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骚扰问题日益严重,广告号侵占内部群聊的现象也频频发生,虽然企业运营者已经采取了多种手段应对,但还是更期待平台提供更多支持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社群骚扰。

社群骚扰到底有多离谱?受访人行锋所在团队的两个内部测试群几乎被广告号占据,群里除了3名工作成员外,其余的群成员均是广告号。其中一个群的人数是69,另一个群多达116人。可见广告号的渗透之深。

这一幕不禁令人苦笑。不是这3个人太重要又太难转化。而是这些广告账号已经入侵很多很多的社群,他们似乎并不关心特定社群的成员构成或其潜在价值。而更看重总体效应,并监控后台的总体数据表现。

实际上,社群中充斥的常见广告与骚扰信息——包括虚假求助、仿冒品牌广告、低价商品推销,乃至有色信息——已逐渐变得司空见惯。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限制地容忍这些行为。

在见实社群中关于“如何应对社群骚扰”的讨论一直在持续,并且随着骚扰手段的不断演变,大家也在持续改进防护方式。

本文第二部分就总结了四种主流应对社群骚扰的手段,供大家参考。然而,企业运营者的所有应对多是后置行为,大家无法预知这些骚扰者的具体动作,能做的更多是弥补。

和见实年初的那篇讨论防骚扰的文章提到的类似,大家仍然需要平台给予更多的支持,因为平台在“前置动作”方面有更多的掌控权。

01 骚扰到底有多离谱?

广告号是如何进入到企业内部测试群呢?行锋和他的团队经过研究发现,这些广告号主要是通过LBS入口进入。

这些社群原本是为了给客户提供反馈产品体验所建立,群码一般被放置在宣讲PPT的最后一页,按理说,这个入口的知晓度应该很低,但出人意料的是,他们还是设法找到了。

行锋团队的测试群

实际上,行锋及其团队服务的客户群体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门店数量跨度从十几家到超过五百家,相应的社群规模也从数十个到上千个不等。社群骚扰的影响相对他们来说还在可控范围内。

而对于那些拥有更大规模社群的企业来说,骚扰信息的冲击和影响则会更加强烈。例如,Eno所在的一家出行便利企业,拥有近3万家门店,管理着超过7万个社群,私域用户在650万左右。

Eno和团队所面临的骚扰和广告问题大致可分为三类:直接发布广告、进行引流,以及更为严重的诈骗行为。

诸如水滴筹、霸王餐、某某商城的特惠商品等,都有可能是诈骗的幌子;此外,还有非法销售假药、虚假招聘兼职信息,以及有色网站的引流广告。

Eno注意到,除了这些普遍存在的广告和骚扰之外,还有大量与其行业紧密相连的特定广告。

例如,他们会针对性地在社群中发布关于司机的信息,如提供“不堵车的路线图”或“更近的行驶路线”等,这些内容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的。

各种类型的广告

Eno还总结,以往这些广告账号多是未经认证的企业微信账号,被业内称为”三无企业号”。它们常常选择在夜深人静时大规模潜入群聊,进行信息刷屏,单个账号可能同时存在于数百甚至数千个社群中。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是企业账号,许多个人微信账号也加入了这一行列。他们发送的信息种类繁多,且不再局限于夜间,白天也成了他们活动的时段。

更甚的是,这些个人微信账号有时会提前一周潜伏入群,在最初的一周里不发一言,而后突然开始大量发布广告,隐蔽在普通用户之中,难以被迅速识别。

以上这些行为无疑对社群的运营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首先,社群面临着信息轰炸的问题。以水滴筹这类筹款广告为例,虽然确实存在愿意捐款的用户,但广告的过度泛滥却可能导致企业潜在的顾客流失。

Eno认为,他们社群中高比例的用户流失与这种频繁的广告推广有很大关联。例如,仅单个社群内2月到8月内已经有51条轻松筹相关的广告。

仅单个群2月到8月内有51条轻松筹相关的广告

其次,诈骗行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社群的信任基础。例如,一些看似实惠的牛奶促销——“99元六箱牛奶”——这样的价格确实很吸引人。这些广告通常配备有详尽的文字描述、链接和图片,表面上看颇具说服力。

此外,频繁受到骚扰的社群有时还会遭到用户的举报,甚至面临平台的封禁。虽然可以申请解封,但这个过程并非总是顺利,有时由于未能及时处理,可能会错失解封的最佳时机。

针对社群防骚扰的议题,Eno和团队已经开展过多次专门的讨论,涵盖了内部探讨、技术研讨以及与平台的沟通。他们从技术、运营、工具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遏制。

02 四种应对社群骚扰的手段

见实的社群同样面临着广告和骚扰的问题,情况严重时甚至导致我们不得不解散某些社群。对日常运营管理造成了一定影响。

后来,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我们开始要求新成员按照统一格式设置群昵称。首先是“自动欢迎语”中包含了这一提醒,同时配合手动提醒跟进,如果用户仍未作出更改,我们会将其移出群聊。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局限性,它需要消耗一定的人力,对于管理着庞大社群数量的企业来说并不现实。以Eno所在的企业为例,仅有2人的总部团队要监管7万社群,这无疑是一项极其艰巨的任务。

见实对活跃社群要求群员设置统一群备注

那么,Eno和行锋所在的团队各自究竟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又是什么呢?

第一种方式,控制社群入口。基于LBS定位码,用户可以通过单一码加入各地的群组。为此,Eno和团队曾尝试限制来自同一IP地址账号短时间内访问频率,但因为用户可以通过更换网络或IP地址来规避限制,这种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

在群码管理方面,Eno和团队也尝试根据用户的入群数量来加以限制。例如,一旦用户加入超过5个群,就不再向其展示新的群码。然而,如果用户已经保存了多个群的现有码,这种限制措施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行锋则建议,运营中应尽量减少LBS群活码在小程序、开放平台等公开渠道的曝光。如果确实需要利用LBS功能,可以先引导用户添加好友,然后再推荐他们加入特定门店的群组。

行锋还提到,可以利用某些工具来加强限制。例如,可以在用户添加了一个企业账号为好友后,限制其继续添加其他账号,避免用户同时成为企业多个账号的好友。

另外,可以通过设置LBS活码的功能,规定每个用户每天只能通过LBS渠道加入一个门店群,从而进一步限制用户的入群行为。如果用户试图在同一天内加入另一个门店群,系统将予以拒绝。

限制单个用户添加过多企业账号的功能

第二种方式,从拉新链路入手。目前,Eno所在企业的考核机制主要侧重于群成员数量,这导致了直接入群的简便性,也无意中为广告号开了方便。Eno透露,他们计划对用户拉新流程进行调整,后续采取先添加好友再邀请入群的方式,并定期更新入群链接。

而仅仅将用户引入群聊意味着放弃了通过朋友圈和1V1沟通的机会。

因此,对于大多数行业而言,先建立好友关系再进行社群引入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操作。当然,在着手建社群之前,必须根据行业的特性和需求,考虑清楚是先加好友还是入群。

第三种方式,平台防骚扰功能的使用。这个功能被大多数运营者启用,但其挑战在于需要群主亲自操作,当面对数以万计的门店和员工时,执行和监督的任务变得极其艰巨。

此外,该功能的还有一个局限性——它主要依赖于预设的关键词进行过滤,一旦对方稍作调整,防骚扰措施可能就会失效。如果这些规则被对方了解并加以利用,那么防骚扰功能实际上就失去了作用。

据行锋介绍,由于社群数量相对较少,他们通过使用防骚扰功能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

为了对抗不断变化的话术和文案,他们不断地更新防骚扰词库,并对发送不当内容的用户采取相应措施。为了避免误伤用户,他们在将用户移出群聊后会自动发送一条信息。

例如,“您可能因发送疑似广告内容而被暂时移出群聊。如果这是一个误会,我们深表歉意,并请您与我们联系。”

此外,他们通常在群公告中明确规则,并提示如果有人被错误移除或有紧急问题需要帮助,可以联系客服解决。

触发防骚扰设置的场景

第四种方法,采用会话存档与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管理方式。通过监控关键词的触发情况,系统可以自动将违规用户移出群聊。但是,这种方法的成本相对较高,这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尽管大家有过诸多尝试,但社群骚扰的问题依然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并且非常一致的把目光投向了平台。

03 更多寄希望于平台

见实团队曾频繁收到企业反馈,期望平台在社群风控方面进行更为精细的优化。他们认为平台一个小功能的更新甚至可以阻挡绝大部分骚扰。

因此,我们对其中代表性的建议进行了整理,主要可分为两类:预防性防御功能和事后防控功能。

在提前防御策略方面,我们归纳了5项相关建议:

  1. 应禁止未进行实名验证或未获认证的企业加入任何客户群,以此确保群成员的身份真实性。
  2. 对单一账号加入群组的数量进行限制。目前平台已经对添加好友和创建群组的数量设定了上限。
  3. 引入“群禁言”功能,预防骚扰和广告的出现。在某些情况下,企业也鼓励顾客通过私信而非群聊来解决问题。
  4. 当用户发送的消息包含预设的防骚扰关键词时,系统自动拦截并提示发送失败。据了解,企业微信已在员工群中实施了此项功能。
  5. 群欢迎语应设计为仅对新加入的成员可见,而群内老成员则不显示,这一措施虽与广告无直接关联,但同样旨在减少对用户的不必要干扰。

在事后防控措施方面,我们归纳了3项相关建议:

  1. 赋予超级管理员权力,使其能够统一实施防骚扰规则。这不仅包括配置权限,还应能够监控每位员工或每个群组是否已经启用了这些规则。
  2. 增设针对企业级别的拉黑功能。目前平台支持对单个员工进行拉黑操作,若能通过一名员工的行为判断其所属企业存在问题,那么扩展拉黑功能至整个企业将极大提高管理效率。
  3. 在移除发布广告的账号时,应同时撤回该账号发布的消息。此外,群主或管理员应有权限手动撤回这些不当消息,以维护社群的清洁环境。

当见实询大家“有了这么多功能是否担心误伤用户”时,他们的观点是:广告和骚扰信息的传播本身已经对企业业务产生负面影响,并给用户带来骚扰,这是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相比之下,误伤用户的情况较少发生,且可以通过后续的细致运营进行纠正。

确实,每项功能都可能是把“双刃剑”,关键在于使用者如何权衡。企业与平台的共同目标应该始终以用户为中心,灵活而恰当地运用这些功能。

以备受期待的“禁言”功能为例,有人提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设置,比如在白天工作时段不启用禁言,而在晚上无人监管时自动开启,或者在工作时间内允许发言,下班时间则限制。

看到这里,你应该能发现,社群防骚扰的有效性与企业私域体量的规模、运营目标紧密相连,同时也与运营策略和执行细节都密切关联,一样的方式不一定对所有的企业奏效。

或许,单靠平台功能的更新也并不足以彻底解决问题。一个更健康的运营环境需要所有相关方的协作和共同努力。在平台功能更新之前,所有运营人都需要在实践中更加积极主动,持续改进和优化现有的防骚扰策略。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见实】,微信公众号:【见实】,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拉新,微信加人,
    留存,告诉他们有好处
    促活,讲沙雕段子,
    召回,发红包
    :twisted: :twisted: :twisted:

  2. 已经发文章转发到公司微信群了,也让大家学习学习。 :???:

  3. 好希望有一天也能成为博主这样优秀的人。

  4. 这篇文章写得太棒了,让我受益匪浅,感谢作者的分享!

  5. 关注作者很久了,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想到了很多点子其实真的是可以运用在日常工作中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11月23日 更多
小雪
1953年扫盲标志被颁布
1920年陈独秀主持起草《中国共产党宣言》
加入圈子
全栈运营交流群
加入
抖音运营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运营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