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3个职场技能,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
导语:飞花摘叶皆可伤人,草木竹石均可为剑。真正的职场高手,往往喜欢化繁为简万法归一,事情越难他们用的方法反而越简单。今天一起借一个职场人成长的视角看看如何通过简单的在职场技能提高工作效率,以上,enjoy。
一、如何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作为一个职场新人,最大困扰可能就是不知道怎么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特别是刚刚进入职场的时候,一没有人带,二没有人教,自己也无法从根本上形成一个成熟而全面的职场认知,久而久之,常常容易陷入一种“我怎么成了打杂”的怪圈。
当然,没有谁一生下来就是CEO,大部分职场人进入职场的第一环节,都是从基层做起,而如果看这篇文章的你恰好就是一个实习生,或者刚刚进入职场。
那我的建议就是:
比工作更重要的是,在大脑中不断强化“我要工作”的信号。
一旦你拥有了这个认知,你就很清楚自己每天该干嘛,什么时间段该做什么事,在这里我给你细化成工作日某一天的具体流程:
1. 完成开工仪式
今天早上刚刚来到公司,是不是还没有走到工位附近就没有工作状态了?那我建议你来个最好是开工仪式,比如说收拾下桌面+清洗下茶杯+吃点早餐,然后开工。
2. 拟好每日清单
你可以在开展具体工作之前,写一个每日清单,把今天需要做的事情按轻重缓急逐一列举:
1)把今天打算做的事情写到纸上;
2)标记出最重要的3件事;
3)预估下可能发生的调整。
看看自己的日程表,是不是有一些会议要占用时间?今天要沟通的事情比较多?或者今天有事要外出?如果这样的话,就尽量少安排计划,避免事情做不完而产生的挫败感。
3. 学会拆解动作
我们都知道,高考中数学最后一道大题都是最难的,也是你需要花费最多时间去求解的。
同样的,在职场上你也会遇到一些“需要你花费最多时间”去解决的问题。而这个时候很多人常常觉得“要事第一”,一定要先搞完最难的那一个!可想而知,最难的永远是最难搞定的。
因为最重要的事通常都是最困难、最困惑的,你想搞定它,又不知道怎么下手,就无法进入工作状态了,自然也就无法提高工作效率了。
所以建议学会拆解动作,你思考的只有一个问题:
这件事情的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比如说做今天上午12点之前你需要完成项目进度汇报PPT,那么完成这个PPT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思考如何构建框架,再下一步?
找各部门收集整理项目具体进展信息,再下一步?
找个合适模板开始整理,再下一步?
制作PPT。
你看,这样一来就把做项目汇报PPT这个事拆解成了若干个步骤,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最烦的是又抓不到重点,还浪费时间。
4. 学会做笔记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职场上的事靠脑子是记不住的,所以我的建议是手边常备笔记本,针对一些突发或计划外、又不得不承接下来的事情,写在笔记本上,一方面是不要忘记了,另一方面是别让这种打扰影响你的工作状态。
做笔记这个习惯,我从大学毕业到现在一直在坚持,结合上文中的“拟好每日清单”,
你会发现坚持的时间越久,接下来工作思路越加清晰且有条理。
二、如何做好职场时间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你慢慢进入工作状态之后,你会发现你遇到了第二个难题,也就是:
手上的事情越来越多,每天要和不同部门的人对接工作,每次工作推进都花费大量时间,长此以往,你会发现自己频频顿生一种无力感。
是的,这也是我想说的,怎么才能做好职场上的时间管理?
这里提供几个小方法:
1. 打磨时间颗粒度
相信大家都对这个“时间颗粒度”已经不陌生了:
时间颗粒度指,一个人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是说一个人把时间切成颗粒的意思,代表着一个人的职业化。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公平的,你我都是一样的24小时,但最终有人保证保量不拖延的完成,也有人时间花了却一事无成。
如何高效利用每一分钟,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2. 完成每日清单
我在上文中就提到尽量去每天写一个每日清单,这能帮助你更好的养成每天开列工作计划、每晚写工作日报的习惯,
当然,这并不是为了给领导看,而是为了培养自己的觉察能力和时间掌控力。
一个进阶的工作习惯是每一个月自己拿出两个小时,拉一遍重要事项清单。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计划和清单一定要用能勾选的模式,每完成一项就打勾,这是你能给自己创造的一个“最小化正反馈”。
3. 堵住时间缺口
我自己就亲身经历过,在某一个项目项目上花费大量时间,结果投入产出不成正比。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你花了时间就一定能得到正向反馈。
这个时候,我的建议是:
把严重消耗时间的低产出项目从计划表里删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堵住时间的缺口。
我以前刚刚到深圳工作的时候,是住在远离市区的宝安区石岩镇,而上班的地方在世界之窗,每天来回上班时间都已经超过2小时有时候甚至更久,后来搬到了世界之窗,通勤时间不超过10分钟,我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提升自己和跑步锻炼。
而两年之后,因为工作投入度更高获得的涨薪完全能覆盖房租投入成本,更别提因此告别了无尽拥挤的深圳1号线的早晚高峰。
4. 找到协助对象
职场到最后总是要找人合作的,不管是别人找你,还是你找别人。
当你找到一个可以授权和协作的对象,积极“传球”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就像一场篮球,你1个人打5个和5个人对打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而职场的特点恰恰又是需要团队作战,开展工作时就像球场上的中场发动机,不仅自己善于带球突破,还要眼观六路随时准备传球,及时请别人帮忙,让自己聚焦于主线任务。
5. 找到最佳状态
最后,还有个事也想提一句,我以我自己为例:
我发现自己在状态差的时候,工作和学习质量和效果也是最差的。
而如果是早上或上午,我可以心无旁骛的完成各种事情,但到了下午或者晚上,整个人时常会出现懈怠和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甚至一个晚上都看不完一篇5000字的文章。
所以,我最后一个建议就是:
在自己状态最好的时候去做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在状态最差的时候浪费最宝贵的时间。
三、如何争取更多职场资源?
当你一步步走向职场更深处的时候,你就会慢慢发现比工作更重要的是:
你需要更多的人来帮你工作,或者说,你需要和更多的人一起去完成工作。
而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别人也是这个状态,而本身固有的资源只有这么多,于是问题就爆发了:
在一个存量的世界里,如何在变量的过程中,去尽可能的实现资源最大化?
在这里谈谈我的理解:
1. 珍惜每次合作
能拿到更多资源的人,不是因为在抢资源的时候有办法,而是因为日常工作中就表现出来的靠谱,让大家对他有信任。
有句话说的好: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同样的,在职场,信誉比加薪更重要。
可以说,重视积累自己的工作信用远比一次加薪更重要,因为工作信用本身就是一笔巨富。
2. 提高能见度
我在很多篇文章都提到过一个观点,就是有意识地提高工作曝光度。
主动与上下游的同事、分管的领导聊聊工作进展,让大家知道你在做什么、取得了什么阶段性成果。千万不要只顾埋头拉车,不与别人交流。
只有你被看见的,你的努力才能被看见。
3. 尽量不等于交付
谁都有不想工作的时候,特别是你不想接的项目和案子,但是这个东西既然以及派给你了,建议就别用“尽量搞定”这种思维去敷衍。
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老师经常说: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凡事要是到了尽量和敷衍的时候,可想而已未来的路恐怕很难走。
而如果你能做到可交付的地步,至少说明这个结果在离开你手的时候已经是个完成品,不需要下家修补你的工作才能继续下一个流程。
公司生态中,谁的结果最可交付,也就说明他的投入产出比最高,而自然资源和收益就会迅速集中到那里。
4. 整体大于局部之和
公众号“拾遗”里有句话写的很好:
我们在观察和认识一个人时,要看他是整体大于局部之和,还是整体小于局部之和。而我们自己,也要争取成为一个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人。
如果能把自己的工作放到业务全局里做对照,找到自己对全局做贡献的方式。
而不是不管做什么事情,光想着自己那点利益;
也不是不管身在什么位置,光盘算自己那点私欲。
只有当你放下眼前这点蝇头小利的时候,你才有可能看到更远方的星光黎明。
写在最后:
在文章的最后,讲个小故事:
在上个世纪的100年的时间里,英国自行车手的成绩很差,差到什么地步呢?
在过去这么多年,只收获过一块奥运金牌,而在“环法自行车赛”里没有拿过任何一枚奖牌。以至于自行车制造商都不愿卖给他们装备,觉得有损自己品牌和声誉。
在2003年,英国自行车协会聘请了一位新教练,仅仅5年时间,在2008年奥运会上,英国自行车队就拿下了项目中60%的金牌。
这位教练做了什么?
其实也没什么,只不过是:
重新设计自行车座,使其更加舒适;
用酒精擦涂车胎,以获得更好抓地力;
让医生教每个队员怎么正确洗手,减少患感冒的概率;
测试不同纺织品在空气中的阻力大小,给队员换上更轻便阻力更小的衣服;
把运送自行车的卡车内部漆成白色,及时清理灰尘,降低对自行车性能的影响。
他们车队进行了数百个这样细节上的改进,最后取得了让人刮目相看的好成绩。
这也是我最后想表达的:
有时候我们常常迷失在宏大的目标当中,
却又止步于一次次琐碎又乏味的重复之中。
任何伟大的目标,都源于无数次微小习惯的坚持。
也正是这些微小习惯的坚持,能让你在未来有机会走的更远,飞的更高。
作者: Ray先森
来源: 微信公众号:“Ray先森(RayZhang1993)”
本文由@Ray先森授权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据说未来十年会更苦逼,吓得我抓紧学习做笔记
看了这篇文章,下周的培训会素材有了,哈哈哈哈哈
很有价值的一篇文章,作为一名运营经理唯有多学习,多复盘,多总结,多实战,才能成为优秀运营人。
道理懂的不少,做的却不好。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压根就没有听懂和理解对这个道理,以及没有花时间和功夫去验证道理。很多道理都需要验证几次几十次才能成为真理。感谢作者分享。
五年运营人,前来报道!
看完后我不想做运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