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的老命,又一次反转

公众号,这个曾被视为品牌必备的“双微”阵地之一,在短视频和小红书等新兴平台的冲击下,似乎逐渐沦为“边角料”。然而,近期微信的一系列重大改版,让公众号的命运再次迎来反转。从降低创作者门槛到优化流量分发机制,公众号正在重新找回自己的价值。本文将深入剖析微信改版背后的逻辑,探讨公众号如何在新的流量格局中重新崛起,以及它对未来内容创作和商业变现的深远影响。
微信重大改版公众号的命运,迎来新的反转
公众号作为“古典自媒体”,从 2012 年到现在,已经存活了 13 年,对于自媒体的时差而言,跟 13 个世纪差不多。
从品牌必备的“双微”阵地,到现在短视频时代的“边角料”,公众号差一点点就被挤下悬崖,死在黑坑里。
然而,这一次公众号这把老命,迎来了命运的反转。
01 公众号不是弃子 新流量的红利释放
最近,微信开始灰度测试个人微信号直接注册公众号、发表文章,不需要在电脑或者订阅号助手app发文章了。
以后,写公众号就像发朋友圈一样简单,极大降低了创作者的门槛。
第二个重大更新,微信最新iOS8.0.58版本,朋友圈转发公号文章,可以直接在下面显示公众号名字。
点开就进账号主页,对于公众号涨粉有重大利好。
个微直接注册、发文,“随时随地搞创作”,对于传统公众号文章的影响,我持保守态度。
写不出好文章,是因为用电脑不方便么?显然不是。
但是它极大利好了“小绿书”,就是模仿小红书,可以随手发图片+文字,获得“短内容”的流量。
小绿书目前不实名、不审核原创、不限制发布次数、给到公域流量,而且可以直接挂车带货。
经常有零粉丝账号跑出10 万+,大家可以想想这意味着多大的红利。
另外,朋友圈转发也给到了小绿书非常大的版位,精美好看。
这一切的安排并非偶然,也许是微信加快抢夺小红书流量的一个重大信号。
之前徘徊不前的小绿书,也许会迎来重大转机。
02 打开了公域的池子 从订阅制到信息流
实际上,公众号在 2023 年左右,就打开了部分的公域池子。
也就是除了你关注订阅的推送,开始像短视频一样,给相同标签的用户进行推送。推送机制也不会再以发送的时间作为推送的顺序,而是改变了推送的逻辑:
1、第一权重:常读用户或者叫“追更用户”。
也就是你不管什么时间打开公众号,都会刷到这个好的最新文章。
这个逻辑是对的,追更率才是用户与账号耦合度最高的指标。
我的视频号能做起来,也是因为完全吃透了这个逻辑,每条保持在 3000-2 万的转发量。
2、然后是星标用户、高互动率用户。
转发、红心赞、评论,都会被优先推送,另外“划线率”其实很重要。划线,证明用户真的在很认真这篇文章,重度读者应该优先被推送。
3、公域流量,对应用户最近感兴趣的话题来推荐。
如果你最近一直在看私域话题,那么大概率会刷到大鱼的文章,这就是兴趣标签。另外,为什么文章会被公域推荐?跟视频号一样,“原生数据”跑得好。
什么是原生数据?
- 平均停留时长(1分钟以上,越长越好)
- 完读率(一般要超过 30%)
- 阅读后关注(这个目前数据不明显)
- 曝光转化打开率(标题与封面是否吸引用户打开)
其实就是你的内容是否吸引人。
比如曝光转化率,说明标题党与封面党仍旧可以获得流量,但是如果前三个指标不好,仍旧会被限制推流。
最好推流算法应该是,第一波推流 50% 订阅私域,50% 标签公域,再按照数据指标推第二波流量。
这样既能兼顾账号的养成,也能有效破圈。
「大鱼知道」几乎所有文章都有公域推荐,在后台数据统计50%以上流量来自公域推荐。
现在订阅+公域分发,也让我的文章有不少10w+,5w+,优质内容破圈,新账号仍旧能做起来。
公众号“优质内容”,也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分野:
1、深度干货。
尤其是垂直行业的内容:商业、母婴、情感、科技……,有见解有行业沉淀的可以通过转发等,引发公域推流,形成极强的账号粘性。
这类账号一般都会引导私域,进行变现,“大鱼知道”这个账号算是一个典型。
2、新闻短讯。
这类内容最重要的是快速,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仍旧可以获得超级流量。其他的内容,如娱乐、视频、漫画等,基本都被短视、小红书笔记频取代,已经退出公众号舞台。
路子对了,公众号仍旧可以获得超级流量。
03 频繁改动背后 是怎样一盘大棋?
这两年,微信在内容侧做了非常多的修改。
公众号、视频号非常频繁的修改流量的逻辑,让很多人找不着北。它到底是瞎胡闹,还是下一盘大棋?
1、公众号与服务费彻底分离。
服务号改为电商红,logo也改成购物袋+文档,服务号彻底变成电商服务工具箱。服务号专注商业服务,而公众号继续做好内容创作。
2、微信目前三大内容载体:
- 公众号(长内容,文章)
- 视频号(短视频+直播)
- 小绿书(图片+文字,有独立版面+独立表达形式)
(听一听,目前还不是主流,暂时不算)
这三个载体,都在频繁改流量逻辑与算法,但是他们改的方向基本一致:
私域社交推荐+公域兴趣推荐
也就是微信梳理清楚了内容侧的玩法,社交裂变+兴趣推荐,然后优质内容都可以破圈。
从而让微信从创作者的收益,到用户的体验都有更大的提升。
内容创作者,如果没有变现能力那一定就会断更或者出逃,那创作者收益怎么提升?用户的服务如何提升?
“微信小店全域带货”成为一切变现的基石。
以三大内容载体作为流量阵地,
以微信小店为交易阵地,完成变现的闭环。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张清晰的脑图:
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公众号、视频号、小绿书进行低门槛的内容创作,从私域与公域获得流量。
然后,在内容里加入微信小店,挂车带货进行变现。
所以,“全域带货”并非只是概念:
- 从谁来带货(人人都能带货)
- 到流量怎么来(低门槛三大内容形式)
- 再到如何变现(打通微信小店的所有卡点)
你放在一个大的框架里看,也许微信所有改版的动作,你都能理清楚了。
另外在付费流量侧,其实也打通了全域:短视频、直播间、公众号、微信小店都可以通过腾讯广告的ADQ进行投流。
至此,电商的基础要素齐备,微信小店逐步开放全类目,私域流量,公域流量、付费流量全部打通。
微信电商,
或者说微信的商业化,大幕拉开了。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大鱼知道】,微信公众号:【大鱼知道】,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文章的结构也很清晰,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
转发朋友圈炸一下
作者的观察力和洞察力非常强,文章的论点和论据都很有力,让人信服。
运营要学会灵活变通很重要
看完这篇文章,我对这个话题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作者的分析很有逻辑,很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