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别再写「绝绝子」了
“绝绝子”、“YYDS”这些网络热词大行其道,似乎一个词就可以替代所有的正向形容词,简化了太多本该有趣的文案。有人赞同,有人吐槽。但是,本文作者建议你,作为一名文案,别再写“绝绝子”了。为什么呢?快进来看看吧。
近来,“绝绝子”、“YYDS”这些网络热词大行其道。
有媒体抨击,这种现象行为背后是文字的贬值,语言的消退。
也有人认为,这是当代年轻人的沟通方式,自然形成的一种社交语境,不分什么大俗大雅。
但作为一名文案,我建议请别再写YYDS、绝绝子了。
01
此前,我也写过YYDS。
现在在做反思,自己为什么会陷入到这样的语言困境中。
很多时候,绝绝子、YYDS就像一张通行证,可以更好融入到年轻圈层里。有了所谓的共同语言,畅快地在互联网冲浪。
所以,很容易误把网络热词当作social。
但是,social并不是用几个热词,使几个梗,它是一种看待事物的有趣视角。
同样一件事,能把它变得更形象,更有生活气息。举个例子:
- “我总爱打听任何事,真是绝了。”
- “同事是个守口如瓶的人,而我是个开瓶器。”
然而,如今很多文案都没有经受住热词的魅惑力。你不用思考,也不必整理情绪,只需要按下YYDS、绝绝子这个万能按钮,你的内容就有了得体的样式。
但当它们成为你的脱口而出,这就意味着,文案已经失去了情感共鸣的能力。你已经把喜怒哀乐的所有情绪,都放入到“绝绝子”这个装置中。读者无法感受到你的内心,你只是成了热词的附庸。当这些网络热词褪出起初好奇的这层外衣,显露出来的便是干枯和无聊。
02
在到处是“绝绝子”的当下,好好说话的文案很加分。我始终觉得,爱用网络热词,本质上是一种敷衍,对事物不走心的表达。那些满行热词的文案,字里行间都显得太急躁。在还没理清情绪框架之前,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渲染。“YYDS”、“绝绝子”就像一个省略号,看起来什么都说了,实际上什么都没说。
我这里有一个小建议,那就是把真实情绪还原出来。
当你看到一个心动女生时,不要用“绝绝子”简化,而应该把眼里、心里的波荡写出来。
或许你会这样写:她清澈的眼神,像一朵白云,在我的天空带来了晴朗。
特别喜欢古代的诗句,每一个字都有丰富的涵义,而不是像现在到处充满废话学。
在王维的的《山居秋暝》中写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里面这个“空”这个字写得很妙,也特别有内容。不是说山中无人,只是说它安静。而这份安静又有双重意义:既形容山中人少,不似城市中喧哗,也在表达一种空寂舒缓的生活方式,不必卷入令人紧张的厉害之争。再看看,“绝绝子”三个字,2/3都是无意义的。
站在文案的角度来说,这既不符合精练原则,也不言之有物。在语言同质化如此严重下,去找到自己的独特表达吧。
所以我时刻提醒自己,去多读读诗。诗有着最简洁的语言,还有着丰富优美的意境。
03
此外,如何恢复文字表达能力,丰富自己的言语魅力,还有三个小建议。
首先,找到一个成语词典。
在《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中说过一件有趣的事,随便翻开成语词典的一页,挑一个成语,读完这个成语的释义,以此为主题出发开始写作。
写文案也可以试试。这不仅可以锻炼的水平思考,从两个不相关的事物找到共通点,而且让你的语言内容有了扎实的落脚点。
其次,多使用“因为”、“所以”。
很多时候,没有漂亮的文字,只有迷人的逻辑。在写因为所以的时候,会让你对整个事物进行一次往内窥探。
我最近看到这样一句文案——因为想念太过于抽象,所以宇宙才有了月亮。很难不喜欢上这个作者,给人带来了生活的惊喜。这样的写作,就像带着读者去发现。而这样的关系是亲密友好的,是容易产生情愫的。
再次,多去尝试比喻句。
对事物做一个形象类比,本质上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我之前做过一个小收集,你可以感受下。
耳机,是当代青年的输氧管。音乐,是一次不用离家的出走。被窝,是天堂在人间的分店。众所周知,文案要尽量要用形容词,而比喻就是贯彻了这个原则,用名词去替代形容词。
我们可能很难想到一句精彩的比喻,但可以尝试去做替换。
比如,不要说“她很臭美”,可以说“她在吹风机上投入了太多时间”。在这样细节的打磨下,你正在成为一个有趣的文案。
这些热词就像一次借助外力的表达。时间久了,这股外力会慢慢扼住你的喉咙,让你成为一个失语者。在文案写作中,要特别注意这种词语依赖症,不仅仅是“绝绝子”、“YYDS”。
当一个词或者一句话高频地出现在纸上时,就是在发出一个信号:你的思考变钝了,你的语言能力正在缩水。
这个时候,你得发出自己的声音。
作者:【黑小指】,微信公众号“休克文案”。
本文由 @【休克文案】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CC0协议。
受教了
刚从产品转运营,我是不是掉坑里了,看了这些文章,感觉做运营比做产品更难。事更多事更杂。
有机会当面跟博主学习请教
很实用,似乎马上就可以用在工作中了,感谢作者。
忙了一天,终于可以休息会看看文章了。
感觉这个文章有些偷换概念了,还是因为我没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