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感如何影响现代人的消费?
从一人食到单身公寓,单身经济所带领的孤独,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经济现象,进而影响到商家和消费行为的。在此基础上,企业若能洞察这一趋势,便能开发出更具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现代社会,孤独感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情感状态,也在潜移默化中重塑着消费市场的面貌。
随着全球范围内人们对孤独体验的增加,一种新兴的消费趋势——“孤独经济”正逐渐浮出水面。
从单身公寓的兴起到一人食的流行,从线上社交网络的繁荣到陪伴机器人的发展,孤独感正驱动着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创新。
孤独经济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满足孤独消费者的需求,它不仅仅是对孤独感的迎合,更是对孤独背后深层次社会需求的响应。
孤独消费者群体,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中日益扩大的单身和独居人群,正在寻求能够提供情感慰藉、社交互动和个性化服务的消费体验。
企业若能洞察这一趋势,便能开发出更具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一、孤独是现代人的流行病
怎么看孤独感?
不管是心理学角度,还是社会学的角度,孤独感都属于一种消极的情感,主要原因是个人在现实的社会联系中,其期望没有被满足。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孤独感的3个主要特征:
- 孤独感是人们想要避免产生的情感。因为想要避免,所以产生了动机去规避这种负面情感,消费成为缓解孤独感的一种方式。
- 孤独感是负面情感,那些享受独处、在独处中获得快乐的人,并不属于“孤独”范畴。所以内向而不喜欢热闹的”I人”们,不一定是孤独感强的人。
- 孤独感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单独一人”。孤独感是一种主观感受,它强调社会关系的质量而非数量。因此,一个人在和很多人待在一起时仍然有可能感受到孤独,一个人在独处时也可能感受不到孤独。
怎么确定自己有孤独感呢?
1978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三位研究人员在开发出了“孤独量表”(UCLA Loneliness Scale)。这一包含了20道题的问卷旨在确定的内容既关注了受访者感受到的关联、支持和关心,也包括其被排斥、孤立和误解的程度。时至今日,它依然是研究孤独程度的黄金标准。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孤独感越强,其中>=45分为高度孤独感。
现如今,孤独已经从一种个人的私密的心理状态,成为一种社会中的普遍症候,甚至上升到了国家层面的全民问题。
2018年,英国政府设立“孤独大臣”,解决社会层面尤其是老人的孤独问题。2021年新冠肆虐的日本追随英国的脚步,设立孤独与孤立对策应对办公室,任命了孤独大臣。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英日都是岛国,日本孤悬在亚洲东侧的太平洋,英国独立于欧洲西陲的大西洋,两个岛国在不少地方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比如都是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都游离于大陆文化之外,政治上都是君主立宪制,民族性格也相对内敛,人际的社交距离也都很远。
日本面临的孤独问题似乎更严重一些,根据环球网的报道,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推算,到2040年日本65岁以上的独居者将占老龄人口的四成以上,日本每年“孤独死”事件不下3万起。
二、孤独感如何影响了未来的消费?
孤独问题不只是一个社会现象,也演化后现代社会中一种独特的消费景观——孤独消费。
日本已经向单身社会、底层低欲望社会、老龄化社会、虚拟社会转变。从这些具体面向出发,日本社会消费研究学者三浦展将当下的日本社会定义为“孤独社会”。
在三浦展看来,当下日本消费社会的核心概念是“孤独”,主要以孤独为消费动机的社会即为“孤独社会”,这种背景下催生出了体量庞大孤独消费形态。
1、盲盒消费
这主要表现为“体验式消费”和“为自己的兴趣爱好买单”。比如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这些社会热搜的背后不是盲目式的冲动消费,而是现代人对目前社会互动关系的一种失望,想要暂时脱嵌与社会的关系,对取悦自己。
盲盒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模式,可能对孤独消费者具有吸引力,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新颖和不确定的购物体验,这与寻求新奇体验以缓解孤独感的心理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泡泡玛特崛起的社会心理基础:它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击中了孤独人群的心灵慰藉需求。毕竟潮玩产品具有一定的社交属性,消费者通过收集和交换潮玩,可以与同好建立社交联系,形成社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孤独感。
2、智能养老机器人
智能养老机器人是专为养老服务设计的一种智能设备,它们能够提供多种形式的辅助和陪伴,以满足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交往方面的需求,目前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
社会交往上,智能养老机器人可以通过语音交互技术与老年人进行日常对话,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陪伴,减少孤独感。
生理上:对于需要康复训练的老年人,康复机器人可以协助进行物理治疗和日常康复练习。还能在紧急情况下,如老人跌倒,智能养老机器人可以触发警报系统,通知家人或护理人员。
心理上:一些智能养老机器人具备播放电影、视频通话等功能,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娱乐,增加生活乐趣,甚至还能辅助老年人继续学习新知识,如语言学习、历史地理等,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3、线下体验的复兴
越是频繁感觉孤独的消费者,越倾向于选择线下购物。有的消费者去商场是为了与销售人员聊天,而孤独的消费者则将购物视为一种社交体验来建立社会联系。
这进一步促进了线下体验经济的复兴,从淄博烧烤到甘肃天水麻辣烫,从北京的南锣鼓巷到长沙的文和友,实体店的沉浸式消费、一人食餐厅的私密空间等,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这些体验能够满足人们对归属感和社交需求的追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孤独感。
4、产品的mini化趋势
单身经济的兴起,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冲动消费和体验消费,迷你包装的产品降低了消费的决策成本,同时满足了他们对新鲜体验的追求。
同时,Mini版产品通常包装精致、设计精美,具有较高的可晒性和社交货币属性,这满足了年轻人对于美和社交认同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消费者的孤独感,尤其是当这些产品与社交活动或个人兴趣相结合时。
另外,随着单身和独居人口的增加,针对这一群体的“单身经济”正在兴起。迷你化产品如小包装食品、迷你冰箱等,满足了单身人群对于小规模消费单位的需求。
艾瑞数据显示,智能小家电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1924亿元,反映出迷你家电市场的广阔前景和消费者对于这类产品的高度接受度。
本文由 @刀客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这一看,心里好受多了。
作者的观察力和洞察力非常强,文章的论点和论据都很有力,让人信服。
我刚进职场的时候,按照领导安排的任务完成,持续几个月后发现和同行差距很大,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自己可能是青蛙效应的那只青蛙,把青蛙丢进油锅,青蛙是会跳出来的,而把青蛙放温水,青蛙是会被煮,所以我开始给自己寻求工作外的目标,尝试跳出舒适区,最终自己得到了积累。
昨天写运营规划还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
没有休息,没有节日,没有周末,日日夜夜,希望能不断磨出好内容,对得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