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人的成长与竞争力模型
说到运营,这是一个很难和外人说清楚的工作,工作内容的广泛使其往往会被误以为是打杂的。本文作者主要说明了怎样证明自己的专业性,将自己和外行人、行业新人有效地区分开来,将这份工作的价值真正的展现出来。
我读书的时候学经济类专业,工作之后做运营类工作,这两个方向都有一个很无奈的共同点:你很难向别人证明自己的「专业性」。
很多北京的出租车司机都能跟你侃两个小时对经济问题的看法,有时候还真的蛮有道理的,偶尔我会有一个念头,我想跟他说:“我能用公式推导出你刚才说的这个结论。”
但我不能说,如果说了,他一定会像看傻子一样看我,这么简单的问题也要学吗?还要用公式推导?
运营类工作面临的尴尬就更明显了,你甚至很难解释清楚这工作到底是干什么的,在你语焉不详的时候,家里大人甚至会觉得你在干什么违法的事情。
如果他们不幸听懂了一些,会恍然大悟,原来就是一些打杂的工作嘛,这个有什么难的,他们也会。
很多人嘲笑互联网人喜欢「造词」,刻意用一些别人听不懂的词说话,简单来说就是很做作。但我觉得挺好的,不管这套话语体系本身存在的价值是什么,至少能先把外行人整懵,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虽说有抱怨,但现实就是这样,「很难把自己和大多人区分开」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不能向外行人证明自己的专业性,这没什么,但如果不能向内行人证明自己的专业性,建立有效的能力壁垒,这就是很严重的事情了。
运营工作的模块非常多,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新媒体运营、活动运营、社区运营、电商运营、数据运营、游戏运营、社群运营……我们至少还可以写出三倍数量那么多的运营方向。
当然,所有的方向,最终基本都可以归为三类: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
本文是想说明怎样证明自己的「专业性」,怎样把自己和外行人、行业新人有效地区分开,所以会采用不一样的分类方法。
一、运营工作分类
我们把所有运营工作粗略划分为两类:
1. 认知型方向
考验的是我们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也考验我们的见识和经验。如果你能把别人想不明白的事情想明白,别人考虑不到的问题考虑清楚,落地成方案并执行下来,你就会比别人厉害。
整体上这是一种软实力,你需要用具体的东西向别人证明,证明你确实不是吹牛,这很有难度。很多人都是很有想法,但落地不下来,你拿出来的东西就没有说服力,这是很多聪明但过于年轻的从业者会遇到的瓶颈。
2. 知识型方向
考验的是我们在某一方面专业知识的积累,这种知识一般不仅要专业,而且要实用。这些知识一般学起来比较有难度、耗时间,你会但别人不会,这就是一种肉眼可见的能力壁垒。
整体上这是一种硬实力,你不需要向别人解释太多,只需要证明自己已经把这些知识掌握得很扎实了,如果以前已经用它们实践过就更好了,非常有说服力。
但这些硬实力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靠,专业知识虽然难,但一般具体而数量有限,一旦某项专业知识特别有用,就会有相当数量的人在短时间内突破这层壁垒。
那么,我们的竞争力产生在哪里?怎样在日常工作中逐渐积累差异化的能力?这是我们接下来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
我画了一张图:
二、分析
在主要运营方向上,只有「数据运营」和「内容运营」非常明确地属于知识型方向。如果你需要获得安全感,可以从这两个方向选择。
而且,建议每位运营同学都应该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因为这是运营人的第一专业能力;不懂数据就难以衡量效果、难以发现问题、难以弥补思考的主观性问题。只靠别人不太行,一定要自己会。
如果说还有明显的知识型方向,就是「行业知识」,这要求你需要的行业知识本身是比较专业的。
比如你在雪球做社区运营,你是学金融投资类专业,对这个领域方方面面的知识都有学习过,这肯定是一个很明显的能力壁垒。
另一个有竞争力的方向是「业务闭环」。
比如你熟悉线上课程的整个闭环,对需求分析、课程设计与制作标准、教师挖掘与沟通、课程物料制作与营销、销售与售后人员培训等工作非常熟悉;虽然每一部分都很普通,但因为形成了闭环,你就有了不一样的竞争力。
其它都属于日常工作中积累能力的方式:
- 比如所有日常工作都应该SOP化,有利于我们授权给别人,并让工作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准上;
- 比如每一篇文章的写作都是一次系统的思考和总结,也是一个很好的成长节点;
- 比如业内有很多人在做运营案例拆解,通过案例学习,即使很多事我们没做过,也能了解到系统而成熟的解决方案。
三、总结
1. 竞争力突破点
数据方向、内容方向、不断总结业务闭环、强化行业背景知识;
2. 积累能力证据
建立SOP文档,积累标准化工作流程;建立案例学习库,积累成熟的解决方案;开公众号写文章,积累每一次系统的思考和经验;用云笔记工具写学习笔记,积累业内碎片化的知识和观点。
四、注意
1. 数据分析能力
运营人需要的数据分析能力,并不像专业的数据分析师一样,不需要学艰深的数学、算法和工具;而是专注于更适用于互联网行业的数据指标、转化模型和分析方法。工具方面,甚至只用Excel就可以解决,当然会python和数据库语言更好。
2. 内容能力
运营人需要的内容能力,广义的理解包括写作能力、文案能力、各类形式内容的制作能力、运营UGC的能力、内容运营和分析能力等等,我们可以选择方向来突破。
3. 思考能力、策划能力、执行能力
看起来有点虚,大多人都觉得自己有,实际上非常经不起考验,每一个词都值得我们系统地学习。
这是好的运营必须具备的,它会让你在一群优秀的人中更加不同,这需要在日常工作中逐渐打磨和积累,有成长就用文章写出来,作为进步的总结和证明。
互联网的每一次潮起,都吸引大量的运营人进入各个细分行业,但每一次潮落,被抛弃最多的也是运营人。
这个职业方向非常容易让人焦虑,也非常磨练人,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自己像哆啦A梦,遇到什么问题都能掏出个工具和方法,把问题解决掉。
但如果不擅长总结、不能定向突破,当你被抛弃的那一刻会明白,这种神奇的能力可能只是一种幻觉。
所以,一定不要只是随着工作走,刻意打造自己的竞争力壁垒、积累自己有能力的证据,在下一次潮起潮落中,你不仅不会被抛弃,而且能感受到这时代变迁的波澜壮阔。
本文由 @内容工程师 授权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CC0协议
作者其实可以写的更细致一些,这样落地性会更强,对读者帮助会更大。
道理懂的不少,做的却不好。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压根就没有听懂和理解对这个道理,以及没有花时间和功夫去验证道理。很多道理都需要验证几次几十次才能成为真理。感谢作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