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能不能别谈“网感”了
所谓的网感就是蹭热点吗?网感到底有没有用?这篇文章从深度解读网感入手,直击灵魂的谈到“人感”远远比“网感”重要的多,并提出了洞察才是根本手段的看法。推荐想要做To C策划和营销的童鞋阅读。
其实,我一直不大清楚啥是网感。很多广告公司尤其是social类的在招文案时,或者一些互联网公司在招人时,往往会特别强调“要有网感”。
一、你给我翻译翻译啥是网感
据二流文案陈无用的观察,他们所谓的“网感”有如下几个特征:
1. 硬拗网络热词
现在有一种病叫品牌年轻化,都想赚年轻人的钱,并发症是滥用网络热词。不管那些热词与品牌调性搭不搭,先噼里啪啦堆上去再说,于是你会到处看见“YYDS”、“芭比Q了”、“绝绝子”充斥在网络推广里,都分不清谁是谁,不管啥品牌瞬间变成中二少年。有多尴尬呢,就像一个西装革履的老克勒,为了显年轻,染了一个火龙果似的头发,笨拙地玩滑板、玩飞盘,唱起了抖音热歌,而他的儿子无奈地摊开手说:
拜托,我们正经年轻人不玩这些。
有的甲方对网感很执着,乙方小文案改了很多稿过不了,于是把网络热词都给堆上去,甲方才颔首微笑“有内味了”。
2. 跟风热点资讯
高级一点的“网感”,对网络资讯会保持敏感度,预判热点、追逐热点、创作热点内容。最成功的应该是杜蕾斯,把追热点做到极致了。
早些年,甲方言必称杜蕾斯,动不动就让广告公司再做一个杜蕾斯出来,但你一个卖洗衣粉的,怎么也做不到这么撩人啊。产品天生的话题性、第一个对social推广的压倒性投入,很多不可复制的因素促成了杜蕾斯的成功。
见过环时服务时期追iPhone发布新机的热点,准备了几十稿,这种投入,只配了一个实习文案或新媒体小编的团队没法比。现在出去开会很少听到拿杜蕾斯举例了,可能跟风过度导致不举。
即使追热点,也有很多刷新底线的,比如拿各种天灾人祸做营销的,有这样的决策者没把品牌弄残就算幸运。
3. 强行融入平台文化
现在各大APP把中文互联网切成一个个小小的茧房。大家手机里都装了各种社交APP,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去的平台。很多人是不用微博的,你看到的热搜,可能只是让一小撮人高潮了。所以品牌想做全网推广,只有把APP都打一遍。
不同平台间的社交文化差异巨大,基本上聊几句就能知道你是不是平台的土著。“谢邀、刚下飞机、什么体验、如何评价”……一看就是老知乎了。
有的微博大V好不容易接个广告,粉丝骂成一片,为了恰饭脸都不要了。B站的UP主发广告,直接刷屏的是“恭喜恰饭”。
很多品牌会依据平台的特性定制推广策略,围绕核心诉求采取不同战术,比如在微博引导话题,在小红书种草,在B站专业视频解读,在知乎深度讨论……
这种“网感”还勉强说得过去,但谁也说不清这样做对不对,怪就怪中国互联网发展太快了,全世界都没有可借鉴的经验。
二、没有网感,只有“人感”
瑞幸咖啡CMO杨飞在《流量池》一书里聊过这个话题,所谓网感就是有同理心,说人话,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被解读为品牌的人格化。什么样的人就说什么样的话,而且能真正说出用户心中所想,比如哈雷要释放内心的狂野,劳力士要体现身份的尊贵。
广告传播载体会变、渠道会变、方式会变,但人性是万年不变的。与其研究各大平台的“网感”,不如多研究“人感”,人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过度沉浸于“网感”,所有品牌都用一种调子发声,很容易湮没在信息烟海里。我们回顾那些跨平台出圈的案例,没有一个用了热词,也没有一个追求所谓时兴的“网感”。
看看爱马仕的一则广告:
Love didn’t meet her at her best.It met her in her mèss.
爱不会在你光芒万丈的时候出现,却在你狼狈不堪的时候降临。
抛开英文文案上的创作技巧,它对人性、对情感的洞察是深刻的,人生低谷时期,谁会陪你度过?当你登上峰顶,也许又与心中挚爱失之交臂。它让很多人产生强烈的共情,这种共情是跨越国籍、文化、信仰的。
它是爱马仕线下门店的广告,却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传播与讨论。
我们再看前年爆红的《后浪》,一个老演员的激情演讲,与B站一贯的二次元文化格格不入,并且率先在最传统的媒体——央视一套播出,引发不同年代的人关注,有的年轻人认为说得对,自动对号入座;有的会说太扯了,我们才不是后浪;有的说我们后浪才不是这个样子呢;中年人看了感慨自己马上要变成前浪;老年人则说,看,我们多么宽容、多么理解年轻人啊……《后浪》的厉害之处在于,它用一个概念触动了所有人。
今年火出天际的《二舅》,虽然热潮过后被各种口诛笔伐,但单从创作角度来说,它无疑是趋近完美的作品。满屏的“敬二舅”,与其说是“二舅”的故事打动了大家,不如说是“二舅”百折不挠的坚忍性情鼓舞着人们,一个二舅,是中国千千万万“二舅”的缩影,往大了说,它是民族性格的底色;往小了说,每个人在面对生活的逆境时,都需要二舅精神。
类似这样火爆网络的作品,无论如何也不能用“网感”去定义,它们有超越网感的洞察力。
三、直击人心,还得靠洞察
怎样才能写出触动人心广告呢,那就要请出洞察这个神秘武器。
广告界很多大佬前辈都对洞察有自己的定义,我比较倾向于东东枪老师在《文案的基本修养》一书里的提法,广告中的洞察通常是一个未被发现或已被遗忘的真相。我们永远不能发明一个洞察,只能发现一个洞察。
按发现路径大概可分两类:
- 是“心念已至,口未能及”,大家心里早有这种想法,但他说不出来。
- 是“一闻此言,恍然而悟”,他从未这么想过,但你一说,他就秒懂。
我习惯从受众的反应来理解洞察:
- 一种反应是“嗯。我就是这么想的!”
- 一种反应是“啊?我从没这么想过!”
注意,不管受众的反应是哪一种,洞察体现的绝对是一个真相,客观上已经存在大家的认知里,只是没人去发现,或者被大多数人忽略。
比如:
再内向的人,都有与人聊天的时候。
这是一个洞察,但大多数人都有这个认识,而且也能说出来,所以算不上精彩;
陌陌有一则广告是这么写的:
世间所有的内向,都是聊错了对象。
内向的人看了会想,“嗯,我就是这么想的!”我不是不爱说话,只是没碰上对的人而已;碰上对的人,我可以秒变话唠。
不内向的人看了会想,“啊?我从没这么想过!”我一直以为内向的人天生就是闷葫芦呢!原来是这样!
又比如:
520,说出那些说不出口的情话。
这是一个洞察,以情人节之名,把平时不敢说、羞于说的话,向心爱的人表白。但大多数人都有这个认识,都能想到这一层,所以也算不上精彩的洞察。
而凯悦酒店520推广主题是这样写的:
520,藏在废话里。
有过恋爱经历的人都会明白,不管是单相思还是陷入热恋,总想跟对方分享日常细节,爱情不是有撩不完的情话,而是有聊不完的废话,这才是爱的真相,只是被大家忽略了。
再比如:
成功者选择别墅时,为家人考虑更多。
这是一个“洞察”,改开后“先富起来”的那一波人,在买豪宅时,并非一味地只顾个人或者面子,而会充分考虑家庭成员的生活。为家人考虑更多。说得对,但只是一个很肤浅的观察,严格地说算不上洞察。
揽胜在龙湾别墅项目里是这么写的:
成功者,受制于太太的喜好。
成功者的父母,吃不惯西餐。
这是对中国的创一代有了深入研究之后才会写出的广告,他们无论多么有钱,家里往往都是太太说了算;而且父母的生活习惯大多非常传统。相比那些“巅峰人生、成功之选”的广告,真正的有钱人看到“成功者”的系列表达,心里往往会“咯噔”一下:有意思,这说的不就是我么?
少谈网感,多谈“人感”,深入生活的细节肌理,发现洞察,挖掘那些被人忽视的真相,才能写出让人共情的广告。
作者:陈无用
来源:微信公众号:“陈无用(ID:wuyongzhiyong2022)”
本文由 @陈无用 授权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在某上市公司做运营,今年真的好难,据说以后会更难。只能多学习沉淀提升内功了,太焦虑了。
作者是不是在大厂待过?
半个运营,欢迎点评 产品研发期:沟通能力,理解能力,用户画像,造势 产品迭代期:规划能力,用户分析,数据分析,行业趋势,关注利用热点,突发情况处理能力,数据变化应对策略
拜读了
看着看着,我坐过站了。。。。。
忙了一天,终于可以休息会看看文章了。
据说未来十年会更苦逼,吓得我抓紧学习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