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切片玩不转了?
借顶流网红IP为东风的直播切片变得越来越难做了?这是为何?本篇文章作者以此展开话题,分析通过顶流网红的IP授权进行二次创作的短视频UP主能从其中获取的利润以及直播切片难做的原因。一起来看看吧。
经常刷短视频的你,相信对于这样的画面并不陌生:从诸如顶流网红“某杨哥”的直播带货回放当中,筛选出大量的精彩瞬间,然后剪辑成精选内容,并将片段发布在自己的短视频账号上。
你可能会以为,类似的UP主,不过是顶流网红的忠实拥趸罢了,但事实上,这是一门名为“直播切片”的赚钱生意。所谓“直播切片”指的是短视频UP主通过获取顶流网红的IP授权,筛选、剪辑直播内容的精选片段,并上传至自己拥有的账号上,并进行引流。整个操作流程与影视剧“二创”异曲同工。
只需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剪辑、发布精选内容的用户账号并不只是顶流网红的忠实拥趸那么简单。发布片段的同时,UP主也会在“小黄车”(橱窗)挂上与顶流直播间相同的商品链接,只为赚取佣金收入。然而最近,有不少“直播切片”UP主反映,这个看似简单、借顶流IP“大船”出海的创作项目,变得越来越难赚钱。自己花了大量时间、精力剪辑的“切片”内容,播放量少得可怜,更别提商品销量了。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小UP主能分顶流一杯羹?
“直播切片也算是个(顶流主播、小UP主以及供应链)三赢的项目。 ”
广州一家MCN的负责人歆慧透露,最早发起“直播切片”授权合作模式的是业内一位粉丝量破亿的顶流主播,当时的玩法也很有创新意识:
- 首先是强调真实感。与以往电商主播通过雇佣大量“水军”为直播造势,经常被举报、抓包不同,通过授权“直播切片”所吸引到的流量,可以说是完全真实。
- 其次即便是顶流电商主播,也不可能全天候24小时做直播。因此,将直播回放版权、肖像权授权给小UP主们,通过短视频“二创”类似的形式广铺顶流主播的内容节选,从而实现“全天候”引流。
- 所以在不少业内人士眼里,顶流主播授权小UP主们“直播切片”输出内容,可以称得上是相当高明的引流手段。千千万万小UP主剪辑的“直播切片”就像顶流主播的“分身”一样,持续不断卖货。
而这,恰恰也是与顶流主播合作的企业、背后的供应链乐于见到的。
“小UP主会在发布切片时,会根据短视频内容挂上主播直播间相同的商品链接,而普通用户通过链接购买商品时,顶流主播自然也能得到佣金,既赚流量,也赚了钱。像之前某位健身主播、科普主播,也都靠着大量直播切片内容,二次翻红。 ”
可见,授权内容给小UP主,进行二次创作、短视频分发,的确能给顶流主播的直播间引流,同时实现不间断创收。但对于小UP主而言,剪辑顶流主播的内容,到底有什么好处?
歆慧表示,小UP主花心思剪辑、发布顶流主播的精彩瞬间,并不是“为他人做嫁衣”那么简单。要知道,在泛娱乐行业竞争如此激烈、短视频赛道头部效应不断加剧的今天,小UP主想靠一己之力脱颖而出,成为大网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很多小UP主都清楚这一事实,与其跟行业大趋势、命运较劲,不如赚钱实在。”她说,随着越来越多的顶流主播跟风,推出了“直播切片”授权,不少小UP主也从中看到了赚钱的机会。
即通过“直播切片”授权,利用顶流主播的形象、影响力,在发布的短视频中上架相应商品链接,赚取销售佣金。由于发布内容剪辑自直播回放,自然会有观众冲着顶流主播这一大IP,购买链接商品。
当然,观众通过链接购买商品,顶流主播赚取的佣金,也需要跟小UP主分成。据歆慧透露,目前行业内“直播切片”的分成比例,既有“三七开”(即主播七、小UP主三),也有“五五开” 。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某位顶流主播每月通过“直播切片”获得的收入,高达1600万。其中,就有600万分给了下游的合作UP主。更有UP主透露,早在项目诞生早期,即去年下半年,他每个月都能通过“直播切片”赚取几万元佣金分成。
可见,部分顶流主播发起的“直播切片”项目,成为了不少自知成名无望的小UP主,实现 “日进斗金”、分顶流主播一杯羹的途径。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小UP主做起了“直播切片”, 这一行当还一如既往地赚钱吗?
二、“直播切片”为何做不动了?
“现在直播切片特别难做,风口只有大半年就过了。 ”
Lok是一名兼职的美食短视频UP主,由于原创内容流量少,深感“出道”无望的她,便于去年底,转战“直播切片”领域,并取得了一家MCN旗下某位头部主播的内容以及商品链接的授权。
她表示,早在“直播切片”模式诞生之初,由于头部主播影响力大,且入行的小UP 主不多,的确是挺赚钱的。那时稍微积极一点儿的UP主,发几则头部主播的直播剪辑视频,也能轻松月入三、四千元,勤奋一点的每月甚至能月入六位数。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UP主转战直播切片,只要会剪辑就能做,门槛也很低。”Lok更是透露,有不少中小MCN在看到“直播切片”的“钱力”之后,也都跟风入局,“拿到大 IP 授权后,招一批应届毕业生,剪大量的回放短视频卖货。”
的确,在招聘平台上搜索“直播切片”一词,仍能找到部分MCN之前招聘剪辑人员的信息,其中一家位于三线城市的机构,甚至开出2000~3000元的高底薪,而且销售提成、绩效奖励等福利待遇也并不低。
但也是因为大量小UP主、中小MCN机构涌入“直播切片”领域,让这个原本低调且多金的项目,变得不那么容易赚钱了。Lok表示,首先是随着入行的UP主增多导致“切片”的内容同质化严重。
毕竟,顶流主播就那么几位,授权素材十分有限,大量小UP主剪辑来剪辑去,很有可能是类似的内容。久而久之,短视频平台自然也不会给同质化的内容倾斜流量,甚至还有封号的可能性。
“之前随便剪个大V直播的短视频,播放量都有几万,现在一天剪个十几二十个,加起来播放量都没有破百,很多都只有个位数。没有流量怎么会有用户点击商品链接,佣金分成也无从说起。”
除此之外,Lok还透露,部分顶流主播在利用“直播切片”授权、激活大量UP主为其分发内容、引流、赚足大量佣金之后,也开始“过河拆桥”收紧、收回相关内容授权。其中,就包括了最早推出该合作模式、拥有上亿粉丝的某位主播。
“大家剪视频,给顶流主播引流完了,现在觉得小UP主内容Low了,要停了。”谈及部分主播退出、取消“直播切片”授权的行为,Lok仍旧觉得十分气愤。她坦言,有个别头部主播甚至在收回授权之后,开始着手举报曾经合作过的小UP主。
大量小UP主在IP授权被收回之后,跟着IP走的流量,自然也不会在小UP主创建的账号上有过多留存。显而易见的是,这个看似“三赢”、低调且多金的项目,最终的赢家只有顶流的主播。
然而,还有一部分小UP主,似乎不想就此善罢甘休。
三、切片“引流人”转型卖铲子
实际上,现在只要在网上搜索“直播切片”一词,映入眼帘的已经是大量相关的培训课程:
- “直播切片详细教程,教你如何月入六位数”
- “短视频创业风口,直播切片公开课”
- “0基础教你直播切片”
- ……
短视频“直播切片”模式,其实诞生至今仅半年有余。不少有“直播切片”经验的UP主也表示,除了行内人,绝大部分人对于“直播切片”一词也都十分陌生,之所以突然成为了所谓的创业风口,形形色色的培训课功不可没。
“直播切片真正赚钱的时期,大概只有两、三个月,现在水少鱼多也不赚钱了。”曾在去年底短暂从事过“直播切片”的小UP主“慕思”表示,如今已有不少的同行,都意识到自己没日没夜、辛辛苦苦剪辑的短视频,成了顶流主播引流卖货的工具。
尽管“直播切片”已然成为一片竞争激烈的“红海”,但有不少没赚够钱的UP主,尤其是MCN机构,不愿这么轻易罢休,试图在“红海”当中继续掘金,而“卖铲子”搞培训,成了最后敛一波财的最佳方式。
“恰恰是直播切片项目冷门、低调,很多人至今都不知道直播切片项目的存在。”于是乎,在部分顶流主播“利用”完小UP主、逐步收回二次创作授权之际,“直播切片”也被小UP主、中小MCN机构包装成所谓新的创业风口。
慕思表示,尽管各行各业都有“卖铲人”存在,但由于“直播切片”流行的风口极短,业内“卖铲人”暂时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课程,所谓技巧以及攻略,也都是四处攒的,俨然一副“再割一轮韭菜”就跑的姿态。
“最早期的确有媒体报道过,直播切片月入六位数,所以课程还是很吸引人的。”她透露,目前不少兜售“直播切片”课程的UP主、MCN机构,几页文字的所谓技巧,就敢卖到上百元,甚至是几百元,内容也无非是些剪辑知识、获取授权的流程罢了。
而深知“直播切片”现状的“卖铲人”自然不会告诉学员,如今的项目已不赚钱。待学员“出师”后才会恍然大悟,发现这个短暂的风口已逝去,然而却也为时已晚了,“这时,不甘心的学会又会卖课,打算收回损失,成为下一个‘卖铲人’。 ”
据相关知情人士透露,随着“出师”的学员越来越多,不甘成为“韭菜链”底端的小白UP主正拼命卖着所谓课程,如今在二手电商平台上,一套“直播切片”的资料教程仅需9.9元,即可买到。
结语
所谓“直播切片”项目创业的主动权,一开始就没有掌握在小UP主手里,刚入局的玩家最终沦为被用完即弃的“工具人”或早就注定。至于被“忽悠”入行的新手,或许只能用“学会剪辑多一技傍身”这样的理由安慰自己了。
作者:神乐
来源:微信公众号“懂懂笔记(ID:dongdong_note)”
本文由@懂懂笔记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公司新来了一位同事姓康,平时不太爱说话。一美女同事就逗他:“康师傅,我能泡你吗?”然后康师傅说了一句话,嗨翻全公司,你知道他说了什么吗?
读起来有点吃力的问题,但是很有价值。苦逼的我看完文章又要开始写策划方案了。。
作者你好,有没有什么好书推荐看看
这篇文章写得太棒了,让我受益匪浅,感谢作者的分享!
搞不清做运营分那么多职位干啥,用户运营、内容运营、渠道运营、新媒体运营、活动运营、用户增长等等。。。都被这各大招聘平台给引导坏了。。。我觉得把,本身做运营就是这些模块都要做的。分工太细反而做的更差,毕竟这是一个系统性的活。
受教了
分析得太全面了,值得反复阅读并实践
棒!这篇写的很通俗易懂
我刚进职场的时候,按照领导安排的任务完成,持续几个月后发现和同行差距很大,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自己可能是青蛙效应的那只青蛙,把青蛙丢进油锅,青蛙是会跳出来的,而把青蛙放温水,青蛙是会被煮,所以我开始给自己寻求工作外的目标,尝试跳出舒适区,最终自己得到了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