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 100:2025》就在这里——我们关于未来一年及以后的重要指南,介绍了10个不同领域的100个改变游戏规则的趋势,让您为未来做好准备。

——VML Intelligenc编辑组

▶原文序:《未来趋势100》迎来了充满可能性的一年。

2025 年将是充满悖论的一年,先进技术与数字断开连接相遇,万亿富翁的奢靡与削减成本和“生活成本”的长期挑战相冲突,品牌必须在共鸣与克制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

此外,现在是时候为新的现实做准备了——通过我们自己的想象力和技术,为我们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想象世界供我们生活。当人们面临令人不安的问题时,他们正在积极创造一个对他们有意义的现实——一个富有想象力和乐观的现实。这是一个鸡尾酒悬浮的时代,科技可以帮助我们超越身体的束缚,我们想象中的一切都可以实现。

这份无与伦比的报告研究了14个不同国家/地区的主要趋势,并采访了顶级行业专家等。

2025是充满可能性的一年。

▶品牌猿序:2025年,蛇来运转!

每临春节,又是VML Intelligence伟门智威《未来趋势100》发布之时。这份报告以10个版块为“架”,100个前瞻关键词为“骨”,辅以近千个创新案例,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年度趋势预测报告,而非之一。

阅读建议:

  • 当你深陷于国内的“内卷”、“躺赢”与“焦虑”时,透过这份报告不但可以“睁眼”看看外面的变化,更可以看到全球品牌人的挑战和焦虑,向往与行动。
  •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品牌人不但要看趋势背后的可能性,更应重启和激发,找到创新机会。
  • 部分意见领袖的思考亦值得一读,他们代表了这个时代一种勇于探索的精神。

2022年报告仅有英文版,2023年2024年中文版相对简洁,品牌猿连续3年借助翻译软件和重新整理(参见历年文章)。幸运的是,2025年报告发布至今亦无中文版,又可以在这里先睹为快!

全报告继续分为10个版块:「文化」、「科技与创新」、「旅游与度假」、「品牌和营销」、「食品和饮料」、「美妆」、「零售与商业」、「新奢生活」、「健康」、「创新」,100个关键词共10万字。

敬请慢享这100个令人兴奋的趋势!

第一篇 :文 化

「文化」版块包括10个关键词——01.「现实转移」02.「情绪优雅」03.「性感复兴」04.「工作度假村」05.「黑暗体验」06.「日本的软实力」07.「新约会范式」08.「真实运动」09.「另类生活」10.「超级预测者」。

01 现实转换:白日梦、妄想和乐观!

Z世代对不同“现实”的接受,不是一种逃避,而是在混乱世界中对希望的宣言!

2024年7月,Dazed杂志深入探讨了“现实转移”这一实践,即参与者试图通过意识转移进入他们期望的现实。这些转移者采用多种方法体验替代现实,这些现实可能是虚构的世界,如漫威宇宙或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也可能是他们想象中的理想生活。

2024年7月,Dazed杂志探讨了现实转移的实践,这是一种参与者试图将意识转移到期望的现实中的行为。转移者使用各种方法来体验替代现实,这些现实可能是虚构的世界,如漫威宇宙或哈利·波特的故事,或者是想象中的理想生活,

这一现象在2024年12月之前已在TikTok上引发了近4000万条相关帖子,并在Reddit上催生了多个热门子版块。尽管这听起来像是传统的白日梦,但其支持者认为,这更像是一种“显化”(manifestation)。

“显化”这一概念在2024年备受关注,甚至被剑桥词典选为年度词汇。词典指出,“让梦想成真”的理念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例如,流行歌手Ariana Grande将她的部分成功归功于“显化天赋”。2024年,媒体重新挖掘了她2011年的一条推文,其中她提到自己梦想在《魔法坏女巫》中扮演Glinda——如今这一梦想已成为现实。

全球范围内,对替代现实的渴望在Z世代中尤为显著。数据显示,67%的Z世代表示他们喜欢通过技术手段逃离到不同的现实中,而这一比例在所有年龄段中为58%。

此外,Z世代更热衷于参与角色扮演或现场动作角色扮演(51%相比41%的总人数)。这种现象在文化作品中也有所体现,例如A24电影《我看见电视在发光》中,青少年通过沉浸于虚构的电视世界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冲突。

对不同现实的迷恋甚至渗透到了创意领域。设计师们利用生成式AI工具不断拓展现实主义的边界。Adobe的《2025年创意趋势》报告将“奇幻前沿”趋势描述为“将非现实带入生活”,进一步印证了这一潮流的影响力。

是什么推动了一代人重新想象现实?

VML Intelligence与菲律宾马尼拉的心理测量学家和研究员Dani Reyes进行了交谈,她本人也是Z世代的成员。她的TedX演讲《Z世代的“delulu妄想”文化如何影响他们的现实》在YouTube上的观看次数已超过44.7万次。

这项研究揭示了Z世代如何将“妄想”一词从其临床定义中剥离,并将其重塑为一种希望的象征。

Reyes指出,她的这一代人拥有一种“坚定不移的乐观主义”,这种信念让他们相信“事情会变得更好,即使他们缺乏具体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她强调,这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妄想”或幻觉,而是一种应对现实的策略。

Z世代成长于经济、社会和政治充满挑战的时代。社交媒体让他们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而他们正努力将这些愿望变为现实。Reyes解释道:“人们只是想过上更好的生活——能够租房、享受生活、存钱、旅行,这些都是他们最基本的愿望。我认为这些愿望并不过分。”因此,Z世代的口号“delulu is the solulu”(妄想就是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这种“妄想”文化不仅是一种逃避,更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调适方式。它帮助Z世代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找到希望,并激励他们为实现理想生活而努力。

  • 《后真相商业》的作者肖恩认为,基于当下的世界现状,Z世代的选择是“一个完全合理且连贯的反应”。数据显示,73%的Z世代认为“事情的发展方向让现实世界越来越显得超现实”,这种感受进一步推动了他们对替代现实的追求。
  • 行为心理学家乔·海明斯补充道,像“显化”这样的实践“在自我认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因为它们不仅赋予个体一种轻微的部落归属感,还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与他人产生共鸣的平台。”这种集体行为不仅是一种心理调适,更是一种社会联结的方式。

接受“妄想”并非盲目,而是一种高度有意的行为:它既是一种乐观主义的表现,也是一种通过想象或显化来创造比现实更美好未来的途径。

尽管Z世代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VML的数据显示,他们是最乐观的一代,无论是对现在还是未来(详见报告第6页)。

Reyes本人也体现了这种典型的乐观主义。她说:“只要我们还在,我认为我们就有机会体验更好的事情。我相信我们很快会迎来某种系统性的变化。这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会不会的问题。”

在此,让我们为付航的“PASSION”、阎鹤祥的“平衡”以及赵晓卉的精彩PPT喝彩!他们的努力正是Z世代乐观精神与行动力的生动体现。

创新机会:

Z世代对“delulu”文化和现实转移的拥抱,本质上是关于乐观主义,而非逃避现实

品牌可以通过与他们一起并为他们创造更好的现实生活未来来提供帮助,并通过促进与同龄人的现实世界联系和社区来缓解他们的疏离感。

02 优雅情绪:温暖、丰富和平衡!

一种温暖、丰富且令人安心的情绪将成为2025年的主旋律!

色彩专家们纷纷推崇那些能唤起舒适、和谐与自然的低调色调,这些色调不仅为新性色潮流注入了活力,也为品牌和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灵感。

色彩大佬们的看法:

  • 2024年12月,Pantone宣布“摩卡慕斯”(Mocha Mousse)——一种浓郁的巧克力棕色——为2025年的年度颜色。Pantone色彩研究所的执行董事Leatrice Eiseman表示:“摩卡慕斯既精致又奢华,同时又不失经典。它重新定义了棕色,从谦逊和脚踏实地的象征,转变为充满抱负与奢华的表达。”这种颜色呼应了“安静奢华”和“日常放纵”的趋势,正如Eiseman所说,它“基于我们对日常乐趣的渴望”。(详见第214页“可负担的富裕”,了解日常放纵如何塑造身份认同。)
  • 大地色系以其和谐的色调成为2025年的热门选择,能够与各种颜色完美搭配。Loro Piana和Max Mara等奢侈品牌在2025年春夏系列中,选择了一系列优雅的中性色调,包括米色、棕褐色、灰色和棕色。这与以往大胆鲜艳的色彩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未来一年朴实无华、脚踏实地的基调。

涂料品牌的创新:

今年,Sherwin-Williams采取了与众不同的策略,推出了首个年度色彩胶囊系列,包含九种色调。从泥土色的“Grounded”到温暖的米白色“Sunbleached”,这些色彩根植于中性元素,既现代又平衡。

其他涂料品牌也纷纷选择了恢复性和温暖的色调来捕捉2025年的氛围:

  • 加利福尼亚州的Dunn-Edwards选择了“焦糖色”,一种土黄色的浅棕色。
  • C2油漆公司选择了“Raku乐”,一种深沉而精致的酒红色。C2色彩总监Philippa Radon表示,这种颜色是“平衡、舒适和永恒优雅的体现”。
  • Benjamin Moore则选择了“肉桂石板色”,一种光滑而现代的梅棕色,作为2025年的代表色。

创新机会:

2025年的情绪设定在丰富舒适的环境(想象一下放纵的咖啡或甜点)以及精致与自信(低调奢华的体现)之间。品牌可以抓住这一趋势,从最大化华丽和明亮大胆的色彩,转向温馨而谦逊的优雅体验。以下是一些创新方向:

  • 产品设计:将温暖、丰富的色调融入家居、时尚和生活方式产品中,营造舒适与奢华的氛围。
  • 空间体验:通过色彩搭配,打造令人安心的零售空间、办公环境或休闲场所,增强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 品牌叙事:以“日常奢华”和“平衡生活”为核心,讲述品牌故事,传递温暖与自信的价值观。
  • 跨界合作:与涂料品牌、时尚设计师或生活方式品牌合作,推出限量版产品或联名系列,吸引追求优雅与舒适的消费者。

总之,2025年的色彩趋势不仅是对视觉美学的重新定义,更是对情感需求的深刻回应。品牌可以通过拥抱这一趋势,为消费者创造更多温暖、丰富且平衡的体验。

03 性感复兴:性和浪漫以包容的视角强势回归

尽管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时尚芭莎》称为“不性感的时代”,但流行文化正在以一种大胆的方式重新定义性感。音乐、电影和小说都在升温,性与浪漫以一种更具包容性和多样化的视角回归大众视野。

流行文化的转变:

数据显示,尽管现代人的性生活频率有所下降,甚至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指出,Z世代对屏幕上的性内容兴趣寥寥,但经过十多年的克制,性感文化正在悄然复兴。

  •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迪士尼+和Hulu联合推出的八集改编剧《对手》,改编自Jilly Cooper在1980年代的热门畅销书。《大西洋月刊》将这部关于乡村社交精英的故事描述为“今年最愚蠢、最性感的剧集”,展现了性感文化的复苏。
  • 与此同时,浪漫和情色小说在TikTok上掀起热潮,标签如#spicybooktok、#smutok、#romantasy等吸引了大量用户。浪漫小说的印刷销量也大幅增长,仅在美国,2023年浪漫和情色类别的销售量达到3900万,几乎是2020年的两倍。
  • 字节跳动(TikTok的母公司)旗下的8th Note Press甚至宣布将于2025年2月开始出版印刷版浪漫小说。

性感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性感不仅限于文学和影视,它正在渗透到设计领域。中央圣马丁学院毕业生Kacper Motyka设计的“以性为中心的家具”专门用于“提升亲密体验”,展现了装饰领域的大胆变革。与此同时,像Fleur du Mal和Savage X by Fenty这样的品牌开始为男性设计蕾丝和天鹅绒内衣,打破了传统性别界限。

行为心理学家Jo Hemmings指出,浪漫的回归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形式。“这些幻想常常迎合理想化或夸大的亲密形式,”她说,“比如完美编排的邂逅或充满化学反应的关系,这些在现实世界中很少能实现。这可能指向未满足的情感需求,快速变化的世界的影响,以及对亲密关系的表达和体验的重新校准。”

包容性与多样化的视角
性感文化的复兴不仅仅是传统的回归,更是通过包容性的视角重新定义。新一代希望看到他们的性行为得到更广泛的表现,并通过不同于传统男性目光的视角来呈现。浪漫小说为来自不同背景的作者提供了更多空间,讲述非典型的浪漫关系故事。爱丁堡的“书迷书店”店主Caden Armstrong将其描述为“一个极其多样化的类型,突出了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声音和观点。”

创新机会:

性感文化的复兴为品牌提供了全新的机会,但这一次,它象征着赋权、逃避、自主和快乐。以下是一些创新方向:

  • 内容创作:通过影视、文学和音乐等媒介,讲述更具包容性和多样化的浪漫故事,满足不同群体的情感需求。
  • 产品设计:将性感元素融入时尚、家居和生活方式产品中,打破传统性别界限,创造更具包容性的设计。
  • 品牌叙事*:以赋权和自主为核心,传递性感文化的积极价值观,吸引追求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消费者。
  • 体验设计:通过沉浸式体验或互动活动,让消费者感受到浪漫与性感的魅力,同时提供情感共鸣的空间。

总之,性感文化的复兴不仅是对传统的回归,更是对多样性、包容性和个体表达的重新定义。品牌可以通过拥抱这一趋势,为消费者创造更多充满情感共鸣和个性化表达的体验。

04 工作度假村:健康圣地和社区中心

五星级办公室正在进一步升级,演变为健康圣地和目标驱动的社区中心。这种转变不仅重新定义了工作场所,还为员工提供了更全面的生活体验。

新泽西州的The Park坚信工作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 其使命是通过设计、社区驱动的项目和健康活动,提升生活和办公体验。2024年11月,The Park宣布了一项价值5亿美元的重新开发项目,旨在将其打造为一个主要的目的地社区。
  • 该综合体包括工作场所、活动空间、餐厅、公园、健身和社交俱乐部。然而,部分区域仅限会员使用,整个综合体贯穿着一种“独家俱乐部”的理念,优先考虑健康和人际连接。
  • 这种会员制模式与2024年8月《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相呼应,文章指出办公室正在经历“酒店化”趋势——通过提供更舒适、健康的环境,促进员工的幸福感,同时重新定义工作场所的意义。

加利福尼亚州的Springline:度假村风格的工作社区。

文章聚焦于加利福尼亚州门洛帕克市中心的Springline,这是一个专门为目的地设计的场所,包括两栋办公楼、一栋183单元的住宅楼、九家餐厅和户外空间。Springline于2023年9月开业,自称为“最酷的新社区”,提供了一个度假村风格的校园,人们可以在这里工作、社交和享受生活。借鉴豪华酒店的设计理念,Springline甚至拥有与酒店相匹配的标志性香味,管理方像经营度假村一样经营着这个街区,营造出独一无二的体验。

中国杭州:绿色健康的未来办公园区。

  • 在中国杭州,建筑公司NBBJ为一家大型浙江互联网公司完成了第四阶段的概念化设计。该园区旨在为员工和公众提供服务,创建了一个包括活动空间、餐厅、花店、邮局和绿地的社区。
  • NBBJ表示,客户希望打造一个“面向未来、绿色健康的办公园区”,为员工和访客提供“愉快的体验”,并设有“部门之间的连接空间”,同时“在办公和绿化之间建立对话”。

工作场所的未来:健康与社区的优先。

通过优先考虑人类健康和有目的的社区,工作场所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办公室概念,与工作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潜力相一致。根据VML Intelligence在2023年10月进行的研究(引用自《未来100:2024》),全球86%的人表示他们享受良好的工作生活平衡,93%的人认为企业应对员工的健康承担更多责任。

创新机会:

企业和开发商意识到,仅仅提供一个工作空间已经不够。作为回应,他们正在创造“办公室度假村”和充满活力的社区。

05 黑暗体验:恐怖、释放和噩梦沉浸式

在混乱的时代,流行文化正在挖掘更黑暗的一面。在政治动荡和气候恶化的背景下,人们通过寻求宣泄的黑暗故事和体验,在不适中找到安慰。

恐怖电影:反映社会焦虑的镜子。

  • 恐怖电影正在成为社会焦虑的反映。尽管恐怖片是一个永恒的类型,但电影数据研究员Stephen Follows指出,现在制作的恐怖电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涉及的国家也更广泛,推动了视角和子类型的多样化。
  • 这一趋势预计将在2025年继续,包括Ryan Coogler的惊悚片《罪人》(设定在美国南部的吉姆·克劳时代)、韩国Acemaker Movieworks的《血腥:恐怖故事》,以及Danny Boyle备受期待的僵尸续集《28年后》。此外,2025年还将推出一系列以恐怖为主题的游戏,例如波兰开发商Bloober Team的《克洛诺斯:新时代》,该游戏设定在一个未来的荒原。

恐怖作为一种应对机制,休闲恐惧是“焦虑的出口”!

恐怖不仅仅是黑暗时代的反映,它还是一种应对机制。行为心理学家Jo Hemmings解释说:“恐怖电影是一种非常安全的方式,可以面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以及‘未知’和‘社会崩溃’。”丹麦奥胡斯大学休闲恐惧实验室的行为科学家Coltan Scrivner也指出,休闲恐惧是“焦虑的出口”。在安全的空间和可控的环境中体验恐惧,可以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探索恐惧,从而产生一种掌控感。

通过这种方式,恐怖电影正在帮助人们应对当代的恐惧。在一个对女性赋权存在抵制的时代,像《物质》和《夜魔》这样的以女性为中心的肉体恐怖电影的兴起并非巧合。

自传体故事的兴起与文化规范的转变。

从Netflix的《小驯鹿》到单口喜剧演员Ed Byrne的独角戏《悲剧加时间》,自传体故事的兴起涉及个人创伤、虐待、成瘾和失落,指向了文化规范的转变和去污名化。人们更愿意讨论困难的话题,这为文化中这些经历的更真实和细腻的描绘创造了空间。Hemmings解释说:“用幽默来探索痛苦或困难问题可以为人们提供验证,并帮助他们获得理解。”

沉浸式黑暗体验:噩梦与超现实。

在纽约的Mercer Labs艺术与技术博物馆,一个名为“暗物质”的沉浸式艺术展览邀请游客进入他们最深的恐惧,通过高科技4D彩色渲染的鬼屋画廊探索噩梦、内心恶魔和超自然现象。艺术家兼联合创始人Roy Nachum表示,该展览“探讨了黑暗和人类心理以及噩梦、内心恶魔和超自然现象的不安领域的超现实和催眠主题。”

沉浸在这样的噩梦体验中是一种积极的减压或娱乐形式,就像观看恐怖电影一样,它在安全、受控的空间中释放肾上腺素。Hemmings解释说:“积极的减压是新的健康的减压方式。这就是你在观看恐怖电影或乘坐过山车时所经历的,你自愿让自己感到恐惧。”她认为,这可能为品牌提供了一种利用黑暗来吸引消费者的方式。

品牌与黑暗元素的结合。

对于品牌来说,恐怖元素提供了一种吸引年轻一代的方式。在2023年的一项研究中,VML发现,在英国、美国和中国,近一半的Z世代认为基于恐怖的娱乐体验具有治疗作用,而平均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这样认为。

例如,饼干品牌Nutter Butter通过倾向于恐怖元素在TikTok上走红;展示犯罪现场涂满花生酱的帖子让观众既感到恐惧又感到愉悦。

创新机会:

挖掘更黑暗面的体验为人们提供了处理复杂性、体验肾上腺素激增以及通过克服挑战获得掌控感的方式。品牌通常只在万圣节时倾向于黑暗元素,但利用积极的压力可能是一个全年都有机会的领域。以下是一些创新方向:

  • 沉浸式体验:打造以恐怖或黑暗为主题的沉浸式展览、活动或游戏,让消费者在安全的环境中释放压力。
  • 内容营销:通过恐怖故事、电影或游戏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传递品牌的独特个性。
  • 产品设计:将黑暗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例如限量版包装或主题产品,吸引追求刺激的消费者。
  • 社交媒体互动:利用TikTok、Instagram等平台,通过恐怖或幽默的内容与年轻一代互动,增强品牌吸引力。
  • 心理健康支持:结合恐怖元素的治疗作用,推出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活动或产品,帮助消费者应对焦虑和压力。

总之,黑暗体验不仅是一种娱乐形式,更是一种情感释放和心理调适的方式。品牌可以通过这一趋势,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独特而深刻的体验,同时传递积极的情感价值。

06 日本的软动力——文化与经济的双重崛起

日本的经济正在崛起,而其文化资本也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

摩根士丹利在2024年6月指出,日本经济“正在经历一场重大变革,通货紧缩已经结束,经济恢复稳定增长,企业也焕发出新的活力”。与此同时,日本的文化力量也在全球舞台上大放异彩。

文化输出的巅峰:从《幕府将军》到动漫热潮。

迪士尼/FX系列剧《幕府将军》在2024年艾美奖和创意艺术艾美奖上创造了历史,赢得了创纪录的18个奖项。该剧以17世纪的日本为背景,70%的对话使用日语,演员和工作人员汇聚了日本和好莱坞的创意精英,展现了日本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全球吸引力。

日本的内容出口价值,主要包括游戏、漫画、动漫和电影,达到了295亿美元,几乎与半导体相关出口相当,甚至相当于2024年所有游客在日本的预计消费总额。《日本时报》报道称,许多游客正是受到这些文化输出的启发而前往日本。2024年6月,日本政府宣布计划到2033年将其视频游戏、漫画和动漫的海外市场规模扩大四倍,达到20万亿日元(1300亿美元)。日本内阁办公室将这一软实力战略描述为“确保日本能够在全球舞台上保持其存在和影响力的极其有效的手段”。

动漫:Z世代的《老友记》。

动漫的全球吸引力正在不断扩大。2024年,Polygon将动漫称为“Z世代的《老友记》”,因为它“对现代观众产生了巨大影响,从他们的穿着到与周围人的互动方式。”为了满足这种日益增长的需求,品牌们正在利用其广泛的吸引力。例如,麦当劳通过其WcDonald’s活动深入动漫世界,成功吸引了大量粉丝。麦当劳美国首席营销和客户体验官Tariq Hassan表示:“动漫是当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很高兴多年来粉丝们一直邀请我们参与其中。”

奢侈时尚品牌路易威登也与日本当代艺术家村上隆合作,于2025年1月1日推出了一款充满欢乐与活力的系列。村上隆的作品将动漫与幻想结合,呈现出色彩斑斓、古怪且有时带有黑暗风格的时尚。这一新系列预计将与路易威登2022年与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的合作一样大胆,当时品牌门店被她的艺术美学所占据。

卡哇伊文化的全球影响。

日本的文化影响力不仅限于动漫和影视,其“卡哇伊”(可爱)文化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2024年春季,伦敦萨默塞特宫的“可爱”展览探讨了日本卡哇伊流行文化的全球崛起,以及其美学如何渗透到从时尚、艺术到包装商品和技术的方方面面。该展览与日本三丽鸥公司合作举办,以庆祝其Hello Kitty形象诞生50周年。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日本的旅游业也在蓬勃发展。根据Skift的数据,日本预计2024年将接待3500万游客,消费额将达到510亿美元(8万亿日元),超过2019年疫情前的3188万游客高峰。政府计划到2030年将游客数量增加到6000万,消费额超过960亿美元(15万亿日元)。大阪更是被列为2025年必游城市之一。

创新机会:

日本当前的文化热潮正将其定位为全球灵感的源泉,品牌们也纷纷搭乘“酷日本”的列车,融入这种被全球各代人广泛接受的文化潮流。

07 新约会模式:从滑动到面对面的真实连接

随着人们对约会APP的兴趣逐渐减弱,寻找新的方式来建立联系已成为一种趋势。传统的滑动匹配模式正在被更真实、更有意义的约会方式所取代。

约会APP的衰落:新鲜感消退。

在约会APP上滑动寻找完美匹配已不再像过去那样风靡一时。数据显示,只有22%愿意约会的人在过去12个月中使用过约会应用。CNN报道称,Tinder在美国的下载量从2014年的1380万次高峰下降到2023年的880万次。而在英国,Ofcom的报告显示,四大顶级约会应用——Tinder、Hinge、Bumble和Grindr——已经失去了数十万用户。2024年的分析表明,“对于年轻人,尤其是Z世代来说,约会应用的新鲜感正在逐渐消退。”

这一趋势在美国大学生中尤为明显。2023年的一项Axios/Generation Lab调查发现,79%的美国大学生和研究生根本不使用任何约会应用。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的大三学生梅兰妮·佩雷斯(Melanie Perez)表示:“我觉得约会应用毁了我这个年龄段很多人的约会体验,也摧毁了他们的自信心。我宁愿先见面并成为朋友,也不愿使用一个很可能以一夜情告终的应用。”

回归传统:通过共同兴趣建立联系。

约会APP中那种略显功利的方式正逐渐被更传统的约会习俗所取代。例如,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来寻找浪漫(参见社交爱好应用,第56页)。《纽约时报》报道的“约会文档”正在成为“科技行业工作者和居住在美国大城市的人”中的一种小众约会方式。这些长篇文档被描述为“更类似于报纸上的个人广告,而非任何基于算法驱动的滑动应用上的简介。”

面对面社交的复兴。
与此同时,现实生活中的约会方式正重新成为焦点。全球超过三分之一(35%)的人正在通过面对面的社交场合结识新朋友。在一些国家,这一比例甚至更高,巴西为45%,泰国为41%,南非为47%,显示出人们逐渐远离约会应用的趋势。

根据Eventbrite 2024年的一份报告,截至2024年4月,其在美国收集的数据显示,有37.6万人通过该网站预订并参加了约会和单身活动,全年对这类活动的搜索量超过150万次。这种倾向于面对面见面的趋势在中国也有所体现。《中国日报》报道称,Z世代正在通过飞盘、角色扮演游戏和手工艺等活动结识另一半。

创新约会方式:从亲密晚餐到多样化关系。
TimeLeft是一个面对面的亲密晚餐俱乐部,邀请陌生人放下智能手机,进行有意义的对话。该网站表示,它希望人们在没有期望的情况下向他人敞开心扉,“开始一段对话,点燃火花”。该俱乐部最初于2023年5月在伦敦推出,现已覆盖60多个国家和275个城市。

为了跟上这一趋势,约会APP也在同步发展,并拓宽了连接人们的方式,转向帮助用户建立各种类型的关系。例如,Grindr在其最新活动“Come Home With Us”中,强调了通过该应用建立的多种关系,从婚姻到三人关系,从浪漫情感到友谊。

众所周知,中国有一种玩法叫——搭子!

饭搭子、游戏搭子、八卦搭子、咖啡搭子、旅游搭子,遛狗搭子、吸猫撸狗搭子、健身搭子、户外搭子、运动搭子、午睡搭子,考研搭子、考公搭子、相亲搭子、减肥搭子、剧本杀搭子、看展搭子……,眼花缭乱,层出不穷。

这是在兴趣社交的扩容下,趣味相投之人结成最小单位的消费共同体,也可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独而不孤的,主动选择的社会关系消费。

创新机会:

年轻一代更倾向于通过面对面的活动建立联系,而对于年长一代来说,以多样化的方式建立浪漫或非浪漫的关系则更为重要。约会平台正在不断演变,以捕捉这些多层面的关系需求。以下是一些创新方向:

  • 线下活动平台:打造专注于面对面社交的活动平台,例如主题派对、兴趣小组或体验式约会活动。
  • 兴趣驱动匹配: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如运动、艺术、旅行等)帮助用户建立联系,而不仅仅是基于外貌或简介。
  • 多样化关系模式:开发支持多种关系类型(如友谊、开放式关系、三人关系等)的约会平台,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 深度对话体验:设计促进深度交流的约会形式,例如亲密晚餐、对话工作坊或沉浸式体验活动。
  • 文化融合:结合不同地区的文化习俗,推出本地化的约会解决方案,例如中国的“相亲角”或日本的“合コン”(联谊会)。

总之,新约会模式的核心在于回归真实、有意义的连接。品牌和平台可以通过创新方式,帮助用户在更自然、更舒适的环境中建立关系,同时满足他们对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08 真实运动:回归真实,反击数字疲劳

在数字世界日益疯狂的节奏中,“真实运动”正成为一种反击力量,帮助人们重新找回生活的平衡与意义。

数字疲劳与对真实互动的渴望。

  • 伦敦哈利疗法的心理治疗师斯特凡·沃尔特斯(Stefan Walters)指出:“我们中的许多人因为长时间面对屏幕而感到精疲力竭。我们对Zoom会议、电子邮件和WhatsApp消息感到厌倦,渴望面对面的交流和自然的接触。”
  • 他进一步解释说,面对面互动对大脑和神经系统有益,因为它能激发一种更为专注的“流动状态”,注意力集中在“存在”上,而不是持续的交感神经兴奋和“行动”状态。这种状态让我们的皮层下处理大脑保持平静和专注,同时为新皮层思考和行动大脑提供急需的休息。

全球情绪: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沃尔特斯的观察与全球情绪不谋而合:84%的人认为,由于技术的增加,人们的存在感降低了,而88%的人希望生活有时可以更简单。模拟活动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有意义的联系”的机会,还创造了一种舒适感和怀旧感。沃尔特斯说:“作为婴儿,我们都是从玩物体开始的,而不是看屏幕。回归这些活动有一种非常原始和吸引人的东西。”

年轻一代的“卢德模式”趋势。
正如《The Future 100: 2024》中提到的“卢德模式趋势”,年轻一代正被实体形式和活动所吸引。《财富》杂志认为,这代表了“25岁以下人群的一种身份主张、创新和差异化行为。这也是对无形数字世界的一种反抗,是对24/7社交媒体循环带来的巨大噪音的一种喘息呼声。”

“真实运动”的影响:从旅行到社交。

这种趋势正在改变人们的旅行方式。BBC的一篇文章指出,城市速写(urban sketching)正在兴起——旅行者会花很长时间停下来绘制某个特定目的地。Urban Sketchers是一个非营利组织,通过组织聚会和旅行来促进现场绘画,并连接志同道合的人。

总部位于荷兰的Offline Club邀请人们在活动期间上交手机,以数字断联的方式促进放松和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联系。Offline Club的座右铭是“用屏幕时间换取真实时间”。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从充满自然漫步和瑜伽的周末度假,到在教堂里玩桌游和写日记。该俱乐部于2022年成立,希望将其覆盖范围从7个城市扩展到14个城市。读书俱乐部也被重新构想为社交活动。在纽约,Reading Rhythms被描述为“一种无与伦比的阅读体验:每晚一小时的阅读,背景是环境现场音乐和精心策划的场地。”

“真实运动”趋势的全球蔓延。

这种模拟趋势在中国也有所体现。据《中国日报》2024年10月报道,中国年轻人正在转向副业,如制作陶瓷、提供从唱歌课程到自由写作的各种服务,这些追求提供了“丰富的体验和增强的个人满足感”。在英国,陶艺的受欢迎程度也有所上升,正如电视网络ITV所报道的那样。Social Pottery是英国的一个陶艺工作室网络,在伦敦有三个地点,在米尔顿凯恩斯有两个地点,提供以社交为重点的陶艺派对和课程。

根据BBC的报道,针绣有一大批名人粉丝,包括泰勒·斯威夫特、朱莉娅·罗伯茨和艾米·亚当斯。英国皇家刺绣学校的首席执行官苏珊·凯-威廉姆斯告诉BBC,她认为刺绣的流行源于COVID-19封锁:“刺绣整体上出现了复兴,而针绣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因为画布上的孔可以帮助你。此外,针绣的重复性有一种非常冥想的感觉。”

创新机会:

越来越多的人被沉浸于“真实运动”所带来的心流状态所吸引。在全球范围内观察,能够参与有目的的实体活动被视为一种理想且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以下是一些创新方向:

  • 线下体验设计:打造沉浸式的模拟活动,例如手工艺工作坊、城市速写旅行或陶艺课程,帮助人们从数字世界中抽离。
  • 数字断联服务:推出类似Offline Club的服务,鼓励人们在特定时间段内远离屏幕,专注于面对面互动。
  • 怀旧与复古体验:通过复古游戏、传统手工艺或经典阅读活动,唤起人们的怀旧情感,提供心理上的舒适感。
  • 社交与兴趣结合:将社交活动与兴趣结合,例如读书俱乐部、刺绣小组或陶艺派对,促进有意义的连接。
  • 心理健康支持:结合模拟活动的冥想和放松特性,推出与心理健康相关的体验,帮助人们缓解压力。

总之,“真实运动”的兴起不仅是对数字疲劳的反击,更是对真实、有意义生活的追求。品牌可以通过设计沉浸式、互动性强的模拟活动,帮助人们重新找回生活的平衡与乐趣。

09 另类生活:新女性新生活

“另类生活”正在重新定义当今女性的意义。

长期以来,母性被视为女性身份的核心,然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和非二元性别者正在重新定义充实生活的构建方式。通过选择“另类生活”——不生育或脱离传统的核心家庭——他们展现了优先事项的演变、社会的变迁以及对过时期望的有意识拒绝。

富裕国家出生率的下降印证了这一文化转变。虽然部分女性可能因环境原因无法生育,但相当一部分人正积极选择不生育的生活方式。美国的学术研究表明,这可能占女性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

VML的数据显示,不生育的选择已得到广泛认可:85%的人认为,选择不生孩子应作为一种生活选择受到尊重。然而,社会污名依然存在,根源在于将女性的价值与其生育角色挂钩,并因未能实现这一角色而感到羞耻。

《没有孩子的女性》一书的作者鲁比·沃林顿(Ruby Warrington)向VML Intelligence解释道:“尽管替代家庭结构正变得越来越普遍,但这引发了保守派的反弹。”例如,在俄罗斯,一项拟议的法律将禁止“宣传”支持不生育的生活方式,以此作为提高国家出生率的手段。而“无子女的猫女士”也成为去年美国选举中的政治话题。沃林顿认为,挑战这些规范至关重要,它们为更多样化和包容性的家庭结构铺平了道路。

在社交媒体上,许多内容创作者正在将不生育的生活方式重新定义为一种积极的选择。

澳大利亚的Madalin Giorgetta、加拿大的Dominique Baker、新西兰的Danni Duncan和美国的Abigail Porter等创作者,正迅速吸引一群渴望被代表的女性观众。

“另类生活”运动不仅仅是拒绝母性,它还关乎拥抱其他方式来建立有意义的联系和支持网络。女性在深厚的友谊、选择的家庭和柏拉图式伙伴关系中找到满足感。离婚者Jenny Hensley在TikTok上走红的视频展示了她与大家庭和朋友共同生活的安排,正是这一趋势的例证。她的故事引起了数百万人的共鸣,突显了对超越传统核心家庭的社区和联系的渴望。

柏拉图式育儿也引起了关注。

人们——无论是异性、同性还是朋友群体——有意识地决定在传统家庭结构之外共同生育或抚养孩子。Modamily是一款允许用户与精子或卵子捐赠者或潜在的共同育儿伙伴联系的应用程序,其标语是“家庭的新方式”。

在这个83%的女性认为单身且没有传统家庭生活是可以接受的时代,80%的人认为亲密朋友可以像血缘亲属一样履行家庭角色,这表明了对关系的现代态度。“另类生活”的兴起代表了女性如何定义自己和构建生活的强大转变。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拥抱“另类生活”,她们不仅在重新定义家庭,也在重塑社会本身。

创新机会:

根据全球68%的女性表示,“我购买的品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和我的身份。”品牌必须适应并反映女性生活的多样性,认可并庆祝她们的选择。营销、产品开发和服务提供需要超越核心家庭模式,拥抱“另类生活”的包容性。

10 超级预测者

预测未来是一门精心设计的业务,而在这方面,人类仍然领先于人工智能。

从全球冲突、选举结果到股票价格和经济波动,超级预测者处于变革的前沿。超级预测者是指那些在准确预测方面有着卓越记录的人,他们为个人、企业和政府提供关于未来机遇和挑战的宝贵建议。

预测是“对不确定的未来进行概率性思考”。

超级预测机构Good Judgment的首席执行官沃伦·哈奇(Warren Hatch)向VML Intelligence解释道,预测是“对不确定的未来进行概率性思考”。在科学和数据的驱动下,“超级预测者的角色可以归结为两件事:提供尽可能准确的数字预测,并为该数字提供背景,以便我们能够理解驱动因素、未来的风险以及需要跟踪的关键因素。”

《经济学人》对Good Judgment的2024年预测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其得分为8分中的4.5分。一些准确的预测包括英国选举结果、中国与四方联盟国家之间没有发生冲突,以及乌克兰-俄罗斯战争的持续。尽管超级预测者的预测并非全部准确,但他们的整体表现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预测性AI会超越超级预测者吗?

人工智能(AI)可能成为这一领域的挑战者,因为它也可以通过预测性AI进行预测。通过结合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未来可以通过模式识别、趋势分析和异常值检测来“生成”。而且,AI的能力正在不断提升——2024年夏季,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IF-COMP的新方法,声称可以改进机器学习模型中的不确定性估计。

预测性AI会超越超级预测者吗?“也许吧——这本身就是一个预测,”哈奇沉思道。“但到目前为止的数据非常明确:菲利普·泰特洛克教授和他的同事们测试了许多这些模型,结果它们都表现不如人类超级预测者。”尽管如此,哈奇认为,从长远来看,这不会是“人类对机器”的竞争,而是“人类和机器的混合体,我们看到了更快获得最佳预测的最大希望。”

新未来:人机混合模式。

将这种混合体变为现实的是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公司Third Round Analytics Capital(TRAC),该公司专注于预测下一个独角兽企业。通过结合机器学习和超级预测者的能力,TRAC表示其“成立是为了为创始人提供更高效的融资流程,使投资能够快速且无麻烦地进行。”该公司于2020年正式成立,此后声称已在各个科技领域进行了100多项投资。

创新机会:

预测业务对每个人都有益,它最终关乎规划。哈奇认为,大多数企业都有未开发的潜力:“超级预测者无处不在,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仍然是未被发现的宝石。所有组织都应该识别和培养自己的才能,并从他们的团队中获得最好的智慧。”

【未完待续】

英文完整报告,可至Wunderman Thompson官网下载查看!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品牌猿】,微信公众号:【品牌猿创】,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VML Intelligence伟门智威《未来趋势100》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棒!这篇写的很通俗易懂

  2. 运营要学会灵活变通很重要

  3. 作者的观点很独特

  4. 顶! :cry:

  5. 很深刻,感谢作者分享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02月06日 更多
1956年《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发布
加入圈子
全栈运营交流群
加入
抖音运营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运营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