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款社交产品无限延伸覆盖我们几乎生活全部的时候,它还是当初的那个朋友圈吗?

在朋友圈年满六岁的时候,有人开始拒绝朋友圈了。

“朋友圈”这个最初被设计为“分享生活点滴”的功能如今变得日趋多样,人们耗费在朋友圈的时间逐渐增长。

在这波浪潮下,有的人如鱼得水,乐在其中;但有的年轻人却选择了拒绝,他们不再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或者是对热点事件针砭时弊,你只能看到他们偶尔的赞,点开头像,发现他们已经许久没有发朋友圈,或者仅三天的朋友圈显示可见,沉默成了最明显的群体特征。

但笔者认为朋友圈的沉默并不绝对代表冷漠,它背后有着多种多样的原因,或个性化或是群体特征,今天让我们随着三位采访对象走进朋友圈沉默。

原因一:朋友圈社交语境的消解

“朋友圈也是有语境的”

“很早以前发的朋友圈,会有自己或者大背景的特定环境,许多内容特定人群看了会觉得有意义或者有趣,但是其他不相干的人看起来,没了特定语境地支持,常常会变得非常尴尬或者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相较之下,我更加愿意将有趣的图片分享到其他的社交平台,平台上关注我的人要不是我的朋友要不就是我不认识的人,我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能够享受分享生活带来的原始的快乐。”

人的社交需求是动态性的,随着人们的年龄增长或者常住地迁移,人的朋友圈也会不断的迭代和扩大。人们会基于不同圈内好友的身份构建一套特定的范畴、经验与自我呈现的认知(吕冬青,2016),形成特定的社交语境。

比如:在同学聚会时大家侃侃而谈、觥筹交错,但是当老师加入到同学聚会中时,氛围会立刻变得严肃起来。因为在不同的社交语境,人的自我呈现方式不同,而其他语境的范畴、模式也没办法适用于新的语境。

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不同语境,但人可以感知不同语境并且自动的切换相处模式,比如:开会时保持谨慎,聚餐时活泼大方。

然而微信的好友来自于多个朋友圈,社交语境不同,“微信朋友圈”功能不能够让人们灵活的切换语境,在不同的语境展现不同的面貌。微信朋友圈中的“标签”功能尝试弥补这个缺陷,让用户分享不同的朋友圈给不同的群体。

但是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标签分类”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准确和令人满意。同事可以通过交往变成朋友;朋友可能因为矛盾而变成路人;机械化的微信没有办法识别到变化的一切并且帮你切换标签。

当“微信朋友圈”中人越累越多就会出现语境消解(注释:“语境消解”,用以代指给用户带来“矛盾、不确切、误导性语境线索”的数字社交语境),“微信朋友圈”中的人员构成模糊,范畴模糊,相处模式模糊,最后可能导致用户逃离这个语境。

人的社交需求从根木上说是生物性的、动态的、灵活的。现行社交工具的工具理性和机械性不可能满足人对语境管理的需求,二者之间存在着根本性矛盾(吕冬青,2016)。

原因二:自我呈现与身份焦虑

“由于我是做HR的,经常需要加很多应聘的人或者公司同事,联系人结构发生了变化,而朋友圈内容也和最初的定位不同,发朋友圈会有顾虑,有时候发朋友圈不希望被看到太多和自己相关的东西,毕竟和所有人关系没那么好。而且工作之后必须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保持一定的人设,不能够随意的展露自己的情绪或者观点,这样会显得自己比较的幼稚。”

走入职场的人几乎都需要自我形象的管理,发朋友圈不仅仅是表达情感,也是一种自我呈现。通过转发深度推文,展现精英气质;发布出国旅游的图片,展现有钱有闲的生活等。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朋友圈创造出了一个共享的闭环信息系统,朋友圈的内容能够呈现个人的社会地位从而给圈内人留下一种印象。

研究表明:朋友圈中强关系联系人(家人朋友等)越多,朋友圈的印象管理程度越低(刘砚议,2015)。也就是说,朋友圈中熟悉的人越多,发朋友圈越不会在意自己的形象,因为强关系联系人不会因为你发布的内容而改变对你的印象。

但与此相反的是,朋友圈中弱关系联系人(公司同事或者领导等)越多,你越会刻意维护自己的形象,塑造某种人设。

但,有人设必然担忧人设崩塌。

朋友圈的自我呈现是无止境的,人设也需要相对应的内容来维护,而当缺乏内容维护的时候便会产生身份焦虑,身份焦虑聚焦于对自身角色和地位的不确定性,过多看重他人对自身的评价(田娜娜,2015)。

身份焦虑在朋友圈的直接体现为不愿意发布和自己人设不相符的朋友圈,或发布朋友圈之后的焦虑情绪。比如:拒绝发布旅游朋友圈,担心上司认为自己不努力工作。

人们乐于在朋友圈中展现最完美的形象,但又焦虑于如何维护自己的形象。久而久之,不少人选择少发朋友圈或者退出朋友圈,或者选择其他的小众社交平台发布图文,享受“世外桃园”般的快乐。

原因三:虚拟社交冷漠

“还记得刚接触微信那会儿,真的挺沉迷的,经常刷朋友圈,看看大家分享的文章,了解一下老朋友的动态。不过随着时间推移,联系人蜂拥而入,新鲜感消耗殆尽,朋友圈分享内容鱼龙混杂,我就觉得没意思了,感觉到了一种明显的倦怠感。所以就很少发朋友圈并且很少看朋友圈了,微信在我这变成了一个普通的交流工具而已。”

虽然文章开头提到了朋友圈沉默并不是冷漠的代名词,但是厌倦于虚拟社交的人大多数会保持朋友圈沉默。研究证明:现阶段的微信社交不仅不能够替代现实社交,而且虚拟社交使用频率越高,现实中互动越少,孤独感越强(2016,杨运简)。

高强度的微信和“朋友圈功能”使用会导致对微信的倦怠感和孤独感。虽然微信上每天有无数个朋友圈更新,可以浏览到所有亲近或者不亲近的朋友的动态,收取到过载的信息,给人一种每天都被所有信息簇拥、深处交际圈中心的假象。但是长此以往,人们会发现自己了解到的只是朋友们“公开”的动态而已。

真正属于交际圈的消息自己无从得知,也不会在朋友圈分享。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同属于相同交际圈的人或许因为各种原因分道扬镳,两人交际圈不再有交集,通过朋友圈了解到的信息是支离破碎的,也没有太大的社交价值。

当两个人缺乏朋友圈点赞之外的深入社交的时候双方交际圈会相应分离,也会变得渐渐不再关心对方的动态,对朋友圈的内容不再关心。

潮起潮又落,朋友圈这个象征社交世界最热闹的地方,却在新世纪的某一天成为“孤独”的代名词,它变得安静又沉默。这让我们反思,当一款社交产品无限延伸覆盖我们几乎生活全部的时候,它还是当初的那个朋友圈吗?

参考文献:

[1] 吕冬青(2016). 微信朋友圈“语境消解”的定性研究

[2]毛琳(2017). 你在扮演,你被“困缚”,你所在的,是一个“假”的朋友圈, 虎嗅网

[3] 杨思亮(2015). 你的朋友圈还有朋友吗? 虎嗅网

[4] 刘砚议(2015). 微信朋友圈中的“印象管理”行为分析

[5] 田娜娜 汪梦君(2015). 微信的自我呈现与身份焦虑

[6]杨运简(2016). 微信交往中的社群感与孤独感——以大学生为例

 

作者:罗锦霖,ST轻内容创作人

编辑:大奎、郜若然

来源:公众号:S-Tech(id:S-Tech1014)

题图来自网络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11月22日 更多
好夫妻日
1850年清末政治家林则徐逝世
加入圈子
全栈运营交流群
加入
抖音运营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运营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