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从中老年人的市场出发,从潜在消费人群和用户消费基础,以及一些具体的生活案例,客观分析了中老年市场的优势。推荐想了解中老年市场情况和做营销的童鞋们阅读。
一直呼吁大家关注中老人的市场,尤其是在抖音、快手、视频号、微信私域的新渠道。
一、潜在消费人群巨大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
假如把50岁以上的人加上,肯定就超过3亿了,这么大的人口消费市场,机会十足。
二、用户消费基础好
最为重要的一点是,随着电商、内容等互联网平台的深度普及,50-65岁之间的核心消费人群,对于手机的操作是无障碍的。
其一很多人早有了微信、支付宝,都可以随时进行支付。
其二对于产品下单的支付,有被拼多多、淘宝等教育过、体验过。
其三对于添加微信、进群、私聊、关注账号、发朋友圈等等,都有一些经验。
大家要关注我说的第三点,这里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一会我会分享一个案例告诉各位。
三、关于我妈妈的四个生活案例
我妈妈50多岁,作为外公家的长女,小学还未毕业就在家务农了。
因为本身就来自农村,在我来杭州以前,几十年都在农村。
所以对于互联网等许多东西都不是很理解,最近有四个生活细节让我感触颇深。
1、大额红包、免单
我妈在手机上看的娱乐软件主要就是视频号、快手、抖音、西瓜还有华为手机自带的视频app。
经常有一些视频广告,会告诉他们发现金红包了,免单了、4.9元包邮了,赶紧领取。
而且都是一些年纪相仿的老年人拍摄的广告视频,我妈偶尔就会问我这是不是真的,在哪里领取?
我相信有一部分老年人的反应和我妈妈是一样的。
2、一些便宜有便捷设计的产品
我妈最近在视频号看到三个产品,属于被种草那种。
一款是一个穿针引线的小工具,特别适合他们这种视力有点弱化的人。
一款是一个交叉式的小背包,平常带小朋友或者自己散步的适合,比较方便放一些小东西。
还有一款是服饰,对于她来说,觉得款式很好,颜色很多,价格很便宜。
3、他们喜欢简单粗暴的内容
我有时候很好奇我妈妈经常在刷什么内容,和我们相比,他们看的视频质量算是相当粗糙了。
比如许多视频和文案完全是不相关的,就是粗暴剪辑。
包括许多歌曲和画面也是拼凑的,但是他们不在乎这些。
而且我发现他们特别喜欢听一些很土的歌曲、看一些家长里短、类似明间八卦的内容。
这些内容不需要他们动脑子,但又能激发起他们的一些情绪和共鸣,和画质粗糙没啥关系。
而许多内容的点赞量不是几百几千,而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对于这样的作者来说,可能一条视频就能赚到几千元的流量补贴。
我知道一个团队,手上有50多个这样的账号,专门搞这类剪辑,这几年也赚了近千万的流量补贴了。
4、他们经常看视频号
仅从我个人而言,现在打开视频号的次数是极低的。
但是我妈妈平常还是经常打开视频号,整体来说,她在视频号上看到的内容和其他平台无异。
而且视频号上的产品销售内容也很多,也能引起他们的消费欲望。
我之所以分享我妈妈的这个生活案例,核心是想告诉各位两点:
其一,读懂老年人的需求,制作他们喜欢的内容,也是一个绝大的内容消费市场。
很早之前,我就和大家说过,有一个专门教中老年人跳广场舞的账号,粉丝几百万,一年变现也很多。
其二,他们无论是退休在家还是在家带娃,依然有他们产品消费的需求。
许多对于年轻人来说看不上的产品,在他们这里都有市场。
而且有时候消费的还不是他们,还是我们帮忙买的,因为没有多少钱。
四、添加微信,也是可以下单的
刚在第二节中,分享了一点,那就是许多中老年人是知道怎么加微信、扫码入群之类的。
一个朋友和村长说,有一个团队在视频号做养生类、百货工具类相关的产品。
通过视频,介绍、评论区引导私信以及公众号文章链接,把潜在的用户引导到个人微信或者微信群。
然后通过微信私聊做成交,一年也有大几百万的利润。
许多中老年人都是微信语音咨询,咨询完直接给地址并转账的。
在很多人眼里,也许觉得这个很不可思议,或者觉得效率很低。
但是各位想一想,电视购物,打电话预定都有人去抢购。
何况加个微信,转账付款呢?
而且现在50岁左右的人,不就是以前电视购物那一批的忠实客户嘛?
今天的分享,就是希望大家不要仅停留在年轻人的消费市场里内卷,虽然他们的确少消费的中流砥柱。
大家看看现在不管是快手、抖音、淘宝所有主流平台的直播带货一哥一姐,都在卖年轻人的产品。
与其和他们拼杀,不如看看中老年私域、直播、短视频领域的消费蓝海。
作者:【十里村】
来源:微信公众号“十里村”
本文由 @十里村 授权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我:“老板这衣服多少钱?” 老板:“200,要吗?” 我:“300卖吗?” 老板先是楞了下:“卖,怎么不卖。” 我:“那你就卖300吧,反正我又不买。” ,,,,,,[马]的不说了,护士姐姐叫我换药了。#
核心利益共情。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运营针对的是群体,所以每个群体一定有共同的核心利益点,找到这个点去共情延伸的情绪,会帮助在工作中实操的效率性。
要是作者能去讲课,我一定第一时间买买买
思路清晰
道理懂的不少,做的却不好。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压根就没有听懂和理解对这个道理,以及没有花时间和功夫去验证道理。很多道理都需要验证几次几十次才能成为真理。感谢作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