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善,并不怪别人。工具理性让我们把利益、效率、放在了第一位,网络人格让我们把情绪感受转移到了线上。但与他人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任务”性交往,应该是理解和尊重。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大家有所启发,推荐给互联网的小伙伴们阅读。

早晨空腹健身完,去吃早餐,看到一幕。

前面一位女士,紧皱眉头火急火燎的说,帮我快点,时间来不及了,但是,她却还没有掏出手机准备好付款码,就与服务员吵起来了。

我排在身后,想起前几天某咖啡品牌出圈新闻的评论。

抛出客观原因不谈。我们来换个角度:请问,你去吃早餐、点咖啡,如果时间来不及或晚了几分钟,你还愿意等吗?不出意外,有两种答案。

等,一眨眼功夫马上就好。不等,取消订单马上走人。

得到标准答案并不难,可问题是,我们作为一个理性的人,也知道要好好沟通的人,为什么会因为忍不住极小的事情而破口大骂呢?

如果把问题归结到情绪层面,那在工作场景下,一个项目报告、一份PPT被客户要求改5-6次,你依然会有耐心,这又是为什么?

所以,问题是:是什么导致我们如此伪善?或者说,在现实中,对待不同的人,为什么会出现不好好沟通的名场面?我总结了四点看法。

一、网络人格在无形中塑造着我们

先讲一个现象:

短视频自带定位功能,前一段时间回老家,到郑州时刷到一段文案,主要形容「河南这座城,以及所辛苦劳动的人民们」。

内容是,你要写河南,就不能只写河南,你要写麦田,不能只写金黄的麦田;你要写无数个夜晚,农民浇地的场景,你要写,一斤小麦换不来一瓶矿泉水。你还要写,河南农民一年到头除了种子、化肥、农药外,收入寥寥无几。

是不是觉得文案很美,听起来有一丝感动。当然,网上还有很多此类型的画面。比如:

你还记得五月底北京那场大风吗?央视大楼(俗称“大裤衩”)外,几位高空作业的工人被风吹得离墙面很远,身体随风摇摆。

然后,有人在视频下配文说,是谁的父亲、又是谁的儿子,又是谁的爸爸,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这段视频下面,有很多批评社会不公、充满情感的评论。

但换到现实中,不一样了。如果你去北京西站,观察一天,可能会感受到人的冷漠,乘坐地铁时,只要有农民工背着大包小包,很多人会下意识躲得远远的,生怕他身上的味道沾到自己身上。

在街头,遇到要饭的人,大部分人连看都不会看一眼。

这就是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区别,一个人在网上可能非常活跃,但在现实中却格外社恐。

网络中,更多主观构建一个「虚拟现实」的自我,对不公进行谴责,表现出“不羁”,“叛逆”,“极端”的态度,这是一种补偿动机,想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现实中,变得非常谨慎,生怕一些行为与社会期望产生冲突。因此,不同情况下,人们会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面孔,这应该不难理解。

二、网络人格,是网络网格化后的产物

现在的人意识清晰,认知能力完整,智力也没有明显缺陷,可很多人在情感反应上表现出一种「情感冷漠」的状态,因为,在虚拟环境中,即时满足感很高。

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很多人眼里,附近的概念消失了,我们不需要附近。

如果你问一位在大城市合租的年轻人,他们隔壁的室友叫什么,做什么工作,平时是否交流,你会发现,他们彼此之间的了解非常有限。

再比如,父母居住的小区,当年为什么买这儿?邻里之间是如何相处的,他们也说不清楚。然而,同样的学生你跟他聊大学排名、怎么考托福雅思、他们却了如指掌。

这种生活的「附近感」去哪了呢?在技术和资本的推动下,感觉已经被转化成了数据。我们对周边环境的了解,越来越多依赖技术,而不是直接的人际互动。

举个例子:

你看,外卖平台工程师,通过分析交通情况、人流量数据,来优化配送服务。这种数据化,的确方便了生活,但同时也削弱了我们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社交网络也是如此。

以前,我们微信主要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记录生活中真实而温馨的瞬间;现在,社交平台变成了一个商业化的舞台,发布精心策划的内容,追求点赞和关注,更像是在进行一场表演,真实的交流越来越少。

还有,所有一切数据化之后,我们对时间的感知也变得更加迫切;就像外卖小哥晚到几分钟,就会收到客户的差评,因为你不用和他建立实际的人际关系,只是简单的交易。

这种变化,让我们对道德和情感的反应,变得更加情绪化和极端;我们会因为一件小事感到很愤怒或者很同情,但很快这种感觉就消失了,它没有转化为实际行动。

例如:

在微博上,大家对某件事情可能一时非常关注,迅速形成意见,但很快又会转向其他事情,这就是所谓的“多巴胺”效应。

所以,当现实的附近消失后,我们更多地变成了社会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

最终,这种对时间高敏感的网络生活模式,削弱了反思能力,以前会花时间思考问题,现在追求快速解决;同时,因为网络便利性,我们追求即时快感,人们越来越难以建立深层的、意义丰富的人际关系。

因此,网络生活的快节奏,让交往方式也变得网格化,这种关系越来越像是相互利用,而非真正的人际互动。

三、人不再是人,是满足需求和感受的工具

什么是工具?

工具,本意是帮助我们完成任务的器具。但在商业社会中,却发生了一种微妙变化。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你总被上班的恐惧所支配?为什么总会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人们为什么又普遍沮丧,时常无力又觉得一切毫无意义?

因为,一个人生下来不只是为了吃喝拉撒和赚钱,那么,它一定有更深层次的意义,这个意义是什么呢?法国思想家萨特说过:自由就是人的命运,不论多渺小,每个人都在渴望自由。

但是,我们生存在社会关系中,就得不到自由。

为什么?

其一,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有一定的规范和期望。这些规范定义了「适当」和「不适当」的行为,个人为了获得社会接受,就不得不遵守规范,这就限制了一个人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式。

其二,社会中,每个人都要扮演很多角色,如父母、子女、员工等。虽然角色提供了身份和目的感,但同时也要求个人牺牲一定程度的个人自由,履行角色的期望。

其三,社会运营过程中,会伴随各种经济链条的延展。

比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会诞生各种各样的公司,公司不单单作为经济实体,它还推动了就业机会和行业技术的进步。

当然,随着公司增多,相关支持业务也会发展起来,像物流、广告、咨询等行业,这些都是为了支持主业而生的辅助产业。

而更进一步呢,这种经济扩张,还带动了金融发展,包括银行、投资、保险等,都成了社会运营不可缺的一部分。

因此,在现代社会里,想生存、发展,我们避免不了各种约束性条件,和时间框架下的影响。这些规范和期望,虽然为社会有序运行提供了基础,但也限制了个人的自由,使我们不得不在既定框架内做事。

你知道吗?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Max Weber)曾经提出一个概念叫工具理性(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它是一种把重点放在如何有效达成目标的思考方式。意思是,你在解决问题时,只关心“这个方法能不能快速有效地帮我达到目的”,而不太去考虑这个目标背后的意义或者是不是一个“好”的目标。

比如:

如果你想快速提高销售量,工具理性,会让你去寻找最直接有效的销售方法,不管这些方法,是否符合道德标准,主要就是看效果和效率。

现代社会里,工具理性远远大于价值理性,公司与公司之间,必定存在竞争关系,那么,在老板眼里,你是一个必须为公司拿到业绩的工具。

人生里里外外,你都是一个需要拧得紧紧的螺丝钉。有一个词叫“使命”,好像命中注定一样,人人都是自带工具属性,带着任务而降生。

四、工具理性会让人在现实中,情感部分缺失

马克思·韦伯很早以前就提过,现在社会,因为工业化和网络化,让人们在工作中感到了一种“异化”。人们在工作时,只是机械地做一些重复的小任务,感受不到自己的劳动和最终产品之间有什么联系。

当然,这种异化主要表现在三个维度:

  1. 与产品的异化:你只做生产线上的一小部分,看不到整个产品的样子,因此无法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有何意义。
  2. 与劳动的异化:你的工作变得没有创造性,变成单调乏味的任务,仅仅为了赚钱。
  3. 与人的异化:因为公司的分工,你只是作为某个职能的执行者存在,真正的人际联系非常少。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被迫适应一种以工具性为主的生活方式。就像马克思所说,生产资料和劳动过程控制了人的生活,人的本性和目的性被扭曲了。

例如:

企业家为了赚钱而投身于无休止的工作中,逐渐远离了最初追求快乐生活的目标,头部公司带头,永无止境地追求最大利润,愈演愈烈。

而在所有有管理需求的组织里,建立了一套成熟的管理系统,这系统追求分工明确,每个职位有一套严格的任务清单,大家都要按照规定的流程来工作。

这套体系的核心就是“非个人化”。总的来说,把每一个身处系统里的人当成工具使用,每个人都是机器零件,人的个性和其他与工作无关的因素都被忽视了,彻彻底底成为一个工具。

现在,这种管理方式甚至渗透到了家庭内部。你必须有家庭,到了年龄就得生孩子,要买车、买房还房贷。这个时候,谁是你的上级?谁设计了你的KPI呢?

不好意思,你看不到。

但这种“非个人化”的方式,已经让每个人变得越来越机械化,因此,什么是工具?也许,我们已经不在把对方当做具体的人,而是,我任务环中的一环,如果一环延迟、出错,别人必然要为行为买单。

当我们以「工具理性」方式对待他人时,会忽略他人的个性,更加注重权力、等级、财富、声望,把焦点放在别人能为我们带来什么利益上。

这就是,现代社会带来的“异化”现象。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告诉我,一个同事刚做了医美,医生嘱咐说打针后要忌口,等消肿后才能正常饮食,可这位同事,那晚就和别人一起去喝酒吃火锅。

结果第二天,因为上火,打针部位肿了起来,他就冲到医院大吵大闹,说医生不专业,还威胁要打消费者热线,要求退款,退了款后,还到处分享自己的退款经历。

相似的案例有很多。

在公司,大领导因为重要会议被上司批,他可能将负面情绪释放给下属,用更加苛刻的要求、或无端的批评来是释放自己的压力。

所以,谈论网络人格和“附近”概念被弱化时,我们发现人们的感觉好像只剩下了即时反馈。

现在的人,不像以前那样被视为有情感的个体,而变成了任务中用来满足需求的工具;同时,工具理性的普及也导致在现实生活中逐渐失去了情感的丰富性。

通过一个三维视角,我想表达什么呢?有三个重点:

  1. 现实中要脱掉网络人格,尽量少一点工具理性的影响,工具理性会让人道德感缺失;
  2. 我们要学会好好说话,好好交流,多感受对方的情绪。
  3. 人在既定任务下,是不平等的,永远存在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但,人和人是平等的。

真正读懂后,你会发现,与他人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任务”性交往,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尊重,这不仅使得生活更丰富,内心也会有一种满足感。

五、总结

伪善,并不怪别人。

我们只不过把利益、效率、放在了第一位,把情绪感受转移到了线上。这种状态,使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真实的自我。

 

作者:王智远

来源: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

本文由@王智远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看完这篇文章,我对这个话题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作者的分析很有逻辑,很有说服力。

  2. 刚从产品转运营,我是不是掉坑里了,看了这些文章,感觉做运营比做产品更难。事更多事更杂。 :oops:

  3. 转发朋友圈炸一下

  4. 关注作者很久了,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想到了很多点子其实真的是可以运用在日常工作中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11月24日 更多
加入圈子
全栈运营交流群
加入
抖音运营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运营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