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品到产品的过程
如何将个人的兴趣、喜爱转化成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将自己的作品转化为产品,并不是一件易事。作者结合自己的经历,与大家谈谈如何将摆脱作品思维,升级到产品阶段,最终实现商业变现,一起来看看吧。
开始做一件事,动力源于喜欢,这是大多数人的状态。
这种喜欢可以推动你去学习、尝试、去努力;然而,人都渴望获得反馈的高级动物,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慈善家。
当喜欢的事,无法与外部商业世界建立联系,未能带来经济回报时,维持热忱的能力会逐渐减退,最终变得无法坚持。
我有过相似经历。
身边仍有许多创作者,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展示着无尽的创造力和专业技能,如,绘画、弹钢琴、摄影。
尽管在各自的领域表现出色,却往往难以将创作产品化,走入商业世界,最终只能放弃。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必须学会,如何将个人的兴趣、喜爱转化成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或服务,这不仅能带来经济回报,还能让人体会到由此产生的深刻成就感。
不过,转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经过大量实践, 我发现需要从一开始的以自我为中心,逐渐转变到从“他人的需求”和“市场价值”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也就是,不断提高个人技能和能力,并学会如何将个人价值与市场需求相结合。过程中,首要摆脱作品思维。
01
人们不常说做事要有作品思维吗?
是的。作品可以看做证明一个人成绩的东西。你写文章、设计海报、做成项目,出版书籍等,都能作为你专业能力的展示。
它是减少与陌生人达成合作的敲门砖,长期积累还能形成复利效应,这一点无可非议。
可是,为什么要摆脱呢?
因为在由市场需求驱动的商业环境中,作品专业性和创造性与商业的成功常常关联不大。识别并满足市场需求,创造市场价值,非常重要。
你想想看,很多情况下,一个作品即使在其所属领域表现出了卓越的专业性和创造性,但它未必会得到市场认可,也不一定能够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产品或服务,是不是这样?
因此,摆脱“作品思维”并非说要放弃创造高质量的作品,而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创作方向,更加聚焦于市场需求和商业价值的创造。
所以,想摆脱它,就要对「商业本质」有更深的理解。
针对商业本质,有很多说法。比如,交易、减少效率、信息差,但始终逃离不掉它的原始定义,即在市场上交换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从中获取利润。
我觉得从定义下手,并不容易让你触及灵魂的明白,我们不妨按照黄金圈思维(The Golden Circle),从为什么思考。商业为什么会存在呢?
因为所有人都有需求,比如吃的、穿的、住的等等,甚至还延伸出娱乐、想要……
我们无法靠自己满足所有需求,所以,就得大家共同协作,每个人做出一部分,这时候就得有人来制造和组织提供这些大家都需要的东西。
但是,那些制造、提供服务的人,怎么知道他们提供的东西大家是不是真需要呢?最直接的办法,看看他们能不能赚到钱,因为,大家只为自己需要的东西花钱。
如果制造者赚到钱了,那说明他提供的东西是一部分需要的,这个赚钱过程就证明他在「创造价值」。
如果他赚不到钱,那说明,提供的东西没有匹配到合适的用户,或者不是大家需要的,那就应该换个方向,做点别的更有价值的事情。
能看出两者的差异吗?
生意人目光聚焦于外部世界,深入研究市场需求,探索顾客到底想要什么,并以提供产品和服务来实现盈利。这里所说的服务,不仅是具体事物,也可能是一种解决方案。
毕竟在很多基础需求已经被满足的时代,商业需要针对更为复杂、更难以量化的需求提供解决方案,这就要求更为深入且细致的分析和理解。
创作者更多地注重于内心世界。他们探索自我,表达个人观点和情感,通过作品来传达特定的情感或观念。
一个作品是否成功,常常取决于它是否能够触动人心,是否能引发人们的共鸣。
换句话说,生意人以满足他人的需求,并获取金钱回报为目标,而创作者则试图通过他们的作品,找到心灵上的共鸣,追求的是作品的艺术性和情感深度。
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之前发表过一个观点,我记忆犹新: 当一项在线服务是免费的,那么,你就不再是消费者,而是变成被消费的对象。
如果一开始,就用作品思维做商业,明显是错误的选择。
02
明白这些后,不难得出结论:
如果你的目标是出作品,做影响力,那专注于表达方法,情感,思考。如果你的目标是赚钱,上来就得思考,你要为谁解决什么问题。
不过,商业思维看似很强,能赚钱,我猜你会面临新的问题。那就是: 你不清楚到底该为谁解决什么问题。
怎么办?
我认为,应该深入到生活中去,而非在互联网上找机会。
互联网的确提供无数信息和可能性,但仅仅局限在这个巨大的舆论场中,我们会失去对生活本质的深度洞察、理解。
人,不仅是一个消费者,更是生活体验者。生活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每个人都在寻找生活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最基本的追求不仅仅是消费,更是在追求一种更丰富和更多元化的生活体验。虽然表面上,每个人需求看起来都各不相同,但在需求核心的核心上,都在追求更优质的生活。
可能你会把产品迁移到线上,试图借助互联网扩展业务触角和覆盖面,但实际上,所解决的依然是人们真实,切身的问题,不管B2B公司,还是B2C、个人都是一样的道理。
比如:
卖在线课程的KOL,除解决技能问题,还涉及到如何激发学习者的动力、兴趣,以及如何在学习中持续提供支持和帮助,这是一种情绪价值。
同时,他还会将所有人聚集到社群中,这种构建也提供一种归属感,以及共同进步的可能性。
一家B2B公司看似为甲方在提供技术、SaaS等服务,实际上,他们依然要了解客户业务痛点,交付时,看似涉及多部门,背后的核心还是从客户的业务目标,和价值提升进行。
这不仅是服务过程,更像一场人与人的切磋,目的是通过深度合作,建立长期,稳固互利互赢的关系。
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如果你还不明确如何帮助别人解决问题,那么,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
将自己视作第一客户,仔细思考自己需要什么,考虑自己的产品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求。
以前工作中,我总遇到那些上来就谈,赋能别人公司的老板,往往最后自己都做不成,为什么?原因之一,连自己面临的问题都没搞清楚。
深入研究行业、竞品,实际是一个不断深化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自己需求与问题的过程。
这一过程中,我们会思考如何将解决方案产品化,通过何种产品来满足需求,经过一系列验证后,才会更有信心地将这些产品推荐给他人。
明白这些,你就会悟透, 到底先有产品还是先有客户?
我陆陆续续做主持的几年,遇到不少同行,有人现在还在靠「接商业活动」赚钱,有的人则开启了传媒、MCN公司。
我们大多数人一开始都没有资金、人脉,只能依靠专业技能来赚取收入,然后,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技能带来更多的人脉和资金,也促使大家开始思考如何将服务产品化。
假设他们当年上来就做产品(做发布会、演出业务),显然不现实。
我从主持跨度到互联网公司市场总监、到自媒体、再到现在的说和写融合,从这个角度看, 个体路径是技能赚钱 — 有产品 — 客户选择。
他们在一个领域深耕发展,如今,也差不多同样路径;不过,也有上来就做产品的,他们往往足够多的启动资金。
03
说白了,升级到产品阶段,更多体现在, 对于问题和需求的理解,以及利用优势、资源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对某些问题理解得更深入,且能更好地利用优势和资源,那么,产品就会更具竞争力,自然也会带来更高的经济回报。
举个例子:
我身边有一些科班毕业的主持人,都有着扎实的专业训练。他们注意到,市场上许多商演出主持人,并不都拥有专业背景。
许多人来自于各种培训机构,具备一些基础的互动能力;不过,常常怀揣着提升自己专业技能的强烈愿望,却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途径来实现。
正是看到这一市场需求,他们利用自己专业的优势,每年淡季都会开班,将专业主持技能、知识产品化,给那些渴望提升的非科班主持人提供一条快车道。
这是一种以「经验主义」言传身教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有很多,类似网上的写作课、编程、AI设计等等,帮助人们提供技能能力。
……
与之不同的另一种方法,是先做用户研究,再做产品。
什么意思呢?
有一类创业者,先找到特定群体,通过深入研究、和用户交流来理解需求、偏好和期望;这个过程中,发现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然后,基于需求做产品设计。
举个例子:
提起女性内衣市场,大部分人觉得创业机会很少;但是,国内有一家大杯内衣品牌叫奶糖派,主要专注C-K杯之间的文胸设计,几年时间收获百万用户。
母婴品牌babycare专注宝妈市场。一开始的产品线非常有限,只有几个基础产品,后来,随着用户规模不断扩展,产品线覆盖了6岁以下育儿期用的所有刚需产品。
这个方法,我把它概括为「爱具体的人」。这种策略不是一开始就聚焦需求洞察,而是,先明确市场竞争后,清晰地定义目标用户群体。
很多有产品经理背景的创业者,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他们一开始就设定了错误的目标,总想要基于需求去找用户,却忽略了市场竞争的实际状况。
因此,简洁地说,不以需求为出发点,去寻找可能的用户,而是先跳到某个用户群中去,然后,了解他们有啥需求,结合市场竞争开发新产品。
04
确定要为哪类人解决问题,再通过产品化,来实现价值变现,过程听起来很简单,实际执行中有许多难度。 因为识别问题和具备解决问题有很大的区别。
举个例子:
你发现大家有提高行动力的需求,这也是普遍性问题。于是,决定开发一款应用,通过打卡,任务追踪,帮助用户提高行动力。
不过,识别到问题并不等于真正解决,如果应用一开始都无法融入行为,那么,设计再好都无法唤起用户注意,同时,激励不够显著,兴趣也会下降。
同理,市面目标管理的课有很多,听完一定会目标管理吗?不可能,有时反而会因为信息摄入过多,不知道怎么管了。
所以,一开始就搞个产品出来,不代表用户就会买账。
当我们搞不清楚怎么实现目标时,能做的,就是不停试,如果碰壁了,那就换个角度,再试一试;只要这个目标可以实现,就一定能够通过行动、试错最终达成自己想要的。
我当年做知识星球,没有一个用户付费,怎么办?
不断围绕目标用户提供内容服务,把星球当工具,当外脑,慢慢才有了第一批人。
同理,如果你不知道什么产品形式,能满足用户需求,唯一的方法也是试,先把抽象的想法具体化,变成一个他人可以参与和体验的产品,这样,就有真实反馈进来。
当了解到产品是否真的解决问题后,再根据反馈进行调整,小到付费社群,大到科技产品,背后逻辑都是相通的。
除了试,还离不开一个关键,即迭代(iterative)。
一些创业者、KOL做产品是不迭代的,他们总想着推向市场后,就可以躺平,认为无需进一步投入精力进行改进。
元气森林唐斌森做气泡水时也曾说过, 诞生一个全新东西很难,诞生新的商业模式更难,新产品,和新模式都是在已有的东西上逐渐迭代出来的。
回到我的个人经历,我觉得自己一直处于不断迭代的过程中。从最初思考为什么要写作,到坚持写作能解决什么问题,再到确定写作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进行试错。
我不断地思考如何形成复利思维,如何将写作能力与其他技能完美结合,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每一天。
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和实践,我逐渐找到了一个更加明确的方向:将“说(主持)”和“写”这两项能力发挥到极致;然而,后来意识到,能力达到极致,并不直接等于商业赚钱。
那些能给我带来赚钱的事情,恰巧都很简单,比如:给客户写商业稿,咨询、陪跑等……
因此,我又开始探索,如何将能力与商业实践相结合,如何从作品思维,转变为更加注重产品的实用思维。
所以,这些年,我一直努力在做的,是在作品和产品的交替中,放大影响力,同时提高商业化能力。一开始可能比较慢,但这条路,必定会生存比较稳。
总的来说:
商业,即满足需求。
从技能赚钱到有产品,到客户选择,是普通人创业比较稳的一条路径;若一上来想更明确点, 那就,去爱具体的某一类人。
作者:王智远同学 微信公众号:王智远
本文由 @王智远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没有休息,没有节日,没有周末,日日夜夜,希望能不断磨出好内容,对得起自己。
营销服务型项目的创业最大的痛苦就是要当苦力,还要当着一群苦力的包工头。但好处就是腾挪性比较大,不行了就迅速调转方向,很灵活,不会有任何产品的拖累。如果我要是开局就做互联网产品比如小程序,APP,估计现在只剩骨灰了。
受教了!
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作者的观点很有深度,文章的结构也很清晰,是一篇值得推荐的好文。
看完这篇文章,我对这个话题有了更深的理解,作者的分析很有逻辑,很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