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思考为什么能带来深刻的理解?本文围绕具体思维,阐述了具体化积累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具体化下的深刻理解,阅读本文,学习如何实践深度思维。

20世纪40年代,美国物理学家查德·费曼,在沙漠中参与制造原子弹项目,研究出光和物质、带电粒子相互作用,拿到诺贝尔奖。

你对科学成就可能不太感兴趣。不过,故事里有个挺逗的事儿;想想一下,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研究,是不是比办公室还无聊,怎么办?总得找点生活趣事来打发时间。

费曼发现问题,同事们在处理装满机密文件的保险箱时,特别不认真;有的忘了上锁,有的密码是出厂设置,还有的直接用容易猜到的日期作密码。

一段时间内,他玩起cosplay游戏,只要借用别人的文件,就留下一个模板纸条:“我借了编号LA4312的文件一用,我是保险箱窃贼费曼。”

时间一长,越来越擅长破解密码,后来,连部队上校都提醒大家,如果费曼去过你的保险箱附近,最好赶紧改密码。我们跟费曼有点像。平时总在设定目标、找方向,跳看远方。但如果思考方式本身有点问题呢?

01 注重具体场景

我身边分别有两位朋友,辞职后,没找到合适工作机会,最近三个月忙着运营小红书,结果,一位朋友一分钱没赚到,另一个交完房租还攒下不少。

第一个朋友,觉得只要坚持投入,慢慢积累,最终能带来预见性结果;第二个朋友看法不一样,认为短内容平台做生意,关键要迅速找到需求,把东西卖出去。

其实,后者做了件看似不太正规,却有利可图的事,他把商业大佬们关于创业、认知方面优质内容汇总结来,卖知识库。

你看,商业世界里,单纯坚持,并不总能保证赚钱。

如果没有正确方向,浪费时间不少,还要绕上许多弯路;第一个朋友问题是,过分依赖供给侧思维。就像那句话,“拿着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上来生产一堆东西,结果卖不出去。

相比之下,第二个朋友和费曼给我的最大启发在于,不论打发时间,还是商业,没有灵感时,试试回到自己,回答附近,回到真实生活场景中,从一个具体动作开始,逐步优化。

什么是具体?

不抽象、不笼统,细节很明确,让本来无形的东西“具”备了身“体”,能看到它、看清它了。

工作这么多年,我把身边的客户、同事分成两类:

一类将需求、背景、价值、后续方向和你交代的很明白,上来知道怎么干,多久能完成,可以快速给到对方;另一类就麻烦了,他们只用一句话概括全部需求,没有前因后果,上来开始要排期。

和这样的人合作,我就不那么开心。因为一个模糊的需求意味着,他们自己没想清楚,我需要和对方一起一步步分析问题,确认最终目标,然后,制定出方案,而且,整个过程,他们还会有新的想法。

拿节前因为电话费太贵的问题来说,让我感触颇深。

用了5年的联通卡,每月话费偏高,我打电话给客服;客服说,我这边不负责套餐变更,稍等让业务经理给您回电。我等了一个小时,没人回复。

我又打了一个,第二个客服的回答不同:

先生,这边看到您一个小时前有打电话反馈过,咱们元旦放假,值班经理可能要一些时间回复您。工作日内给您回电可以吗?如果着急,我可以帮您加急,尽量确保今天下午5点前回复。

这个客服的回答让我心里踏实多了。为什么简单改变话术效果就截然不同呢?因为更具体,能戳中需求点。话费高是我关心的问题,我的需求,针对需求给出预期反馈,更容易吸引注意。

工作场景同理。

不管销售产品,还是提出需求,一定要抓住具体。

比如:你可能听腻了满大街可见的“帅哥美女,游泳健身了解一下”。但如果有人对你说:“健身房针对职场久坐人群推出了一门放松课程,免费,您要不要了解一下?”你可能不会去,但我保证,信息会吸引你的注意力;所以,打动人的内容不要太多,一两条「具体」足够。

02 具体化积累

大家知道「具体」的概念,为什么平时不爱具体呢?

我研究一下心理学,发现大脑很喜欢走捷径来处理信息,这种方法叫“启发式”(heuristics),是一种简化事物的方法。

比如说:

当我提到“幸福”时,大脑不会去细数所有让你开心的事,会把它们统一成一个大概念,这样做,更容易处理、记住这些信息。

还有,神经科学发现,大脑负责抽象思考的部分,叫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它在构建概念时,特别活跃,这意味着,当用抽象方式思考问题时,这个区域能帮你迅速整合信息。

整个过程有点像快递「集散中心」,外部来的各种信息,快速匹配脑中固有知识,从而能给别人快速的反馈。

此外,抽象能力和文化背景也有一定关系;人的语言天性是压缩信息,想想看,从小学到工作,学那么多知识,不把它简化成公式、词汇,大脑怎么装得下?

同时,抽象思维与创造力又密不可分。遇到问题,善于将问题抽象成底层知识,恰巧能跳出具体情况,有助于更广泛的思考。

所以,种种原因加在一起,导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喜欢过分具体化,这是一种惯性思维,并非坏事。但过度概念,容易让人失去对细节的关注,导致对事情产生片面理解。

相对而言,我更喜欢具体。因为具体了,才深刻。

为什么?

我在公司上班时,写作能力不咋地,仍然坚持写作。原因是,我发现预期和实际执行之间总存在差异;把想法写下来,能更深入地理解差异,并激发自己去寻找改进方案。

那时候,工作像“提问机器”,不断推动我去深思。后来做自媒体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我发现“提问机器”没有了,阅读别人的内容时,也失去了之前的目标感。

于是,我开始围绕“自我”进行探索。怎么更好地社交、提供价值和赚钱的关系、人为什么会感到不快乐等等。

把这些问题投向“自我”时,提问机器开始运作,我不再感到焦虑。可以看出,具体自动引导我寻找答案,如果缺乏具体化积累,付出就像没有目标地堆砌,不明白这些累积,到底为了完成什么。

商业世界同样。

过去谈创业,会想到把产品推向市场,追求复制化,规模式增长。这背后代表去公域抢大流量,把利润压到极低,才能活下来。

但是,是否有既能保持高利润,又不那么内卷的路呢?

真有,很多。一位95后的朋友给我不少启发。他酷爱骑行,微信里很多骑行爱好者,结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他注意到,群体中,有一部分人对定制化骑行装备特别感兴趣。

基于发现,他和几个小伙伴找到了一个好主意。

利用废旧轮胎定制化包包,比如斜跨包、双肩包等;制作出的产品售价略高于市场一点,由于其独特性、定制化,吸引了不少人,赚了不少钱。

他提到,创业不一定要追求大市场和长远计划,许多传统创业者受到传统思维影响,总关注产品、流量、渠道、推广,事实上,万物皆有有周期,哪有那么多长久的生意。

供给过剩、时代变迁的今天,用户需求已经排到了前面;我现在满足当前一波人需求,赚到钱,提供足够价值就够了,即便未来不做了,还有更多的需求等待被满足。

你看,不具体无法深刻,不深刻很难赚到小众的钱。

03 具体下的深刻理解

换个角度说:如果一句话直接告诉你,「专注小众市场也能做出好生意」,你不太会有太多感触。我们经常误以为理解了某个概念,深入追问几个问题后,会发现并没有完全理解。

拿职业规划来说:

开始你对行业知之很少,只要用心,哪里都有赚钱的机会。随着经验积累,在一个岗位上工作时间越长,你变得非常挑剔,觉得哪哪都是问题。

干久了,你开始了解行业头部公司、市场份额、哪些做的不错;一旦有了深刻认识,看待问题角度也会发生变化。

毛爷爷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强调:认真调查研究,对具体问题做出分析,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核心思想,也是处理问题关键方法。

我理的解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指导理论,整个过程涉及识别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归纳成模型;整个过程把一个个具体事实点连成线,形成一个清晰的面。

所以,一具体就理解深刻,到底深刻的什么呢?

简单来说,用更简洁的原理理解更复杂的情况;用更少的能量传递更多信息。

和电商平台物美价廉背后的逻辑相似。商品降低成本,吸引更多用户;用户多了,带来营收提升,反过来支持更高性价比商品提供;一个良性循环一样,以简驭繁,以繁驭简。

有没有一种情况,先深刻理解,然后再变具体呢?

当然有。我把过程称为“受到启发”。启发指当某个外部知识,突然与大脑中已有的认知产生共鸣时,激发出新的想法,这种想法,能为面临的某个问题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换句话说,是一个从深刻的理解,到具体应用的过程。

我负责市场部时,常常研究消费者行为。过去,我们通常只关注「行为本身」数据,比如站内消费频次、人均消费金额、购买商品种类等。

有一次,我偶然读到了一篇「认知失调」的文章。这篇文章描述,人们如何努力维持信念和行为的一致性,以及当一致性被打破时会感到不适。

概念启发了我。我开始思考,营销传播中,如何能有效利用这种认知失调,来更有效地影响消费者决策。基于思路,我着手具体化,在产品详情页上改变文案,创造一种情境,目的是刺激用户的认知失调感,从而增强产品吸引力。你看,整个过程,就是将认知心理学理论的深刻理解,应用到具体营销策略上。

04 如何实践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当你某句话意味深刻时,一定要问问怎么用,用在哪里,没办法落到实际执行中的内容,再深刻也不是自己的。

就像,你参加一堂定位课。

老师介绍一个名为「视觉锤、语言钉」的新理论,核心思想讲,通过视觉元素、以及语言组合吸引并加深客户记忆。

现在有款运动饮料,就得想,我的视觉锤是什么,我怎么用鲜艳颜色、动感图像作为视觉锤,怎么用简单、富有冲击力的口号,作为语言钉。

同样,如果不涉及产品营销,也应该考虑理论如何适用在工作领域;类似教育、咨询。思考下,怎样的视觉、语言元素能让你的工作,产生类似记住又洗脑的传播呢,这是一种「为我所用」的思维方式。

因此,具体性、深刻性虽有所不同,却相辅相成。寻找新答案时,不应局限于自己专业领域,从其他行业学习的基本技能,也可以成为竞争优势。

那么,实际工作中,该怎么做到具体化?或者说,当你与别人合作时,对方不够具体,该用什么信息引导对方具体呢?我会遵循三个步骤:

1. 具体的目标

如上面我那位朋友,想通过短内容平台赚钱,不是明确的目标。一个更明确的目标可能是:接下来两个月,发布健康生活内容,在平台直接卖某个产品,获得2000粉丝关注,赚多少收入。

这是一个围绕赚钱为主的框架。包括具体计划、具体行动、可达成指标、时间限制等维度,这个目标虽然已经相当具体,但仍有细化空间。

如果用一个公式描述,最贴切的是SMART原则。同理,即便不是做副业,你也可以把它用在工作场景中。

2. 问题树思维

你会发现,现实、理论总存在差距,赚钱不会按照预期进行,特别是,你非常努力,依然得不到想要结果,怎么办?这时,用问题树思维思考。

一个大问题下面包括N个小问题,类似于上述中说的“发内容”,可以把它拆成“内容主题是否吸引人、图片是否有优化空间”等。

一层一层往下拆,确保付出为最终结果正确而服务。

3. 找框架给模板

很多人把问题拆的足够透彻,会立刻采取行动;我的做法是“找框架、给模板、看看别人怎么做”。

比如说:工作中,我经常和客户开会,会议很容易变成没完没了的讨论。我就一直在琢磨,怎么才能减少没用的废话。

后来,当有人给我提需求,我先给到一个明确的模板。让对方按照模板填写他们需要的东西,这样一来,就能收到既明确又详细的信息。最后,不仅能帮我,更快搞明白对方到底想要什么,还能避免沟通上出现的误解。问题树,模型框架可以结合运用,反正,记住一个前提,以“具体目标”为导向。

总结而言:

一具体,就深刻。

好比做饭,大人眼中靠悟性、经验主义,你要教孩子,不能精确到盐放几勺、鸡精多少克,那通师可难了。万事一样的道理,当你想不明白一件事时,要不具体一下?‍

 

作者:王智远

微信公众号:王智远(ID:Z201440)

本文由 @王智远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小时候
    以为长大了
    就可以不用看成绩了
    没想到……长大了
    要看业绩……
    ;) ;) ;)
    做运营太难了。

  2. 昨天晚上睡前还思考了这个问题,好巧

  3. 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4. 道理懂的不少,做的却不好。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压根就没有听懂和理解对这个道理,以及没有花时间和功夫去验证道理。很多道理都需要验证几次几十次才能成为真理。感谢作者分享。

  5. 整理得还挺全,解读得也很透彻,值得一读。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11月24日 更多
加入圈子
全栈运营交流群
加入
抖音运营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运营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