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里的“老人”们
在互联网公司的浪潮中,“老人”们曾是那批热血沸腾的新人。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发现自己被贴上了标签:讨价还价、精致利己。这篇文章深入探讨了这些“老人”的困境和心声,以及他们对工作、生活和价值观的深刻反思。
老人,曾经也是新人,干柴烈火的新人。奋斗过,努力过,大都也拿过结果。只是老板们觉得他们老了,不中用了。
因为,老人们会讨价还价、精致利己、拿钱办事,没有情怀也拒绝梦想。而这些在年轻的干电池眼里,愚昧可笑庸俗。
更是因为老人们发现,家庭、身体、生活更重要,工作只是拿技能和时间换钱,完成的是老板的梦想,认真你就输了。
为什么会有这个发现呢?因为老了。人的年龄一旦过了30岁,随着不断累计的阅历和认知,会变得越来越人间清醒。
我们生活在基本接近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里,人是商品是工具是手段,唯独不是目的。既然是商品,就有浮动的价格。
年轻的时候,人会觉得自己肯定会越来越贵,直到35岁来临,直到开始跟00后一起工作,直到不断地被边缘化。
昨天还是节制四省抚远大将军,今天就去看城门了。老人们在想,到底我做错了什么,其实错的是这个体制与风气。
35岁+其实还很年轻,正是年富力强干的年龄,怎么就老了?因为中国的资本家们还没适应好,还停留在地主思维。
地主思维会觉得,长工们就应该把天天在公司里免费加班卷,如此才会有产出。从结果来看,产出的只是情绪价值。
其实职场里做的很多事,只是满足一些情绪价值,让老板们更有安全感掌控感。大部分所谓职场技能,基本无实用。
现在这糟糕的大环境,努力的roi有多低,躺平的roi就有多高。人改变不了什么,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年轻人觉得能改变一切,这里便是老人和新人最大的区别。年轻人就像早上八九点的太阳,世界会短暂地属于ta们。
新人也会变老,永远都有人年轻,但不是同一批。新人们看老人们不顺眼,老人们只是想,曾经的我便是现在的你。
现在的我,可能也是未来的你。大家不过都是老板在黑板上写的名字,哪天不想用了,黑板擦轻轻一擦,你就没了。
工作曾经带给你多大的辉煌,未来就会带给你多大的落寞。新人老人不应该对立,应该相互理解与尊重,都是周期罢了。
谨以此篇,献给沉迷打工而不去探究生活真相的迷茫年轻人。终究会醒悟,但醒悟得越早越好。只有身体、健康、家庭、伴侣是自己的,但工作确实不是。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小河运营笔记】,微信公众号:【小河运营笔记】,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看完这篇文章,我对这个话题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作者的分析很有逻辑,很有说服力。
万物之中,希望最美,感谢作者分享。
文章写得很有见地,作者的思考很深入,值得学习。
对于大家都热衷的热点话题,总会去分析别人背后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