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建产品的粉丝社群?只为了精准营销?
为你的产品建社群之前,你应当认真分析你的初心,构建社群的目的,是为了营销销售产品?还是为大家学习成长?还是为提升品牌影响力?还是纯粹的公益组织或兴趣团体?还是就是社交型的高端人士?还是情感型、使命价值观型?
作者:蓝泠
来源:微信公众号:“运营公举小磊磊(ID:gongjulei)”
“粉丝社群”是粉丝自发形成的社会组织,随着网络对生活的渗透,粉丝社群的平台转移至网络,形成了全新的网络粉丝社群。
网络粉丝社群的主要成员是青年群体。社交媒体为粉丝提供了与同好的交流表达平台、生产创意内容的展示空间和与偶像的线上接触渠道。
网络粉丝社群在管理上形成了独有模式,依托层级结构、制度设计维持粉丝社群稳定性、活跃度。
自媒体时代下的网络社群在其组织传播过程中呈现出更强的主动性、话语权和传播力,这类社群是以核心粉丝为主导、普通粉丝参与、影响路人粉丝的群圈,总体分为社群运营和参与者两类。
一、什么是粉丝社群?
总体上,网络粉丝社群是层级化、规范化的粉丝组织,具有相对成熟的运作模式与管理规范。
不仅存在于娱乐圈里,在传统企业和传统电商一片哀鸿的时候,我们看到一个新生的商业模式却如火如荼得发展起来。
社交平台成为重要的营销阵地,通过社交圈的扩散,营销的传播效果可以成指数级地扩散,营销的传播效果可以成指数级的扩大。
互联网社群就是“一群被商业产品满足需求的消费者,以兴趣和相同价值观集结起来的固定群组”。
具有聚合度高、交流效率高、一致行动的特点,比如百度贴吧、高校BBS等。
而以博客、微博、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开启了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对于形成社群具有天然优势:
1)聚众传播效应
是指“以自媒体系统为平台,将多种传播方式、传播渠道、传播类型、互动方式,通过信息和媒介的黏连作用相融合,将同质性的受众在异质的大众中凝结出来的传播方式”。
2)通俗来讲,就是个性化的自媒体借助内容生产、多渠道传播可以形成内在的凝聚力,在无数的网民中聚集起一群人,把这群人变成自媒体的用户,同时自媒体要为这部分用户提供内容、产品,满足用户需求。
二、为什么要创建社群?
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群里,都会感受到截然不同的氛围。
作为社群运营者,这些常见BUG你中招了吗?
- 1、跟风学样建“社群”
- 2、建成客户群、PR 群
- 3、疯狂拉人后变死群
- 4、追求活跃度乱投入
- 5、线上活跃线下缺失
- ……
怎么避免中招呢?我概括为——抓好“3+2”。
圈层消费和精准营销的时代,有目标、有结构、有核心。
建立初期-谈目标谈定位
首先,很多群并不能称之为社群,更别提运营社群了。
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很多人没有搞明白“建群”这个动作本身的意义。
与社会中其他的社群类产品,比如帮派、俱乐部等等对比,现在的各种社群运营其实做着很多类似的事。
只不过由于各种社交工具的出现,比如微信群聊这样的产品,让建群的成本显著降低,给人一种“建群很容易”的错觉,但却往往忽略了最终的难点:
建群之后如何进行运营?
建立一个社群,你的定位到底是“产品粉丝群”还是“意见反馈群”?为什么这种定位能吸引用户主动加入?
这是个非常关键的大问题,很多运营者没想明白就开始做,结果什么都没干成。
所以,在建群初期,就要深入思考一个问题:
对于群员而言,加入一个群会得到怎样的回报?
因为人类是趋利的,他要计算自己的付出(比如时间成本)与回报是否成正比。
有的群用户会觉得收获很少,既不能收获人脉,也不能学到干货,干脆退出。
有的群大家会觉得收获一半一半,能学到一些东西,但是也要忍受很多刷屏骚扰,分散工作注意力。
有的群大家会觉得收获很大,这种收获有的是一次性点破思维的局限。
有的是认识了一个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有的是通过持续分享获得了成长,特别是收获成长的人会觉得自己找到了归属感。
在解释如何运营之前,首先回答了“为什么要建群”这个问题:
- 1、用户来这个群是为了获得什么
- 2、我们建群是为了什么目的
了解这两点之后,在运营时应该做什么也就显而易见了。
三、社群的主流类型
社群的特点是“圈层消费”和”精准营销”。
吴晓波本人曾经在文章《2015年以后,中国的钱将存在四个地方》中提及:“这个世界出现了圈层,我们为什么不知道鹿晗,为什么不知道天蚕土豆,因为出现了圈层消费,我喜欢高尔夫,在高尔夫圈层,我喜欢旅游、喜欢摄影、喜欢理财,都有各自的圈层。”
“罗辑思维”是非常知名且典型的一个自媒体,如今“罗辑思维”已经成为一个互联网社群品牌,自创办以来收获了不错的口碑,也赢得了“第一知识社群”的美誉。
这基于它的三个重要定位:受众定位、产品定位和个性化定位。
“罗辑思维”聚焦于与时代紧密接轨、积极上进、追求自由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高学历、年轻、消费能力强是这一群体的主要特点。
从网络视频脱口秀到微博群、微信公众号,再到图书、微刊、电子杂志,“罗辑思维”的产品形式不断丰富,但是“死磕自己,愉悦大家”、“做大家身边的读书人”的产品理念始终没有变,“罗辑思维”的产品保持了一脉相承的生命力。
自媒体要形成品牌必须有自己的个性和独到之处。
对于用户而言,现在有六种常见的社群需求:
- 1、获取垂直行业优质信息的需求
- 2、个性化咨询的需求
- 3、寻找专业报告和文章的需求
- 4、互相抱团激励的需求
- 5、众包案例收集汇总需求
- 6、寻找同频交流的需求
对于运营而言,现在有三种常见的社群类型:
运营者需要知道,创建垂直类社群,目标用户几乎都是领域里的专家。在互联网上多次被传播的信息,他们几乎都已经了解。
所以,必须提供原创/独家/新鲜的内容,才能增强社群吸引力。
为了实现这一点,社群运营者就应该邀请相应的专家,成为社群顾问与签约作者,定期发布独家内容,吸引社群用户的关注。
运营者需要知道,创建学习类社群,目标用户目的很明确,就是寻找学习的监督者并且可以进行心得交流,所以注意这几点:“明确的群规则”、“怎么打卡”、“交付作业”、“严禁广告”等。
运营者需要知道,创建业务相关的社群,比如“了解产品后转化过来的用户”,一般都是通过一场试听或者讲座活动等聚集起来,群员就是想来听一次课就走的。
但是我们作为运营人员,则是为了让用户通过低价,甚至免费的短期课程,而进一步为更高价的产品付费,所以要注意的是:“保证课程的优质性”、“设置好转化流程”、“甚至为此准备好每一步的话术,从而将有意愿的用户更进一步的转化”。
对于这类群,就要格外当心了,你知道转化流程吗?
当费了大力气将用户聚集起来,并且试听了你的课程或讲座,你却不做好转化流程,没有一个好的流程设计去挖掘潜在的意向用户,那么前期的努力其实就是白费了。
因此,一定要在用户入群前就设计好,什么步骤可以转化,什么步骤可以刺激用户进一步的消费欲望,当用户想要购买更贵的产品时可以怎么迅速联系到你。
总结与回顾
- 1、认真分析你的初心,构建社群的目的,是为了营销销售产品?
- 2、还是为大家学习成长?还是为提升品牌影响力?
- 3、还是纯粹的公益组织或兴趣团体?
- 4、还是就是社交型的高端人士?
- 5、情感型、使命价值观型?
作者:蓝泠
来源:微信公众号:“运营公举小磊磊(ID:gongjulei)”,免费阅读200万字新媒体运营知识,提升新媒体运营能力。
本文由@运营公举小磊磊 授权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说到心坎了,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在这里找到了思路。
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作者你好,有没有什么好书推荐看看
看着看着,我坐过站了。。。。。
手动点个赞
思路清晰
很有价值的一篇文章,作为一名运营经理唯有多学习,多复盘,多总结,多实战,才能成为优秀运营人。
实在!很多事情并没有捷径,有捷径也轮不到你。比如我每天坚持看运营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