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做咖啡中,我懂得了这些用户思维
一些咖啡师会在面对有些不太懂咖啡的顾客时会带有一些鄙夷情绪,就像一些运营面向小白推广产品时,总是会忽略用户的感受,从而策划出一些完全是自嗨的活动。这些人都应该去转变用户思维,学会去从用户的角度看问题。
笔者曾经有过2年的咖啡师的职业经历,现在转型做运营工作。
近期在知乎上看到一篇关于咖啡装逼指南的帖子,有些感触,也顺便回顾了下自己咖啡师的经历。大家若是有兴趣可以看下这篇帖子《咖啡装逼指南》,我也在下面进行了自己的评论。
通过回顾,发现无论是作为咖啡师还是做运营,在面向顾客(用户)的时候,都经历了一系列相似的思维转变,那么如果将咖啡比作是具体的产品,咖啡师相当于运营人,会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对比呢?
下面是我的一些思考。
咖啡是深受大家喜欢的一款饮品,当然绝大多数人喜欢咖啡源自于对咖啡馆的设计风格的热爱、对咖啡代表的浪漫情怀的共鸣,及可以随时晒朋友圈,表明自己是一个有个性和有灵魂的人的最佳载体。
而咖啡,如同茶和红酒一样,从物质层面讲仅仅是一种饮品,而精神层面却被人们赋予丰富的涵义,可能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呈现,可能是一个人格调的体现等等。
喜欢咖啡的人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类:
- 能够接受咖啡复杂的口感的人,如同能够接受红酒口感的人;
- 不能接受咖啡口感但喜欢咖啡带来的精神上的满足的人。
显然,在目前国内的咖啡市场,后者居多。
所以作为一款产品,咖啡带给用户的感受已然超越了其作为一款饮品本身的存在,这可能是作为任何一款产品都在孜孜追求的一个终极目标:除了产品功能解决了用户的实质性需求之外,能够成为用户的灵魂寄托,给予用户一些精神层面的慰藉。
如:逻辑思维的用户会主动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为自己贴上一个知识爱好者的标签;支付宝的年度账单刷屏事件,用户主动分享出去的动机在于表现自己的消费能力;我会在每次通过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上发布的文章分享到朋友圈,证明自己是个喜欢思考和码字的运营人,等等。
当一款产品能够触达用户的精神层面,那么产品本身的功能性价值将被削弱。这是从产品层面,或者我们可以像咖啡学习的地方。
实际上我在做咖啡师的一段时间里,会对顾客充满强烈的鄙视情绪。尤其在看到一些现象的时候简直哭笑不得,比如点一杯美式要看拉花,比如double espresso加一杯冰水然后混在一起喝,比如叫嚣着要一杯蓝山的,比如指着咖啡生豆说这是白咖啡的等等。
遇到这种情况想必大多咖啡师的心理都是带着强烈的鄙视情绪的。
而随着我接触咖啡的时间日渐增长,对于咖啡在国内市场的情况了解的不断加深,这一心理也发生了变化。
作为咖啡师,对咖啡有着全面的了解是必然的,无论从事任何行业,从业者的专业度一定会高于普通用户。
体现在产品和运营上,我们可能对于自己的产品极为了解,而用户则是小白。在我们面向小白推广自己的产品的时候,主观情绪很容易误导我们做出错误的行为,我们自认为产品哪里哪里好,却忽略了用户的感受,用户不买单我们很挣扎,这可能就是不断自嗨的现象及带来的恶性循环。
整理下我做咖啡师和做运营这两段经历中的思维转变,可以归纳如下:
- 做咖啡师:热爱咖啡→从事咖啡行业→成为合格咖啡师→鄙视用户→思维转变→分析用户选择咖啡的理由,找到用户的真实需求→成为一个普及咖啡知识的分享者→将咖啡融入到生活。
- 做运营:热爱运营→从事运营岗位→成为运营人→对产品极度自信,觉得运营是无所不能的存在→用户不买单,一段时间不能带来稳定增长及转化→思考产品及运营的边界及局限→客观看待产品及运营,与用户增加沟通获取真实需求→优化迭代产品细节及运营方法。
是的,虽然我现在不从事咖啡师的工作了,但咖啡的确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在每天的中午午休的时候,叫着几个同事,在办公室做一杯手冲咖啡,与大家分享咖啡的乐趣,逐渐的身边的人越来越多的重新认识咖啡,继而喜欢上了咖啡。
而从事运营至今,已经没了当初觉得运营无所不能的存在的认识,转而开始客观的去分析产品的不足,及运营在产品的不同阶段和形态下的侧重点和所能提供的价值。
这些都是做咖啡师和做运营在面向顾客(用户)的共通之处,其实是关于用户思维的转变。
而在这一点上,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关于“微信之父”张小龙的谈话:
在被问及“瞬间变成‘白痴级用户’的速度的时候”,张小龙的答案是:乔布斯能在1秒之内让自己变成“白痴”,马化腾的速度大概是3秒,而他本人大概是5秒。
我谨以自己作为咖啡师和运营人的双重身份做出了上述的思考,或者在更广泛的职业岗位中,都存在着类似的逻辑。如果你也是在基于一款产品做着面向用户的工作,或者以上能够带给你一些启发。
作者:连长,九零后运营人,公众号:九零后的观。喜欢思考和码字,咖啡和民谣。
本文由 @连长 授权发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基于 CCO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