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第一次社交创业失败的5个“坑”
对熟人来说,平时需要的是联系沟通而不是线上社交卖人设。
作者: 烹茶十一郎
来源 : 烹茶十一号铺(ID:PengchaElevens)
去年11月,一个名为「硬核」的社交产品公测,主打熟人社交,它的主要逻辑是二度关系、好友数受限和好友关系动态变化。
然后就凉了。
创始团队进行了复盘,有了一些心得,拿出来和大家聊聊——
硬核的问题主要有五个。
一、瞄的需求和人群太小众
硬核面对的是社交过载人群,想要解决的是他们以「微信好友太多了不再发朋友圈」为主的「线上社交压力大」的问题。但是「社交过载」是一个非常小众的需求。
除了微商、销售、企业主这样为了做生意加了很多客户、合作伙伴微信的以外,正常来讲,普通用户里很少能加到大几百上千个好友。这样的用户基本上是极少数在线上极其活跃的网民,大部分是年轻人,会在线上线下大量社交,加了很多好友,这样才可能触及到社交过载的天花板。
社交过载的人群太小众了。大部分普通用户线上社交还很匮乏。他们是社交饥渴而不是社交过载。(CNNIC的数据里说2018年本科学历以上的网民才10.6%[1];年轻人平均有128个好友,工作后好友会增加20%[2])
创业团队往人多的地方做产品会更容易,而不是去和成熟竞争者抢那一点点的头部用户。
二、熟人没有社交
硬核做的是熟人社交产品,通过朋友认识朋友。熟人社交的问题就是,熟人没有社交。
熟人包括线上认识的可以在单聊里深度交流的和生活中的同学朋友同事亲戚。社交是指「发动态」或在群聊里互动,不是在单聊里聊天。
熟人之间互相都熟悉对方的人设了,早已没必要再在朋友圈这样的地方社交。有什么话都可以直接在单聊里说。Path的失败就说明了,熟人间的社交分享其实难以持续。对熟人来说,平时需要的是联系沟通而不是线上社交卖人设。
陌生人之间才需要卖人设,通过线上社交来不断互相试探——在评论区里留个言是一个不轻不重的试探,对熟人来讲这样的行为就没什么意义了。陌生人之间可以不断更换人设来获得不同的社交反馈。每一次认识新的陌生人都可以建立新人设,没有像熟人之间那样有维持人设的历史包袱。
然后对于互相有兴趣的陌生人,才会开启单聊,可能会建立熟人关系,再沉淀到微信这样的熟人通讯工具上——「熟人社交」就是通讯录。
三、产品形态没切到需求
用户群不是普通大众就算了。硬核这个产品本身的逻辑也没有落到具体的用户需求上。
发动态这个功能本身没有满足新需求。二度关系、好友数受限和动态变化,这都只是逻辑,就直接丢给了用户。相当于硬核是一个没有满足具体需求的产品,满足的是产品设计者自己的幻想。
其实应该先把一个满足具体需求的功能放在用户面前,然后其背后才是这些逻辑。比如Snapchat一开始就把拍照分享和阅后即焚做的很极致,这是满足具体需求的功能。至于硬核的二度关系和动态变化等等,都应该是通过这个功能沉淀下来关系链以后,才对关系链进行改造。
硬核缺的就是这个,你没办法用一句话很清晰的概括硬核到底是干嘛的——这本身就是个大问题。抽象的模型是5.0的东西,而满足具体需求的功能是1.0的时候要考虑的东西。
四、产品设计上过度追求创新
硬核的产品逻辑上有太多违背人性自然的地方(讽刺的是,我们在做硬核的时候还抱着做一个模拟自然的思路去做的)。在硬核里发动态其实并不知道谁会看到,朋友在评论时也不知道自己的评论会被其他朋友看到。
社交压力上同时有朋友和陌生人两层需要平衡,这里需要处理的情感更加微妙,更难有安全感。为朋友背书这个人设压力更大。
产品的交互设计和视觉设计上太特立独行了。交互上让人难以上手,没有做好用户引导;视觉风格上很中老年(来自用户的反馈),非常不大众。
创业者自己有一堆新想法想要实现,但用户们其实并没那么先进,同时要警惕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小团队应该专注把特色功能做好,在别的方面应该尽量迎合用户的使用经验。到这里就可以说说MVP了。
五、MVP的方法不对
早期行业内对MVP的理解是「做一个能跑起来的东西放上线给用户试用」。但现在市场变了,MVP的方法也变了。
现在应该追求完成度要足够好,因为市面上吸引人的产品太多了,仅仅能跑远远不够。而且完成度不足的话,上线后如果失败了,难以确定是产品的问题还是完成度的问题。
要剥离非核心功能,把核心功能做的足够好,第一版只验证一个核心功能。其他的设计细节不应该花太多时间打磨,照着用户习惯的来就好了。只抓核心功能才能快速试错。抓实现的完成度而不是功能的丰富度。
种子用户要找准,硬核找的冷启动用户有很多是蝗虫用户(虽然产品蝗虫大概率会社交过载)。引入准确的早期种子用户才能获得真实的反馈,所以前期冷启动的用户运营很重要。
总结了经验,卸下了包袱,就更可以轻装上阵了,祝我们自己2019年顺利。希望这些经验对你也有用。
参考来源:
[1]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8年7月)
https://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20172017_7047/201808/P020180820603445431468.pdf
[2]腾讯首次公布微信数据(2018年5月)
https://mp.weixin.qq.com/s/ucimpDTqX3EgTjnzi9szuw
作者: 烹茶十一郎
来源 : 烹茶十一号铺(ID:PengchaElevens)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