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供求关系复杂


囤积IP如果不能快速投产,基本很难挽救,一旦过期,僵尸IP和僵尸粉将成为影视行业新的代名词。
IP过剩已成不争的事实,部分版权占有方开始打包兜售,甚至甩卖,稍有价值的IP在行业下行的档口也很难投产。有幸投产的也属于赶在版权到期前匆匆运作,品质不一定得到保障。
停工对行业的发展更是致命的,任何公司都顶不住烂尾工程。完不成项目,卖不了平台,没有回款,现金流会很紧张。可以说,积压IP如烫手山芋,想抛弃没那么容易。
IP供求关系复杂,捂盘惜售还是如楼市去库存一样艰难
不得不承认,还是有不少公司靠倒卖IP挣到了钱,虽然现在的积压IP难以售卖,基本上已售IP回笼的资金抵消了这一部分成本。
IP转化慢,复杂因素导致孵化周期延迟
一年冷冻期拖慢了整个影视行业的发展节奏,这只是外部不可抗的打击。在IP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老问题:版权纠纷、主创矛盾、缺乏核心操盘手、缺钱缺资金、平台热情不高等复杂因素导致很多优质IP难产。
曾经有业内人士透露,一个IP可以转手三五次定不了剧本,在此期间一些故事核被拿去套用,成了另一部戏的故事大纲。
IP去泡沫时代,根据剧集需求变化谨慎操盘开发
外部剧集需求发生了哪些变化?小成本、正能量、大情怀成主流,现实主义主旋律剧占据荧屏,往年的玄幻IP、大女主戏、宫斗剧大大压缩。
IP泡沫将大量破灭,优质IP投产需要考虑长线收益,IP系列开发必须重视品质全面提升,而非版权在我手、拍出不愁卖,系列开发的第一部好不好就决定了后路长不长,而第一部往往没有实质性的利润。
IP热难维持,衍生开发要更加谨慎且量力而行
因此,趁热打铁是今后IP版权开发的必备要求,不要等黄花菜凉了再想重新来过,当前的紧迫形势不允许拖沓与失败。
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