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产出、斥巨资投入、大咖加盟,品牌短剧要怎么卷?
在数字化营销的浪潮中,品牌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内容营销形式,正迅速成为各大品牌争夺流量和消费者注意力的新战场。从斥巨资的制作到明星大咖的加盟,品牌短剧以其独特的魅力和高效的转化能力,不断刷新着营销的新高度。
然而,在这片看似繁荣的领域中,品牌短剧究竟如何实现从配角到主角的华丽转身?又该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打造出真正能够触动人心的故事?
本文将带你深入了解品牌短剧背后的策略与挑战,探索这一营销利器如何助力品牌在内容为王的时代里乘风破浪。
品牌定制短剧,在短剧的类型赛道里,一直都是不容小觑的。
二者具备相辅相成的特质,使得品牌定制剧不断高速增长,也接连创下流量纪录——据勾正科技发布的《2024年上半年微短剧行业观察与营销指南》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品牌合作商业微短剧数量同比增长 68%,环比翻了一倍。
并且出现了角色上的两极反转——跳出植入模式,「独家定制」的品牌短剧逐步成为主流的合作模式。
(数据来源:勾正科技)
在刚刚过去的九月,品牌定制短剧表现优异:红星二锅头冠名快手星芒短剧《爱在胡同黄昏时》,斩获3亿播放量;伊利乳业首部职场短剧《实验室的艺术家们》邀请演员李诚儒参演等。品牌,从短剧中「惹眼」配角,逐步跃升为定制短剧中「并不碍眼」的主角。
短剧之于品牌,带来了什么样的能量?多年发展,多方又碰撞着什么样的火花?
01 是利器,也是利刃
早期的品牌定制短剧,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充当着「营销工具」的角色。
品牌定制短剧兼具低成本和高成效的超强反差力,凭借极高的转化能力一直是众多品牌的心头好。
从商业植入,到品牌定制,二者的关系随着合作诉求的进展发生着变化,伴随流量的吸引力,品牌定制短剧逐渐成型。
从美妆品牌韩束——这个可以被称作「最早吃品牌定制剧螃蟹」的品牌,可以看到品牌定制短剧最初的模样。
2023年,韩束开始以「达人合作模式」进军品牌定制短剧,2月到9月的半年多时间里,韩束与@姜十七 合作的《全是爱与你》《以成长来装束》等五部短剧陆续上线,并收获以亿为单位的播放量爆款,剧情中穿插植入的「红蛮腰」「白蛮腰」系列产品,也迎来了销售额的高潮。
与此同时,2023年的韩束又继续与林鸽等多位女性剧情达人合作创作连载类短剧,曝光流量与频次进阶增加,产品线也拓宽到「蓝蛮腰」、「绿胶囊」等。
可以看到,韩束是很快找到自身品牌定位的:根据产品特性,将主题集中在生活类、职场类;根据用户画像,将合作达人类型集中在情感、美妆、母婴、搞笑等用户圈内。同时,韩束的品牌定制短剧不神话双十一这类大促营销节点,而是通过日常、持续的制播,为受众营造「潜移默化」的品牌意识。
「达人合作模式」,是大多数品牌定制短剧一开始的合作模式,并且因为韩束的领头羊效应,各美妆品牌纷纷试水:谷雨在抖音先后推出《大过年的》等两部定制短剧;丸美在制作的品牌短剧《双A夫妇又美又飒》中,直接将「丸美集团」设定其中。
美妆品牌对品牌定制短剧初期热度的追捧,在很大程度上为品牌定制短剧的成熟度贡献了力量。
而随着短剧的成熟,各品牌逐渐尝到的甜头,品牌定制短剧逐渐有了更多资金流入,不仅自立门户,而且开始有大咖加盟其中,品牌类型也越发多样。
从9月品牌定制短剧的表现来看,与一年前的品牌定制短剧有了显著差异。
各品牌不再依赖「达人合作」模式,韩束的品牌短剧只在主演达人的账号上呈现,这一方面能够享受达人的流量,但另一方面品牌效能的转换有待考量。而可以看到,抖音号@肯德基 有独立的短剧标签,已经播映的两部短剧列于其中。品牌短剧制播开始出现了均由品牌号自主完成的变化,是品牌能力的提升,也是合作模式的改变。
随之而来的变化,还有明星在品牌短剧中的加盟:伊利乳业在「质量月」中,推出首部职场短剧《实验室的艺术家们》,邀请演员李诚儒参演,揭秘了一款新产品如何诞生;红星二锅头品牌短剧《爱在胡同黄昏时》,邀请相声演员孙越主演,讲述北京特色家庭的苦辣酸甜。
当品牌号自主完成短剧的制作,如何吸引流量成为了最大的难题,而明星的出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短板,以自带的流量推动品牌短剧增加曝光。
同时也可以看到,品牌短剧在抖快平台均衡发力。
《爱在胡同黄昏时》是快手星芒短剧,@肯德基 短剧则在抖音平台不断建设。今年618期间,淘宝短剧上线多部品牌定制剧,涵盖美妆、家清、服饰、家电、3C数码、健康等品类,并诞生了多部爆款,立白定制剧《卖豪宅的女人》站内播放量近5000万。平台的多样化,也为品牌短剧根据用户画像做更多选择提供了机会。
至此,可以看到品牌短剧经由近两年的发展,从小的圈层突破到了大的赛道。短剧作为品牌营销的利器,收割了一波又一波流量。但随着数量激增,利刃也将高效能腰斩。品牌短剧该如何保持持续红火?答案或许在大热品牌短剧中可窥探一二。
02 「掐尖儿」
品牌入局短剧,核心原因在于短剧能为品牌提供的高效而实际的转化。
可以看到,最早的品牌短剧从抖快入局,之后淘宝短剧上线的品牌定制剧更为直接地佐证这一点。短剧为品牌带来的引流、直播间客源、转化都能显而易见。
其次,在高效的前提下,是品牌借由内容平台,实现着更精准的转化。
结合内容平台已有的用户大数据,品牌得以触达更高的营销效率。例如美妆品牌短剧,最早选择的「达人合作」模式,选择了@姜十七、@林鸽等年轻、女性的自媒体账号进行合作,就是看中她们的受众群体,与美妆品牌本身的消费者群体高度重合。
在主动选择之外,内容平台的大数据推流,也在最大程度上为如今的品牌自主运作短剧,提供了精准投流的保障与支持。
再次,是随着商业竞争的「内卷」,使得品牌不能够只是「平面」,需要有立体的记忆点打造。而借助短剧定制的软性操作,不仅使得品牌拥有持续、高频次的友好曝光,更为品牌内涵的丰富带来机会。
最后,品牌入局短剧也是看中了短剧本身可视化的数据反馈,以及平台成熟的转化反馈。这对于驱动品牌良性循环,优化投放策略很有帮助。
所以,有能力的品牌对品牌短剧可以说是趋之若鹜,各种消费层面的品牌都有涉足——餐饮品牌不甘示弱:茶百道星巴克等饮品品牌同样拥有定制短剧,前些日子火爆一时的星巴克品牌短剧《我在古代开星巴克》,创造出了一次「星国穿越」。汽车品牌也未缺席:上汽大众品牌在快手投放品牌短剧《意想不到的人生》,由演员王耀庆主演,讲述品牌故事。珠宝品牌不甘示弱:周六福在珠宝行率先推出品牌定制短剧《寻梦颐和》,热度虽然不高,但也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尝试。
纵观品牌短剧的赛道,可以说已经从曾经的异军突起,到摩肩接踵。但不可否认,能够突出重围,获得流量与真正有效转化效果的作品,已经堪称是「掐尖儿」。
从这些好不容易崭露头角、斩获热度的品牌短剧来看,它们拥有哪些「尖子生」的共同点。
不论以哪种合作模式投放,都需要基本迎合短剧节奏。
投放在达人账号中的「达人合作」模式也好,投放在品牌账号下的自主运作模式也罢,品牌短剧只有真的适应短剧的节奏,才能真的打进短剧受众内部。以肯德基的投放模式为例, 抖音主页原本一天两三更的频率,适应短剧的节奏,以一天十更、每更间隔十分钟的频率,完成品牌短剧的高频次投放,跳出了原有节奏。
品牌短剧剧本大力迎合短剧思路,或者做出较大创新突破。
可以看到,以《我在古代开星巴克》的品牌短剧为例,穿越、情爱、土味、热梗。关键词化的剧情很符合短剧剧本的创作思路,但舆论反馈来看,热度涌向的并不是星巴克「关键词化」的剧情,而是星巴克的这次「难得」的下沉。
把握流量密码:达人、大咖等助力加盟。
从各个品牌的做法来看,基本会选择自带流量的演员参演,具有事半功倍的引流效果。但随着品牌短剧受到各家品牌的追捧,「尖子生」的操作自然也被争相效仿,问题也显而易见。
品牌短剧题材单一,剧情同质化。
可以看到,品牌短剧的基本剧情较为雷同,集中在轻喜剧、爱情类、职场类赛道上居多,这也与短剧的重点赛道相似,造成了更大的同质化,吸引自然流入的受众较少。
过分追求频率,出品质量不高。
对于品牌来说,在短剧的制作上欠缺专业能力与经验,但为了迎合短剧高频次的更新频率,只好强调量产,从而导致出品质量并不高,热度流量也未达到预期。「冒尖儿」不容易,成为那个「掐尖儿」幸运儿接住泼天流量更是看似「靠命」,但品牌的营销要往前走, 势必还是要探讨品牌如何「靠自己」。
03 打破短命魔咒
品牌营销玩儿剧情,并非从短剧才开始。
多年前,品牌微电影曾如火如荼,在个别爆火冒尖儿的品牌微电影出现之后,各个品牌争相以这种形式对品牌内涵进行阐释、升华,但随着转化链路过长、成本过高等劣势影响,各个品牌逐渐停下了对微电影追逐的脚步。
相类似的是,各个品牌如今对短剧的追逐也是这样的路径:看到一些品牌短剧虹吸大波流量、高效转化、争相模仿。
但区别于品牌微电影,品牌短剧或许更有机会打破短命魔咒。
对于品牌方来说,品牌短剧终究是「披着剧情皮的商业广告」,品牌短剧想要走得久,还是要找到内容与商业的平衡。
可以被称为品牌短剧鼻祖的美妆品牌韩束,在与达人合作中,摸索出的平衡状态,也是它能够持续、多部产出的原因。在视频黑话「图穷匕见」的品牌短剧中,做到剧情有钩子,而广告出现得理所应当,就能够向用户持续种草。
这势必对内容剧情,也提出很高要求。优臣品推出《高考后我成了千金小姐》、太二推出《实习霸总狂宠卖鱼妹》、美团推出《我把失忆霸总捡回家》等,可以看到爽文画风的雷同,已经成为品牌短剧最大的雷区。
而在众多画风雷同的脸庞中,差异化的内容才掌握未来突围的机会。
对于平台方来说,品牌短剧无形中增加平台活力,而平台要做的就是缩短从内容到商业的链路。
1号认为,品牌微电影最终噤声,是因为它对于提升品牌内涵有帮助,但对于达成最终的商业转化动力不足。而如今的抖快等视频平台,甚至直接是美团、淘宝等商业平台,内容制作将有机会直接通过小黄车、蓝链、话题等方式一键抵达销售端,这对于品牌选择加码短剧制作是有很大加持作用的。
与此同时,品牌短剧也催生更多玩法,从最简单的挂链接、关键词设置,衍生到互动引流、切片引流、直播间承接跳转等组合玩法,给品牌和平台都带来更多机会。
对于供给方而言,探索更多元的合作模式,为各方都提供出更多解题思路。
从MCN的达人合作,到品牌方独立制作,再到明星演员加盟出演,品牌短剧还可以拥有更多的合作形式,也有机会催生出更多元的内容题材。
打破内容商业化命数周期短的魔咒,品牌短剧在热火朝天的前行路上,势必要从多方着力,持续生命力的根本所在是拥有良性的循环力。
结语
在直播带货,品类种草之后,品牌短剧也已经进入了一个稳定爆发的阶段。
而「品牌通过投资短剧,想要得到什么?」 是任何一个品牌开启一次短剧投资之前,都要明确的目标导向。
从品效销完整的链路来看,持续盈利,正向循环,是品牌短剧在喧闹环境中,仍然要静心思考的。
短剧的大风,究竟还有多少品牌可以乘上还未可知,而下一个「流量的螃蟹」又是哪一个种营销形式,也等待市场的大浪淘沙。
作者|笛飞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传媒1号】,微信公众号:【传媒1号】,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没有休息,没有节日,没有周末,日日夜夜,希望能不断磨出好内容,对得起自己。
说到心坎了,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这里找到了思路。
净说大实话干啥!!!
说的很详细,涨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