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都需要做笔记,既为了理顺思路,也为了防止遗忘。那么究竟如何高效、清晰地做一份笔记呢?

做笔记,听起来很普通的一件事。

谁还不会?打开手机APP,随时随地都能记录点什么,放备忘录也行,发到网上也可以,每天像看电影一样,根本没什么悬念。但是,做这么多年笔记,的确有很多故事可以分享。

一、很多年前,写东西要坐在电脑前才能写

这两年不同,大多数在第一现场开始记录。什么是第一现场呢?

比如说:参加一个活动,某个嘉宾讲的观点特别棒,马上打开备忘录,把它记下来;早餐跑步、跟朋友吃饭时,突然得到一句有启发的话,停下来,记录一下。

所以,第一现场是直接体验或遇到事情的地方,能立即捕捉和记录下感受和想法的时刻;这么做,可以让记录更生动、更真实,抓住那一闪而过的灵感。没过多久我发现一个问题:灵感碎片化,一句话启发很多,令人印象深刻,回头再看时往往难以应用,只剩下深刻的印象。

就像那句“我思故我在”,说出来的一刻,触发很多情绪,感觉“哇,好有道理”;但到第二天再看时,发现只记得“道理”部分,其他都模糊了。怎么办?解决方案是进行两次笔记记录:

第一次笔记目的是捕捉灵感。快速记录,抓住那些突然闪现的想法或信息。

第二次笔记重新审视和整理第一次的笔记,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使笔记不仅仅是孤立的信息片段,而是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

听起来,挺简单,实际要付出很大的努力。特别是第一次刻意练习时,我会感到不习惯,甚至觉得没必要花时间去做。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误解:只要把信息记下来,随时都能找到,就不需要再处理了

这是一种自我欺骗的做法,把信息记录在笔记工具里,并不代表信息已经被有效地吸收或整理了;如果不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它们不会带来任何价值,反而可能会造成干扰和负担。

该怎么办呢?我设立了一个“中转站”。所有临时笔记先放在这个中转站里。不那么忙时去看看,对笔记进行必要的整理。这个过程不仅帮助我回顾了笔记,还为后面更深入的处理和应用打下了基础,确保笔记能在知识体系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举个例子:最开始,我在笔记软件里写下“我思故我在”这句话,我以为“我”就是我们日常说的个人。有一天,读了《The Great Conversation》这本书,发现笛卡尔说的“我”指一个纯粹的、毋庸置疑的意识体,就是所谓的“thinking thing”。

我马上打开笔记软件,更新笔记。补充说明了,笛卡尔的这句话不仅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还标志着现代哲学的开端。他的“我”指一个能够思考、质疑、认识和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实体。

之后,每次看到关于“我思故我在”的讨论,都会添加新的内容到笔记里;随着时间,这句话周围的文本越来越多,笔记也跟着变化,从最初的一句话,逐渐变成了一篇1000字的小文章。

因此,我得出一个结论:笔记最开始是原子化的。原子化(atom-ized)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大约在1803年,科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一个想法:世界由很多小粒子组成,粒子通过不同排列和组合,形成了我们看到的一切。

临时想法,一开始像小树苗,经过培育才能生根发芽。后来我在处理工作和培养日常习惯时,也会用这种方法,它可以看作是建立正向反馈循环的一种很好的方式,阻力小,启动快,给人一种很强的操作感。你试试看?

二、然而,好景不长,我也被信息所危害过。

很久以前,我听过这句话:一个人的认知,来源于接触的内容以及所读的书籍;换言之,你阅读什么,就会成为什么。

这没什么毛病,不过,这句话迫使我会更新信息来源。比如:如果某个交流群里没有新内容,我就会退出,以免浪费太多时间,我还会经常浏览不同的网站、使用不同的应用、阅读各种类型的书。

所以,要提升自己的认知,一定要不断阅读优质、经典的内容。但新问题很快就来了,看看这个数字:人类知识量在快速增长,20世纪初,每10年翻一番;到20世纪70年代,每5年翻一番;而最近10年,知识量每3年就翻一番。知识太多,看不完记不完,怎么办?我意识到,笔记有两种类型:主动的或被动的。

主动好理解,即发现一个问题,把它记录下来。被动,不同了;有什么不同呢?来看看:一个朋友,喜欢记录每天梦境,早晨起来,把梦写出来,作为工作灵感;还有人依靠备忘录、待办事项和日历互相联动来管理时间。

也有人记录每天身体数据,用来做体检数据;还有人关注财务健康,方便日常检查开支情况;也有人喜欢创建和分享歌单、电影列表、读书清单。这还不算啥。还有更变态的,你只要一接触工作,各种项目进度管理和跟踪、会议记录、打卡记录、日报周报月报、加班记录、报销记录、复盘记录……都要沉淀做笔记。

我们还会给它找个理由叫:为了提高信息效率,确保项目透明,并帮助大家做沟通协调。每次我都在想,古时候,没有这些大家怎么经营公司的?除此外,很多人把照片当笔记,不信,你看看手机相册,截屏信息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所以,这些加起来,几乎等同于一些人的全部生活记录。

后来我突然明白,主动记录和被动记录的界限模糊了。自从智能手机普及以后,身边的人对突然降低的拍摄门槛很兴奋,比如:在网红店前打卡、餐前“手机先吃”、与艺术作品合影,甚至使用无人机自拍,都变得非常普遍。

支付软件,提供了非常人性化的转账记录,总结、查阅功能;人们依赖手环、智能手表记录越来越多的行动数据,并把数据同步到各种设备上。

我们的浏览、消费和言论记录,影响着信用分;公司中,设备通过局域网、网盘、云和NAS持续备份和分享信息;赛博空间里有亿万爬虫在抓取、记录和再造信息……

天呐,拥有记录好比给大脑提供一个外接「网盘」,每天干的工作都在记东西,看似好,实际上,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的积极记录者和被动消费者的时代。

这种混合方式,加剧对信息的依赖,也限制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因为我们越来越依赖外部存储来“记忆”和解决问题。因此,原来我们想记录的笔记,都不是真正想记的。换言之,有一些信息是被动给予的,我们并没有主动选择要记住它们,而是因为它们不断出现在生活、工作中,不得不去处理。

三、我继续探索:到底什么是笔记?

笔记是一张小便签,也可能是你在便签上多年的涂鸦。它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想法,也可以是一个庞大的思想库。

无论记录某人的信息,还是记录月亮的位置,笔记的内容几乎只受到我们想象力的限制。可以说,笔记是一个思想的容器。不过,这听起来有点太宽泛了。

如果说笔记是“任何思想的容器”,那互联网上的笔记数量可能是任何人一生中能阅读的量的千倍。
看来,我们要把“笔记”定义细化,让它更实用。对你我而言,当我提到笔记时,我指那些“对我有用的思想容器”。什么意思呢?所谓“有用”,就是能有效地满足某种需求、目的或目标的东西。

也就是说,笔记本质是为目标服务,我们得有明确目标,比如帮助记忆或激发创新。有了明确的目标,这意味着整个互联网上的内容都不那么重要了。这是一种解脱,因为我们不必被所有信息压倒。重要的是,亲手记录和制作的、真正对我有用的笔记。请注意,我想表达的是:笔记是对制作它的人来说有意义的思想容器。

这里有点主观思想,也就说,在最好的时候,我们的笔记是宝藏;在最坏的时候,它是混乱的、充满干扰的,甚至从未真正阅读过的思想集合。实际上,这些笔记成了静态噪音,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气馁,不愿花时间去处理,变成更有意义的笔记。为什么呢?

有时候,那些看起来“无用”的东西,其实是最有用的。这不是我提出的。是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首任院长弗来克斯纳在《哈泼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The Usefulness of Useless Knowledge”。当中提到一个例子。柯达公司的创始人,原本觉得马可尼发明的无线电收音机特别有用,但其实,麦克斯韦尔的电磁理论和赫兹的电磁波实验才是更关键的。

这些理论和实验当时看起来可能“无用”,正是它们奠定了后来发明的基础。没有这些理论,马可尼的发明就不会出现。乔布斯也比较典型。他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分享自己的经历。大学一年级的时候辍学,但他没离开学校,而是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包括一门美术字课。

当时,这门课看起来完全没什么用,但是,10年后,当在设计苹果电脑的可变字体时,这门课的影响就显现出来;乔布斯说,如果当年没有上那门课,苹果电脑就不会有那么漂亮的字体。因此,笔记到底是什么?我们思考和创造的一个容器。

四、如果你能理解这句话,也就理解了收藏家的谬误。

那么多人囤积信息,他们害怕丢掉信息流中的任何一点点,结果,从没真正去深入理解信息,只是机械地存放在笔记软件里。

囤积者,不能深入解释他们遇到的思想,虽然在反复查看这些信息,但这样的价值很扭曲,他们只选择了表面上的奖励,缺少了思考本身的快乐。

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曾经读过一些对你意义重大的书,现在觉得自己没什么可展示的,或者,发现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已经忘记,或没能随着时间增加它们的价值,那很可能只是在记录笔记,而没有真正地去创造笔记。就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一口一个,没有消化。

这里给你一个测试:回头看看两到三年前的笔记,你有没有继续成长,这些内容,与现在的想法、经验建立了多少联系?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或觉得我在说外语,那么,你今天肯定没有收益,因为之前所做的笔记,并没有滋养现在的灵魂,也没有在未来长期增值。

所以,做笔记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呢?它是帮一个人把不会说出口、不容易直接解释的知识(我们叫它隐性知识)变成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形式(显性知识),然后,把这些具体的知识组织起来,建立一套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

举个通俗的例子:一个人,销售工作做10年,最后留下的隐形知识基本在公司,如果他把个人隐形经验,提炼成显性知识,并储备下来,建立一套围绕某套问题的解决方法论,那他无疑是成功的,完全可以脱离公司的。

听起来挺简单,其实这背后涉及到很深的认知过程。有人说过,“知识不仅仅是信息,学习不仅仅是记忆”,实际上,学习和记忆是分不开的。

记忆是所有智力活动的基础,不管是人还是机器,都离不开记忆来存储和处理信息;我们利用长期记忆来保存和回顾过去的信息,这让我们能在需要的时候调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或者表达观点。

比如说:我们需要用学校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或者在写作时,回顾过去的思考。学习核心,是把信息转化为长期记忆,而运用知识,则涉及从长期记忆中提取信息。

但你知道吗?记忆有时不可靠,大家经常会发现自己难以回忆起,以前学过的东西,这不仅是因为忘记了,更多是因为没有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所需的信息。

那么,这时候,提取线索就显得非常重要,它们就像帮助我们“从高处取物”的“椅子”。线索可以是任何事物或信息,比如一个物体、一个场景,甚至是一句话,都能触发和特定记忆相关的联想。所以,笔记像存放思考的大箱子。

1,有了它,哪怕是10年后再翻开,你也能找到当时的想法和灵感。也就是说,笔记帮我们保留了过去的宝贵思考。

2,笔记能把过去和现在连起来,帮我们更深入、更广泛地理解知识;就像把点点滴滴串联起来,让个人知识更加丰满。

但最厉害的一点是,它是个行动的触发器,当回头看笔记时,找到新的行动点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实际上又推动了我们把知识变成行动的过程。显然,笔记是一种“递增学习”(Incremental Learning)的过程,一步一步不断累积,不断进步,不断涌现的过程。

五、总结

笔记,要聚沙成塔。每个想法应该像“夜空中最亮的星”,应该想想怎么把星星串起来,记住,重要的是,形成一条属于自己的星,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别人的光芒。

 

作者:王智远

来源:微信公众号:“王智远”

本文由 @王智远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看完好难受啊,觉得自己好菜。

  2. 小时候
    以为长大了
    就可以不用看成绩了
    没想到……长大了
    要看业绩……
    ;) ;) ;)
    做运营太难了。

  3. 我刚进职场的时候,按照领导安排的任务完成,持续几个月后发现和同行差距很大,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自己可能是青蛙效应的那只青蛙,把青蛙丢进油锅,青蛙是会跳出来的,而把青蛙放温水,青蛙是会被煮,所以我开始给自己寻求工作外的目标,尝试跳出舒适区,最终自己得到了积累。

  4. 写得很有价值,作者的经验和智慧都很丰富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09月08日 更多
国际扫盲日
国际新闻工作者日
1995年中国女作家张爱玲逝世
2016年苹果发布AppleAirPods耳机
加入圈子
全栈运营交流群
加入
抖音运营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运营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