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和我吹产品牛X了!用户根本不关心

本文直击产品营销的核心问题,指出用户并不关心产品有多“牛X”,而是需要明确的购买理由和与个人相关的解决方案,强调了在小红书等平台上精准定位和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求求大家别再跟我说,自己的产品有多🐮🍺了,真的无感😑
尤其是xxx年工厂、xxx专利技术、xxx独家成分……嗯,完全没有意义,博主、用户之类已经很难再为这些买单。
现在博主、用户需要的不是各种参数、不是有多牛,而是“为什么要在此时此刻买它”的确定性、是与我有关的、真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用户要的不是钉子,而是墙上的孔。”
“用户买的从来不是产品,而是‘更好的自己’。”
何况中国从来不缺这些所谓🐮(自)🍺(嗨)的产品,缺的是稳定品控、缺的是市场/用户洞察、缺的是卖点可视化、缺的是购物体验、缺的是品牌感知……
何况好产品只是做好品牌、卖好货的门槛。
所以以后请详细地跟我说,
01.我们家产品对比竞品有哪些优势或者差异化,准备用什么方式让用户感知到产品的优势或者差异化。
而有效的产品优势/差异化=可感知的(技术差异X场景适配)÷用户认知成本技术差异:把技术翻译成身体感知
🌰:冲牙器,0.6mm超细水流,1400次/分钟高频脉冲 -> 像用牙线逐个清洁牙缝,但只需要含住10秒钟。场景适配:给技术一个展示放大的特定场景
🌰:吹风机,负离子护发技术,降低毛鳞片损伤 -> 着急上班的时候,冷热风三秒切换,吹干+造型同步完成,可以多睡15分钟。用户认知成本:用已知事物解释未知技术
🌰:抗老面霜,促进成纤维细胞活性,刺激胶原蛋白再生 -> 皮肤弹簧修复术,就像把塌陷的沙发垫重新支棱起来。
真正的产品优势/差异化,其实就是用户生活场景里的“啊哈时刻”。
当然,有时候所谓的“产品优势/差异化”也不一定就是卖点。
02.我们准备在小红书上切什么人群、什么场景、什么需求/痛点、对应的卖点组合是什么,之所以以这个作为优先切入点是因为……
“既要、又要、还想要=一无所有。”
“想成为大众的,终将被大众所颠覆。”
所以人群需要定位清晰,场景需要容易界定,需求/痛点需要精准具象,卖点组合需要适配有效!
同理,在BD博主/买手的时候,也请“精准打击”,比如分析博主/买手的历史内容及货盘等,找到博主/买手的粉丝需求点、货盘缺口等,用真实需求、用直观价值来说服博主/买手,而不是我们的产品有多好。
博主/买手需要的不是“好产品”,而是与我有关(人设调性)、是账号成长(爆款内容+粉丝增长)、是价值变现(赚钱)……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林卿LinQ.】,微信公众号:【林卿LinQ】,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整理得还挺全,解读得也很透彻,值得一读。
小时候

以为长大了
就可以不用看成绩了
没想到……长大了
要看业绩……
做运营太难了。
刚从产品转运营,我是不是掉坑里了,看了这些文章,感觉做运营比做产品更难。事更多事更杂。
思路清晰
说到心坎了,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这里找到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