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了两年时间才算正式入门运营,看过书、上过课、看过无数的“运营干货”、踩过坑、走过弯路,今天我把这些都分享给你~

我从2016年6月开始接触运营相关工作,但到了2018年8月才算是正式走入运营入门的门槛。其间看过若干本书籍,上过若干课,看过无数的“运营干货”,踩过一些坑,走过很多了弯路。用了两年的时间才入门运营,实在是一件不怎么光彩的事,但是想到可能有很多想转行运营或想从事运营的学生们,可能在像我之前那样孤独摸索着前进;因此,就想分享一下自己入门过程中的经验和不成熟的想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标人群:运营小白或新人,运营老手请出门右转。

以下为本文结构:

本文结合自己学习、入门运营的经历和思考,从思维和提升方法两个角度,与大家共同探讨运营新人如何快速成长!

一、 掌握一些必备的运营思维

1.  运营人需要掌握的通用思维

1.1 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顾名思义,就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思维。

或者更广泛地说,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当前它已经成为了现代营销领域的一个关键性思维,其本质就是尊重用户、获取用户的心智。一切以用户中心,解决用户的痛点,满足用户的需求。

用户思维是我们运营人员必须具备的基础底层的思维之一,我们在做运营活动策划的时候,需要基于用户、场景、需求的视角去考量方案的合理性,以用户的视角考虑整个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关注用户需求、照顾用户的体验。

能把自己当成一个小白用户,换位思考,让活动的方案和过程都考虑清楚,这样的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放大活动的效果。

1.2 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是指一个人在面对工作任务或者难题时,能够从多个侧面进行思考,深刻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系统制定行动方案,并采取恰当的手段使工作得以高效开展。

我们将这段话简单阐述就是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要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个系统的流程,并将其养成潜意识习惯。

具体流程如下:

结构化思维给我们提供到了解决问题的系统化、高效化的思维方法,它能能帮助我们快速锁定问题的核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甚至可以说:结构化思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本领。

同时,结构化思维不仅能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也能大大提高我们沟通表达的效率。

当我们具备了结构化思维,那么我们说话、写作、沟通的时候,就能够按照一定的逻辑(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和合适的结构能将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清晰地传递给听众,让听众快速理解你所要表达的信息。

结构化思维是可以锻炼培养的,我们可以通过刻意训练养成结构化思维,在这里一时半会很难说清楚,因此建议大家学习两本书,《结构思考力》和《金字塔原理》。

2. 产品思维

产品思维有两个核心: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核心宗旨和以迭代优化为导向的工作路径。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核心宗旨意思是要基于场景洞察用户需求,因为用户本身一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产品或运营需要洞穿表面数据看到背后的真正需求。

以迭代优化为导向的工作路径,则是说一个产品需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摸索前进,不断地基于用户的核心需求去优化迭代产品,让产品的功能不断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那用户思维和产品思维差别在哪里呢?

用户思维强调的换位思考,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产品思维强调,要基于用户的核心需求、基于产品的本身,结合所处的环境和拥有的资源,不断优化当前及未来的资源配置,去一步步地迭代产品。

举个例子,产品经理收到一条反馈,说你们产品的某个功能不行,需要改进。

一个有产品思维的产品经理不会立马考虑在下一版本里改进这个需求,而是先考虑这个需求对产品的价值高不高,涉及到的用户数量多不多,开发成本高不高,竞品的情况是怎样的,这个需求有没有在规划等等各种因素,要经过深思熟虑才去评判这个需求优先级。

产品思维对于我们运营来说也至关重要,因为运营本身就是类似产品经理一般,是需要以用户核心需求为宗旨,基于各种环境下不断优化运营资源配置的一个工作,有了产品思维,我们就能最大程度理解用户、理解所处的环境和所拥有的运营资源,基于产品本身定位和运营节奏做出合适的运营策略调整。

3. 《运营之光》中提到的4大运营思维

(1) 流程化思维

流程化思维告诉我们思考问题首先要回归流程进行思考,先有流程,再有解决方案。

也就是说:当我们拿到一个问题之后,会先回到流程中,先把问题的整个流程梳理出来,然后再从流程中寻找潜在的解决方案。而对普通人来说,则可能会直接拍脑袋给出一个解决方案。

举个例子:有一个线下推广APP的活动,发给用户一张传单,传单告诉用户扫码下载APP,体验APP的一个功能,体验后截图分享到朋友圈,就可以联系客服微信领取一杯瑞幸咖啡。

这样一个简单的活动,简单的流程大概就是如下图:

一般如果只是单纯按照这样的思路执行整个活动,估计会没什么效果。如果想要降低用户在每个环节的流失,提升整个活动的转化率,则可以基于整个活动的流程进行思考和分析,看看我们能在流程的那个环节做出对策来处理用户流失:

类似这样,基于流程化思维思考一个问题,得先界定清楚想要得到结果是什么(如案例中降低用户流失率,提高活动整体转化),然后在流程中梳理清楚,这个问题从开始到结束的全流程是怎样的,会经过哪些环节。

最后,再看看在每个环节中间,我们做哪些努力,有助于解决问题,达到预定的目标。

(2)精细化思维

所谓的精细化思维也可以说是精细化管理能力。

精细化思维一种拆解思维,是指一个人能通过一定方式和手段,能把一个很大的问题拆解为无数细小的可执行的细节,并且能够做到对所有的小细节都有掌控能力。

精细化思维关键点在于“精细”,要求我们做事的时候要对问题无限拆解,善于“大事化小”。

比如,我们在做一个运营活动的时候,能够把一个大的项目分解成很多个小的可执行执行步骤,根据活动的执行流程,系统化地规划好每个细节,做成一个活动(项目)执行SOP,然后严格按照活动执行SOP推动项目的进展。

如下图,是一个线下沙龙活动的执行SOP:

同时,我们在安排日常工作的时候也可以运用精细化思维把我们每周、甚至每天的工作都安排成一个SOP执行表,把自己工作从90%的未知状态,变成75%以上事情可掌控,培养自己对运营的掌控感。

所谓SOP,是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即标准作业程序,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规范日常的工作。SOP的精髓,就是将细节进行量化,用更通俗的话来说,SOP就是对某一程序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细化和量化。

(3)杠杆化思维

杠杆思维意思是说我们在做运营活动的时候,需要关注某一个可以作为杠杆的事项,把它做得极致完善,然后利用它去撬动更多的事情和成果发生。

仍然以上面提到的传单地推活动为例,该活动的下载量=渠道覆盖人数X转化率。

转化率是由各种不确定的因素确定的,如流程、文案、奖品的吸引力、运营人员的干预力度等等,因此转化率在执行时将所有因素已经做到无法再提升的时候,它就是一个固定的数字。

而我们可以关注渠道一下渠道,是不是在当前我们选好了确定的时间、地点和发放传单的目标人群后,能否找到再扩大渠道覆盖人数的点?
没错!就是用户在转发朋友圈的那个动作。

如果我们能在用户进行转发这一关键环节做得极致,充分利用用户朋友圈的扩散效果,那么渠道覆盖的人数将是几十甚至几百倍地提高,这样活动的效果可想而知是非常成功的。

(4)生态化思维

黄有璨说过“好的运营,无非就是在不断‘做局’和‘破局’。”

“做局”和“破局”说的就是生态化思维。所谓生态,就是一个所有角色在其中都可以互为价值、和谐共存、共同驱动其发展和生长的一个大环境。例如一个社区,大家经常就某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大家能给其他人创造、提供一些价值,只要稍稍维护,这个社区就能良性发展下去,那么这个社区就是一个生态了。

那么如何让自己有生态化思维呢?

最重要的是能梳理并理解一个生态间的各种价值关系,了解它是如何存在并运行的然后建立起一些生态的概念和模型。
例如下面关于内容社区的基本逻辑:

在这样内容社区中,主要有内容生产者,内容消费者和管理团队三个主体,管理团队负责搭建好社区、制定社区规则和负责管理社区,内容生产者生产内容,贡献内容到社区,普通内容消费者消费这些内容并积极互动、活跃社区,这就是一个社区最简单的生态。

社区成熟之后,哪怕运营人员不再管理,社区也能维持一段较长的时间。

二、 运营新人如何快速成长

2.1 在运营操作实践中成长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不管你的运营知识理论自认为学得多么好,最终还是要回归运营实战的,只有经历过实战的“鞭笞”,你才知道现实有多么的残酷,自己有多么浅薄。理论具有普遍意义,而现实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在实践中“输出”,才有更好地“输入”。

那么在实践中如何“学以致用”呢?

我认为:首先要有意识地培养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包括之前提到的结构化思维、产品思维和黄有璨提出的四大运营思维),并在运营实践中运用这些思维去发现并解决问题。

同时,要重视运营活动后的复盘总结。无论我们是从事哪一模块的运营工作,要是能在运营工作中不断复盘总结工作,能在一次次的实战中试错、复盘、积累经验,能力就一定能得到快速地提升。

2.2 如果没有实践的机会,就积累案列

那么,对于想要转行的运营小白同学或者大学生们,如何没有实战的机会,如何提升自己的能力呢?

这里有个很好的方法就是积累案例:意思就是通过分析人家产品的优秀运营案例,并通过不断积累自己的案例库来促进自己提升。我认为案例的积累可以靠我们去“主动积累”和“收集积累”。

主动积累:意思是主动分析人家的优秀运营套路(案列),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理论或者查资料去分析人家案例的底层逻辑、运用的套路和成功的原因。例如之前支付宝的中国锦鲤的抽奖活动,可以参考资料分析这个活动为什么会活动获得成功,为什么能形成一个营销热点。

“收集积累”:意思是直接学习运营大咖、大号们分析过的案例,将别人分析好的案例研究好、学习透,吸收为自己的知识和想法,为自己所用。
一般每当出现刷屏级别的营销案例,都会有不少的大咖进行研究分析,这时候我们就可以直接去学习和归纳总结。但是网络上的信息一般参差不齐,我们还得辩证地看待、选择合适的素材。

2.3  努力学习(阅读、上课等)

某位成功人士说过:“人不一定终身受雇,但必须终身学习”。学习永远是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之一,不少成功人士将“终身学习”奉为一生践行的箴言。

作为一个运营新人,通过学习获得进步,再合适不过!不过我这里所说的学习并不是从网上搜罗各种“运营干货”存上几十个G,然后……(大家都懂的)。

学习就是静下心去钻研一本书,掌握一个知识点,化为己用。

学习的途径多种多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但就我认为,阅读和上课最基本途径。

(1) 如何学好一本书?

注意,这里说的是“学”好一本书,而不是读完一本书。读是“看完”就过了,三五天后把书上的知识可能就忘得一干二净了。而“学好”是指按照一定方法,花上大量的时间去专研一个知识、把它掌握、记忆并融会贯通。

至于如何学好一本书,或许有多种方法,市面上有很多关于读书指导的书籍,大家可以选一本学一学。

我个人在阅读的时候会习惯拿上一支笔,打开电脑Xmind,边看书边在书上写写画画,每看完一个章节,就用户思维导图将书的关键知识点拆解出来,把书读薄,方便以后复习。

如下图,是我学习《参与感》一书的时候对书中知识点拆解的节选:

(2) 为什么需要上课?

因为,上课可以说是系统学习运营理论知识最快的途径了。

而当前的事实是:很多公司对运营新人没有系统的培训课程,大部分是老人带新手,新人总是在迷茫中踩着坑进步。

大学内也没有专门的课程教学生运营知识,因此许多运营新人在成长过程接触的运营理论和知识是碎片化的,不系统的,这就很容易造成运营新人在成长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对于大部分的新人来说,要学习系统完整的理论知识,就得从外面的教育机构寻找课程来学习。

近年来,由于产品经理、运营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市面上涌出了不少关于产品和运营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的质量和服务参差不齐,需要大家去辨别,在这里个人推荐起点学院这个机构的课程,他们在业界的口碑都较好,课程也比较适合互联网运营新人的成长。

写在最后

运营新人的成长路上或许会充满艰辛和困难,但是我相信,只要将基本的思维能力锻炼好,同时在运营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踩坑、不断总结复盘,一定能快速地从运营新手转变为运营老手。在此,愿大家共勉!

关于我:学艺不精、不学无术的互联网新人,希望能和大家多多交流!

 

本文由 @Hiphop村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唉,做运营真的不容易

  2. 营销服务型项目的创业最大的痛苦就是要当苦力,还要当着一群苦力的包工头。但好处就是腾挪性比较大,不行了就迅速调转方向,很灵活,不会有任何产品的拖累。如果我要是开局就做互联网产品比如小程序,APP,估计现在只剩骨灰了。

    受教了! :???: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01月14日 更多
日记情人节
1980年《足球世界》杂志创刊
1983年麦当劳创始人雷·克洛克逝世
加入圈子
全栈运营交流群
加入
抖音运营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运营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