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被观点注射,怎么办?
在互联网上,每一个发声的人,似乎都是既得利益者,都想来分一杯流量的羹,也容易引导者其他人。
姜萍事件,看了吗?有个朋友跟我说,他真的很生气。这15天里,连续不断地有回应,感觉解释越多,事情就变得越复杂。还有,前一阵子,一个CEO因为这件事持有不同观点,和别人吵了起来。老实说,我觉得我很难评价这件事,也没资格评价。在互联网上,每个发声的人,似乎都是既得利益者,都想分一杯流量的羹。你说,我能怎么说呢?
不过,比起这些,我更不希望你因为一件事就和别人吵起来,影响自己的心情;所以,有一些新闻传播学中的关键词,我拎了出来,理解后,也许关键时刻有用。
01
我们先从事实出发。请问,什么算事实?也许你会说:事实不就是所发生的事情。比如,小王打了小张一巴掌,就是事实。
有道理,但并不严谨,一个完整的事实包括6要素,即:时间、地点、参与者、原因、结果以及证据。举个完整的例子:2023年6月15日下午3点,北京三里屯某咖啡店,两家初创公司CEO,在一次非正式会面中,因为合作协议的细节问题发生激烈争论。这次争论的起因,是一方认为另一方在利润分成的条款上,提出不合理的要求。
结果,双方没能达成任何协议,以失败告终。两家公司合作变得不明朗,事件证据来自会场的监控录像,以及会后双方在社交平台上,公开表达不满的帖子。这是一个,除把某咖啡店的名字打码以外的完整例子。我一直对「事实」这个词着迷,自认为是“实事求是”的人。
但有时候,事情不顺心时,情绪还会影响我。为什么呢?后来,我发现三个原因:
一,自认为理性的人,并不代表就不偷懒。
有时候,面对一些难以接受的结果,会选择相信自己想要的那部分。
二,掌握事实的成本很高。一件事情包含很多维度,平时不可能像电影里那样,一下子就掌握全局;
三,叙事方式被打破。我们做事时,不仅渴望事情做对,还需要附加值,比如,别人的关心、认可,鼓励等等。缺了这些很容易情绪化。
所以,作为一个旁观者,要想掌握全部事实很难。但从行动的角度来说,最好的方法,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调整。知识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不管是哪一种,都是从实践中来的。
理论不跟实践结合,就变成了空中楼阁,所以,我会在笔记软件里建一个事实库,记录下一些现象,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记住一个关键点:事实一定是定格在某个时间内,如果超过时间范围内,情况就变了。
比如:昨天吵架的两位创始人,今天引起了大家的讨论,这种情况叫什么呢?一个词总结即:事态。
02
什么是事态?事情的态度吗?不是的。事态指随着时间发展变化的状态。
它有四个维度,一,发展,昨天的吵架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了更广泛的讨论或者争议,这是开始到现在变化的过程。
二,对人、对环境的影响,这场吵架可能影响公司运营;
三,公众反映,一开始大家没注意,但是,媒体、自媒体解读一番,变成了热门;
四,持续性,它还会不会继续下去?有没有转折发生?
因此,事态可以帮我们理解事件的全貌,有一种站在今天看昨天的感觉。但是,比起事态,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概念,那就是:时态。时态是什么呢?不仅描述昨天的事实怎么样,还包括正在发生,未来可能会发生。还拿吵架例子来说,两位创始人昨天吵架,这是过去式,因为它已经发生了。
如果今天,这两位创始人发了公告,粉丝们留言引发了新的转折,那我们就用现在式来描述,因为这些正在发生。再比如,大家看了留言,觉得他们明天可能还会吵架,甚至会引发商业竞争。
这时,得用将来时态的眼光来说,因为这些事还没发生,但是有可能会发生。看到这,你也许会冒出一个问题:时态等于事实吗?两者相辅相成,但并不相等。因为时态主要描述什么时候发生,而事实告诉我们什么事情真的发生,在哪发生,假设基于昨天的事情今天又有了转折,那就是:事件时间线。在时间线上大家会议论,这时「观点」就出来了。什么是观点呢?
个人、团体对某件事情的理解、看法,以及评价。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价值观或者接受的信息不同,所以他们的看法也会不同。观点包括情感色彩和主观推断,这是它与事实主要的区别。
举个例子:两位CEO吵架之后,一家媒体说:“都是做老板的,格局在哪里?”下面有人回复说:“利益面前,还谈什么格局?”还有人评论:“他们吵不吵架,关我什么事啊?”可以看出,观点就像大锅饭,每个人都可以来盛一勺。
互联网上,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观点,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别人。有个词叫做“填鸭式洗脑”。简单来说,要小心在问“为什么”后,给你灌输一大堆看似有道理,实际上却用不上的东西的人。
比如,有人问:“为什么比尔·盖茨要投资核能?因为他觉得再生能源没前景吗?”这样的问题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了,用了一种很武断的逻辑,一定要小心。
03
还有一个跟观点相似且被混淆的词:立场。什么是立场?一个人或团队在某个特定问题中,持有的位置和态度,通常基于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利益以及政策选择。
相比之下,立场更长期持久,是行动的基础,观点更加临时性,会随着新信息出现而调整。比方:如果立场是你在足球比赛中,支持哪个队伍的根本决定,那么,观点是你对比赛中,某个特定瞬间的看法或评论。务必记住,涉及到立场和观点和动机有很大关系。
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发表对姜萍事件的看法?因为有些人想要流量。流量多了,就能赚钱,一个帖子阅读量达到10万+,广告费可能有几千块。涉及立场的讨论中,群众往往会做什么?
争对错。忘记哪个商业博主在书中提到的,事情没有对错,只有立场,我并不认可。真实的情况是,每个人的立场不同,可能会影响他们对事情对错的看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事实。
有些事情,确实要明确对错。比如:法律规定不能闯红灯,创红灯有危险行为,还有一些科学证实的事实,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事实,它基于大量观测数据和理论计算出来,所以,这种情况下,你能用立场来形容吗?显然不行。
工作中,也要明确对错,涉及到保护客户数据安全,人际管理处理的方法、事情的优先级,这些更取决于结果的效果,以及如何更符合组织价值观。
有时候,即使决策过程中存在分歧,只要最终能有效推进项目或达成目标,这样的决策,也可以被视为“正确”。
讨论对错问题时,我们要警惕一个现象:“和稀泥”。互联网上,一些人会故意利用人们固有的印象和立场,制造分歧。例如:某个博主在发表对某事件的看法后,故意在文章下面设置一个投票,选项只有“对”和“错”。
这种做法看似在求证观点的正确与否,实际上并不是为了寻求真相。他通过限制选项,只提供“对”或“错”,这样能激发人们的情绪反应,引发更多的争论和冲突,而这些冲突恰恰能为博主带来更多的关注和流量,使他们成为幕后的既得利益者,因此,面对这类情况时要有辨识力,避免被简化的选择误导。还有一个跟对错相关概念是:真理。什么是真理?
与事实相符,并被普遍接受的知识和概念,它代表对现实世界的准确和客观的理解,不同领域中定义不同,但有四个特质:不依赖情感观点,绝对客观广泛被接受,很普世化一致的,不会自相矛盾
有历史实验或其他可证实方式还拿前面提到的两位创始人吵架的例子来说,“两位创始人在会议中发生了争执”,这就代表一个真理。不要惊讶,它是一个客观事件,并且有可靠的证据支持。
所以,真理涉及到确定的、可以验证的事实(吵架确实发生了),以及要进一步调查的因果关系(为什么会吵架),这些基于客观证据和一致见解,我们还能从中吸取教训,就能被定义为真理。那么,我们能不能从事件中发现其他的真理呢?
当然。也许你会意识到,沟通很重要;或者做决策时,要考虑各种不同的意见;甚至还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等等。
因此,就像那句话说的:真理往往藏在细节之中。
04
你知道时事,立场、对错、观点一般发生在哪吗?答案是:舆论场。大名在学术中叫“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最初由德国哲学家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提出。
主要描述一个开放空间,大家都在这里纷纭,交换意见,空间里,各种信息四处传播,讨论不仅是聊天那么简单,还会影响到大众对重要社会问题的看法,甚至能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
我觉得,现在互联网社交媒体,被分化成许多平台,每个平台都好比一个小型舆论场,在不同舆论场中,信息展现方式,讨论的内容以及最终得到的答案都不同。我有个朋友之前跟我抱怨,现在热搜太多,看不过来。
以前,天天上微博刷八卦,现在微博的热搜已经被分成各种不同的领域,而且,不只是微博,其他平台也在搞热搜,也是分了好多领域。他还吐槽,现在热搜还能被商业化。不知道哪些话题是真的,哪些是被平台人为推上去?
的确耐人寻味,值得深思。不过,在舆论场中,一件事实发酵,往往会出现三种效应,一,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自媒体号的内容会使用特定框架和角度,这种框架会强化、削弱特定的价值观和立场。
二,如果个人观点与主流观点不符,一些人会选择沉默,以避免社会孤立,这种现象,会导致主流意见得到更多的重复,看似占据绝对优势,而少数意见则越来越少被听到。
传播学中,把该现象叫作:“螺旋沉默效应”(Spiral of Silence),简单讲,对于事实的评判,声音就像螺旋上升、下降的曲线一样。
最后,你也不知道什么真相在哪里?批判是否准确?还有一点,有时舆论场也会导致“群体极化”。
前几年,大家可能都关注到了一则关于某加拿大男艺人的新闻。这件事情,很多人对此表达强烈的看法,有人认为价值观被颠覆,有钱人行为毫无底线,还有人觉得为什么会出现饭圈文化,等等。
所以,这种讨论往往使得公众意见两极分化,一方面有人强烈谴责,另一方面,也有人为其辩护,提出不同的观点。
当一个事件,随着时间发展,终于得到完整的回应或结论,就代表真结束了吗?等等,几个月或半年后,在短视频平台上,这个事件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延续:
一,网友们会根据事实,创作出各种故事和段子,频繁在社交媒体上被引用。比如:雷军的are you ok,被bilibili博主做成音乐,后来不可思议的是,还被买走了版权。
二,这个事件本身,具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教育意义,那么,可能会被用作教育、科普的素材。通过这种方式,原本的事件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变成了传授知识和启发人们思考的工具,很多电影结束时,会出现一句话:根据历史改编,就是这个意思。
好了,事实、事态、时态、观点、立场、对错、真理、舆论场、框架效应、螺旋沉默效应、群体极化、以及故事,12个概念为你完整的还原一个事件的形态发展。
下次当被观点左右时,不妨先停下来思考一下,现在处在事件哪个阶段?所在的位置是什么?理解这些,可以帮助你更清晰地看待事件全貌,避免被片面观点所左右。
总结而言:概念,关键时刻有用。其实,作为个人,真正要分辨的不是所谓的“事实”和“观点”,而是看我对事实的了解和调查,做得够不够充分。
如果调查得很详细,那就能确定说某个人的观点是对的还是错的。如果了解得不够,就先不急着下结论,也不急着判断,愿你有一个性感的大脑。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王智远】,微信公众号:【王智远】,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对于大家都热衷的热点话题,总会去分析别人背后的行为
读过这个楼主很多文章,确实都还不错,感谢,加油。
讲的很透彻,例比通俗易懂,果然是高手
文章写得很精彩,作者的文笔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