)来完成对体验群体(学生)的服务。

结果,原本属于正规教育的家访(近年来也在式微),就这样以另类的形式达成了。

始于焦虑的课外辅导,通过有目的放大,以及“家访”后或许带有刻意为之的立竿见影,再配合上马上开启的家长会进行推销,并随即在家长群(互相并不认识)晒出各种群内家长购买的信息。

如此一来,则进一步扩大了焦虑、攀比和跟风,进而让本不会发生冲动消费的课外辅导,变成了一次彻彻底底的冲动型消费。

转换率也由此达成……

至于那些还没有达成消费转换的学生和家长,则由一对一的辅导老师慢慢攻陷。

既然是一周免费课,为何不可以把营销转换的时点(周末上课),放在“期中”或“期末”呢?

答案或许是,如果给予家长足够多的比较和思考时间,转换率就可能下降许多。

如果是优质的教育辅导资源,当然还是可以先周末攻势,以营销的手法来转换一波,剩下的时段里再用教学体验,持续提升转换率啦!

目的都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而这个搭讪的手法,则让家长也不会有太多的推销之感。

毕竟,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这个理由太充分了。

当然,对于惠惠来说,她有更好的理由:

为了揽客而教学的质量相当靠谱,不介意多薅羊毛,语数外都免费体验了之后,基础巩固了的孩子,就可以在寒假开心的玩了。

反正,从来只试吃,没打算给钱……

刊载于《创意世界》杂志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张书乐】,微信公众号:【张书乐】,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好希望有一天也能成为博主这样优秀的人。

  2. 关注作者很久了,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想到了很多点子其实真的是可以运用在日常工作中

  3. 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4. 写得很真实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12月05日 更多
国际志愿者日
世界弱能人士日
2012年南非前总统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逝世
1901年娱乐业巨头沃尔特·迪斯尼诞辰
加入圈子
全栈运营交流群
加入
抖音运营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运营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