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知乎学习PGC:谈谈知乎产品迭代的版本历史
学习其他优秀的社区类产品相信会是形成自己最佳实践和方法论的第一步,相信我的这一系列优秀的分析,对于其他想要成长为优秀产品经理的同学有一定参考价值。
从微信、知乎这类产品上感受到做产品最重要的应该是节奏。对于产品经理而言,如何让正确的事相继发生,可能是最难的。
社交不等于社区。
腾讯擅长的是社交工具,比如QQ、微信,QQ空间更像是一个个独立的空间,而不算是一个统一的社区。所以在社区产品学习目标这件事情上,我选择6000w+注册用户,融D轮的知乎。
我看到知乎的创始人很推崇一本书《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讲的是如何规划和建设一座有活力的城市。我刚好也读过本书,我印象里书中讲到一座城市要有活力关键有三点:
- 不要严格按照功能区规划城市,办公与生活功能区交叉的地段人气最旺。CBD晚上没人,郊区居住区白天没人。
- 街道尽可能短,创造街区之间的交集
- 保留老城区,老城区较低的房租可以容纳低收入人群,他们提供了城市活力所必需的基本劳动服务。比如早餐店、服务员、清洁、保安。
其实社区很适合城市这一比喻,豆瓣社区以前尝试过某个产品形态阿尔法城,但是以失败告终,可以侧面证明建好一座虚拟城市并不容易,需要调和各种力量,使其开始生长。
研究方法:
- 腾讯云上用Python爬虫抓取用户“ 知乎产品”+“知乎小管家”下的所有回答
- 腾讯云上用Python爬虫抓取话题“ 知乎产品改进” 下的所有精华回答
- 访谈30位左右知乎关注10000+以上的知乎深度用户(主要是知乎盐Club期间见面的)
- 知乎早期员工、当前员工访谈。
一、知识型社区用户的需求是怎样的?
- 创作型用户,预估占比5%。在问题下有相关经验,有一定的创作时间,能产生优质内容。
- 社交型用户,预估占比15%。擅长零星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是无法形成系统性的输出,比如网易评论区里的这帮特别有才华的网友。
- 浏览型用户,预估占比80%。网友中大多数人属于这类型,不擅长写,也没有特别强的意愿去进行评论等等一些互动,但是他愿意去浏览收藏,一些优质内容,这一群人的浏览、赞同等行为会是前5%创作者的成就感的重要来源。
按所有用户需求频次来看(高-》低)
- 有目的搜索+无目的浏览(发现)
- 赞同+反对+评论等表达看法的互动功能
- 社交
- 输出知识
我的一位10w+粉丝级大V朋友常用 :提问、回答、关注、点赞、收藏、私信、没有帮助。
二、知乎首页的三类产品功能
结合下面这张知乎首页的截图,我们可以从知乎首页中看到以下三类产品功能:
- 内容(内容产生+内容分发+内容组织,如话题,发现)
- 社交(社交行为+声誉体系,如关注、点赞信息提醒+个人主页)
- 现金(支出流+收入流,如我的余额,我的礼券)
2.1 知乎在引导PGC方面的产品机制
- 内容产生:提问、回答、专栏、Live、话题索引、公共编辑
- 信息分发:编辑推荐、大V赞同、收藏夹、回答之间内链、知乎日报、知乎周刊、话题-精华回答
- 作者激励:被点赞(自带信息分发)、粉丝关注、编辑推荐、优秀回答者标识(领域下的更高问题排序 权重)、知乎盐club(线下)
- 商业变现:知乎电子书、赞赏、知乎Live
我们也可以直接从网页中不同模块的面积看到,内容分发部分功能所占面积最大,有意思的是内容产生部分功能的面积不是最大,但是位置是最好的,正处于用户浏览网页的黄金三角区域。
2.2 社交(社交行为,如关注、点赞信息提醒)
我们可以在这块看到Tab页中的优先级差异:
- 最高的是内容相关的消息提醒
- 其次是关注你的人
- 最后是谁给你点赞同或者感谢
从这方面的信息优先级排序上,我们可以看到知乎优先的还是内容功能,其次才是社交。
1.3 社交(声誉体系,如个人主页,职业信息、教育信息、被关注数)
三、知乎7年,每年最重要的功能迭代是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PGC社区产品知乎2010年-2017年,每年最重要的产品功能迭代是什么?
我尝试基于腾讯云上的爬虫,用Python爬虫抓取话题“ 知乎产品改进“ 下的所有精华回答 ,尝试着用数据回答这一问题,当然有一部分也是我个人的主观判断。
我们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到知乎几次主要版本迭代的时间节奏(画时间轴),以及用户的关注程度(相关迭代讨论获赞数)
- 2010年:邀请注册,门槛保证了互联网优质创业者、程序员群体的认真答题氛围营造
- 2011年:新增私信+发现+收藏功能,强化了知乎用户之间的沟通,以及新信息的获取。
- 2012年:新增用户获赞总数及被浏览总数+话题页下新增精华回答,社交属性强化,帮助用户筛选优质内容。
- 2013年:优化个人信息流,用户关注话题内容进入Feed,动态非时间而是算法排序
- 2014年:问题搜索算法与问题排序算法发布,对社区内容质量进行优化
- 2015年:反作弊系统+版权+搜索二次优化
- 2016年:专栏+Live上线,以及更加便捷的创作一级入口“提问、回答、写文章”
知乎小管家+知乎产品团队的专栏文章
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知乎产品团队获赞过1000的文章只有11篇,而知乎小管家获赞超1000的文章有19篇。可见知乎一般用户更关心的还是社区运营和氛围,而非产品迭代。
但是我个人却认为:如果没有产品层面对于优质信息的保护,以及对于低质信息的打击,但靠运营团队,维系优质讨论氛围所需要的人力成本可能远非知乎一个创业公司可以承担的。
四、知乎产品功能背后的那些算法
对于知乎的产品迭代而言,初期偏信息分发、交互,中期开始出现算法层面的功能,用户可能没有办法看到但对于用户的体验很重要。
内容侧
知乎如何对回答进行排序?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576738
悟空系统-反垃圾、刷赞识别 https://zhuanlan.zhihu.com/p/19998740
知乎+搜狗搜索功能合作 论知乎搜索框的炼成 – 知乎专栏
用户侧
知乎如何计算用户在某个领域下的权重?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544084
友善度
知乎运营应该从葛巾老师的退出里得到什么教训?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43376
五、知乎那些不为人知的小众功能-程序员彩蛋
知乎快捷键: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842222
Chrome 下 shift+ctrl+J
知乎曾经上过小组功能,里面内容质量太水,很快功能下架
小结:
知乎产品核心功能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关于Feeds流的,价值在于让用户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又能看到一些平台上最热门的内容。
产品层面、可以认为知乎的内容分发主要是基于社交关系的,“发现”功能中的Feeds会基于算法和编辑推荐。
知乎通过一系列的产品功能,建立了人-问题、问题-人,人-人、问题-问题之间的完善关系链。在我看来这也是知乎能够成为一座内容城市的重要原因
- 问题与人,提问-回答,邀请回答。
- 人与问题,正面:赞同、感谢、分享、打赏,负面:折叠、举报、没有帮助。
- 人与人,关注、拉黑
- 问题与问题,链接、话题、索引,重定向(针对重复提问)
知乎上1年前有个很火的提问:
“八岁开始刷知乎,刷到二十岁,知识量能达到什么水平?”
有个获赞超过1w的答案提到了一句话:
“我和你妈去跳广场舞,跟不上节奏怎么办啊?
儿子:以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其实除了可以欣赏到这样抖机灵的答案以外,现在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涌入知乎这一中文问答平台。
在我看来,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是一句话:知乎上有着不同领域,海量的优质内容,而且有着高质量的组织结构,便于查找。
后续的知乎简史3会考虑从社区运营(拉新+促活+氛围建设+个别大V为什么退出知乎等角度加以分析)。
相关阅读:
作者:贺嘉 公众号:kuajie123,腾讯云布道师、腾讯云小程序教程作者。全国最大公益组织孵化器恩派的传播顾问,广东电台财经频道客座嘉宾。多次作为深圳文博会、中科院可穿戴学术会议主讲嘉宾
本文由 @贺嘉 授权发布,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