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国外防疫宣传片,洗脑又有趣!
从这三支防疫短片中,或许你可以学到如何运用“讲故事”、“设身处地”等方法,巧妙夺得用户心智,让用户潜移默化地接受品牌所要传达的理念。
作者:黄毅
来源:公关界007(ID:PRCN007)
随着国外的肺炎疫情越来越严峻,各个国家的防疫宣传也安排上了。
没有我们的条幅宣传、广播宣传、村长喊话那么硬核,从目前看到的国外防疫宣传片来看,画风竟然有点沙雕。
让我们来看看“歪果仁”是怎么进行防疫宣传的。
意大利防疫广告:一位老奶奶的硬核忠告
三个月前,疫情在国内爆发的时候,因为很多中老年人不重视,年轻人们主动承担起了“防疫宣传”的责任,给长辈各种普及,提醒家长重视,真是苦口婆心,费尽口舌。
万万没想到,熟悉的剧情在国外也上演了。很多子女着急忙慌地劝父母疫情期间不要出门,结果爸妈照常逛街、参加派对,因此很多年轻人在推特上吐槽。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中老年人都不听劝。意大利的这支防疫宣传片,就找来了一位老奶奶给年轻人带来了四点忠告。
这位意大利老奶奶的忠告,并不是一味讲大道理,而是融合了很多有趣的段子,将那些老生常谈的防疫知识讲得更加生动、可爱,让人一下子就听进去了。
比如说劝告人们要“洗手”,老奶奶“你洗了吗”的灵魂三连问,霸气中又带着慈爱,洗脑中让人感受到一种长辈的威严。
再比如打喷嚏要用手肘遮挡,老奶奶非常swag的示范动作,也是很贴近年轻人了。
让人们避免接触,减少亲亲抱抱,老奶奶提议用wink来代替。见了面相互wink一下,既不失礼貌,又安全健康。看老奶奶的每一个wink,有没有觉得这个提议简直太天才了。
宣传片中,这位老奶奶的语气很多时候是严厉的,这样能让人们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从而足够重视。
同时,老奶奶调皮可爱,以及偶尔孩子气的一面,也可以让年轻人更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奶奶的忠告,去保护自己。
澳大利亚防疫宣传片:疫情期间的沙雕爱情
除了面对面劝说,“讲故事”也可以起到很好的防疫宣传效果。
比如澳大利亚的The Feed SBS推出的这支脑洞大开的宣传片,通过一场“爱情表白”,提醒人们在疫情中需要重视的防范措施。
译制:@创意课代表
男主风尘仆仆地前来找女生表白:
你是我醒来第一个想到的人,
是我闭眼睡觉前最后一个想到的人。
我爱你,Erin!
我来做我很久以前就应该做的事。
可是当男主要去亲吻女主时,女主却惊慌失措地拒绝了他,
因为新冠病毒,手不干净,不能接触脸。
接着,女主就随手拿出了洗手液……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然后女主开始向男主表白回应,但由于嗓子不舒服咳了一下,男主立马警惕起来打断了她,因为新冠肺炎的症状之一就是干咳。
(emmmmmm)
既然不能接吻,女主提议有一件事两个人可以一起做,用“洗手”加速两人感情的升温。
(洗手而已,表情duck不必)
洗完手,男主表示两天前自己把一枚硬币扔进了罗马的许愿池……
此时女主疯狂地打断了他。
这说明男主刚刚去了疫情严重的意大利,现在又来找自己,女主怕是满肚子的脏话要骂。
最后女主愤怒地把男主赶了出去,一场本来应该美好的爱情故事,最终以悲剧收场。
这支宣传片用一次又一次的剧情反转,提示人们新冠肺炎的一些症状,以及少接触、勤洗手、不要乱跑等注意事项,在寓教于乐中进行防疫宣传。
片子中的脑洞创意,实在值得称赞。
法国防疫广告:再浪漫也要戴口罩
一向浪漫的法国人,就连宣传片,也拍得相当优雅,有自己的味道。
下面这支视频,是法国社保局在去年年底发布的针对预防冬季病毒的宣传片,不过用来做防疫宣传片,也丝毫不违和。
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随着一位老人打了一个喷嚏,各种防范病毒的动作手势开始在人群中传播开来。
打喷嚏要用手臂捂口鼻。
用过的废纸要扔在垃圾桶里。
洗手要注意各个细节部分,做到全面清洁。
最重要的是,要戴口罩。
在宣传片中,一群舞者用不断重复、洗脑的动作,来提示人们防范病毒的注意事项。这支片子告诉我们:只要人人都做好自我防护,病毒就不会传染开来。
片子充满节奏感的欢快基调,也很容易让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学习各种防疫动作。
每一支防疫宣传片,无论是搞笑的、洗脑的、文艺的、走心的,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让人们意识到这次肺炎疫情的严重性,从而保护好自己。
而这些国外宣传片中提到的减少接触、打喷嚏要遮挡、戴口罩等注意事项,我们并不陌生,也更能感受到外国人如今面临的处境。
但愿全球的疫情能够早日过去,每一人都摆脱新冠病毒带来的恐慌、畏惧,迈入正常的生活轨迹。
作者:黄毅
来源:微信公众号:“公关界007(ID:PRCN007)”
本文由@公关界007 授权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CC0协议
读过这个楼主很多文章,确实都还不错,感谢,加油。
据说未来十年会更苦逼,吓得我抓紧学习做笔记
降低期望,把手机关掉,焦虑就没有了。
很有价值的一篇文章,作为一名运营经理唯有多学习,多复盘,多总结,多实战,才能成为优秀运营人。
小时候
以为长大了
就可以不用看成绩了
没想到……长大了
要看业绩……
做运营太难了。
心理学中有个虚假同感偏差,即你的喜好会影响你的估计值,在工作中,团队成员的喜好往往也会导致不同的策划方案的落地。比如我们团队几个成员都喜欢直播,觉得办直播的转化率一定不错,于是做了一个关于直播的策划营销案。但在实际过程中,我们通过数据发现这个直播和我们用户的契合度较低,后续做了试点投放,最终数据也验证了确实存在虚假同感偏差。用心理学知识发现一些陷阱,可以帮助工作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