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和职场竞争中,如何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和规划,成为了每个职场人士必须面对的挑战。正确的职业规划不仅能帮助我们在职场中保持竞争力,还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从环境因素看社会的趋势,从个人需求找到对职业的底层需求,再从行业看公司,从公司看职位,这才是职业规划的完整思考逻辑

早在疫情开始的时候,我就说过,未来经济将进入下行周期,这将会很多人的第一次经济危机。后疫情时代,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公司倒闭了、有的裁员了、有的只有保底薪酬了……加之未来十多年内每年仍然会有海量毕业生投入市场,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岗位会越来越少……

这是真实的,很多人面临或又一次面临,生命中的1%的选择——找工作。所以,这不止写给某个群体的,而是99.9%的绝大部分需要“劳动性收入”的人

为什么说是1%的选择,是因为我们看似每天都在选择,这些选择也在拼凑组合成结果,但诸如选择晚上吃什么,吃米饭还是面条、吃面包还是牛扒,我们称诸如此类的短期内能呈现结果的,或者说无关痛痒的,视作是多余的99%选择

那剩下的1%的选择,他决定了今后人生的走向,他才是有意义的,做这样的一个选择,将直接影响未来

在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自我选择效应”,指我们做了一个选择,就会沿着这个选择持续下去的惯性,在过程中还会自我强化,下一次选择,还会做出同样的类似的选择。

而在职场中,我们的选择大多需要较长的时间来呈现结果,因此这1%的选择无疑更显得无比重要,所以我们在做每一次选择时,需要认真的思考。

说个题外话:很多人总是懊悔或者想回到过去重新做一次选择,但是回过头去大概率还是会做类似的选择,当然这不止是一个偏玄学涉及到人对自身底层操作系统的打磨问题,所以不在今天要讨论的问题之列。

不说玄学,只说做好职业选择的该怎么思考,职业选择与职业规划有什么样的逻辑。

选择一份职业,有三个要素:行业、公司、职位。行业决定了社会的趋势,公司决定了未来职业路线的走向,而职位决定了一个人可上升的通道。

要把这三个要素思考清楚,且和个人职业选择的决策相匹配,我们还需要从个人需求和环境因素上来考虑,跳到更大的维度来思考这个决策模型。

个人需求包含但不限:工作地点、福利待遇、团队氛围、成长空间、兴趣爱好、技能发展等;环境因素包含但不限:当前行业所处的阶段、同行竞争者状况、未来行业趋势等。

这个决策的模型是:从个人需求出发,了解当前市场的发展规律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做出最终决策。从环境因素看到社会的趋势,从个人需求找到对职业的底层需求,再从行业看公司,从公司看职位,这才是职业选择与职业规划的完整逻辑。

分析这个模型的原因是:

初入职场的,如何看清一个行业、一家公司、以及职位要求,如何从个人需求以及环境因素进行决策;毕业后工作3-7年的职场人,在就业市场上选择逐渐增多,在众多选择中如何识别最优,避免一手好牌打烂。

因为随着年龄增长,决策成本越来越高,个人职场价值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贬值,选择面越来越少,每一次职业转换的风险越来越大;看清当前、预估未来,很多人看得清眼前看不见未来,低估了长期风险高估了短期收益。

一、个人需求:什么是理想的工作?

其实有太多收益可观却特别不喜欢的工作,抑或是兴趣饱满但热情投入下来却收益很少。前一种或许还能勉强让一个人努力喜欢上现有工作,后一种就真的只能是发展成为兴趣了。

我们通常定义的理想的工作是:能力、兴趣、收益三部分的交汇,兴趣所致、有能力做且收益可观,这是传统意义上好工作。

1、兴趣:自己喜欢做什么?

这是一个很重要但被大多数人忽视的问题,又或者说很少人能真正思考自己喜欢做什么,以致很多时候人们选择一份职业是被动的莫名其妙的就被接受了。

对职业的热爱很少被谈及,人们普遍聊的话题也往往只是职业头衔高低、薪酬福利好坏、老板同事是否傻逼智障,很少有人说,这份工作中自己最喜欢什么,当然也很少会有人问你。

事实是,从事一份厌恶的工作不但会浪费你8小时时间,还会毁了你剩下16小时的心情,看着工作时间只是8个小时,但坏的情绪却可以陪伴你一整天。

如果你单纯地喜欢做一项工作,那就是你应该做的工作。你会学到很多东西,从工作中得到很多很多。

有人会问,道理我都懂,可是我真的不知道我喜欢什么工作,当然每个人成就动机不一样,每个人的闪光点也不一样。

有一个最简单的区分办法,找到你不厌其烦的地方,他通常就是你的优势所在。如果你觉得还没有,可以问一下朋友,在你觉得最焦虑最无可奈何的时候,他们依旧认可你的点,就是你独一无二的优势,去发扬他,那也会成为你的核心竞争力。

就好像,有的人对着PPT模板照抄都觉得很痛苦很不耐烦,如果你能像乔布斯一样一遍一遍的打磨PPT,一遍一遍的练习讲解PPT,那坚持下去,你的PPT肯定比那个痛苦的人要好。

当然我们要对兴趣作一下区分,自觉兴趣与志向兴趣。如何区分呢?举个例子。

比如我也喜欢拍视频,在构思一个视频之前,什么样的风格,什么样的内容,我会想想脚本,想想怎么运镜,想想怎么分镜……然后拍一个自己满意的作品。

但是我不想靠拍视频成为网红,我也不想靠视频APP获得大幅的收益,就像我对画画一样,主要是这些只是我的自觉兴趣。如果你想拍视频成为网红,然后在平台上获得收益,这就是你的志向兴趣。

自觉兴趣能帮助你发掘自己的爱好,志向兴趣能帮助你更有目的的练习,形成能力,甚至成为你的工作,和收益来源。

职业的通道也有两条:管理通道和专业通道,并非走上管理岗才是职业通道的上升。

比如有的人因为自身能力非常优秀,结果被提拔为主管,结果在一天的工作中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做内部沟通处理员工关系,但结果有可能成效甚微,这样很容易让人陷入自我怀疑。

这样的话最好还是让他继续在专业上发扬光大,同时让他意识到他的优势是创造,如果能进一步让他认识到从个人创造走向团队协同创造的必要性,可能会让他重新热爱自己的工作,往往这也只需要进行视角的转变,这中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比如这个例子里面的,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

当然理想的情况还是找到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实在不行的话,那就努力让自己喜欢上现有的工作,在枯燥中寻找乐趣,改变工作方法,寻求把现在的工作变得更有效率,成果更加显著,流程更加顺畅等等……

2、能力:自己能做什么?

个人学习和从业经历的维度来分析,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的理性判断,也是较为不那么好判断的,如何正确识别自己的能力,还需要从知识、能力、技能三个维度来看。

比如个人学习方面,尤其刚出学校的,学习通常指来自学校的某一专业的系统学习,我们或可称之为知识,因为无论如何,正儿八经学习过的,对本专业的一些理论认知是有的,但是他可能对具体的问题解决毫无头绪……

如何准确的定义,以及定位它们的关系?

  • 知识:我认为知识更多的是一种经验,但他不是最终的最准确的现实表达,只是受限于发展阶段的一种假设和解释,需要针对具体的背景和经验进行再创造,总得来说就是一种经验,且受限于背景。
  • 技能:技能是活动水平的概括,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包括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前者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操作活动方式,比如写字、弹琴;后者是借助于内部力量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比如写作、阅读。
  • 能力: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促使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其中既包括一般能力——在不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如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抽象概括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也包括特殊能力——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数学能力、文学能力、艺术表演能力、管理能力、绘画能力等。

知识和技能、能力更像是xyz模型,弄清三者各自的概念后,我们再来看三者之间的联系:

从知识和技能的角度看,知识是技能形成的基础,而技能反过来也可以巩固知识的学习,深化对于学习的理解,就是更好的成为自己的经验。

从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角度看: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但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而能力反过来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个人学习是学习已有的一种经验,并且尽量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从业经历更加系统的锻炼人对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通常在岗位要求里我们可以分析,胜任这个岗位需要什么能力,比如一个好的新媒体运营,就需要应聘者需要写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沟通能力,甚至在策划活动时,还需要对预算能准确把握财务分析能力。

兴趣和能力像一个有意思的情侣,好的时候如胶似漆,不好的时候天天拌嘴,兴趣能让人不厌其烦的进行联系成为能力,有能力却不代表你对什么事情有兴趣。关于能力和兴趣之间,如何分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可以用一套模型工具分析:

  • 高兴趣+高能力=优势:优先,聚焦,精进
  • 低兴趣+高能力=退路:组合,尝试,退路
  • 不擅长+高兴趣=潜能:接纳,投入,学习
  • 不擅长+低兴趣=授权:面对,警惕,慎重

我们把所有普遍的vocational skills(职业技能),放到一起,按以上四个象限进行划分,找到自己的最优选择。

3、收益:自己要获得什么?

有形的是薪酬福利,无形是成长空间和技能发展。

说一下薪酬福利,在多数人的认知里,工资是行业平均水平加上个人工作年限积累的综合评估,一般如果跳槽不涨个20%,都不好意思跳。但真正的,薪酬=你个人的不可替代度+市场/公司对你的需求度,这二者加在一起,才是公司愿意给你的投资,只有脑子不清楚的动辄跳槽要求加薪。

显而易见的是,可替代度高,公司愿意付的薪水必然不高,这和行业水平、工作年限关系实际比较弱。

还有一个就是工作地域。记得好久之前,也不算太久,逃离北上广很火,但实际上工作地点对人潜移默化的塑造至关重要,但是因为缺乏衡量标准,人会低估其影响。

李叫兽曾经提到了一个概念叫“同侪压力”:“你来北京前五年,就认识了你一生所有的敌人和朋友。”“我在北京的朋友、以及在波士顿的朋友,是我这一生无法堕落的底线”。

地域事实上决定了朋友圈的质量,反过来也能决定你的质量。当然这话不存在贬低的意思,而是在年轻的时候尽可能的留在大城市,这样认识的人更优秀,这是竞争环境决定的。

二、环境因素:应该怎样认知世界?

世界是混乱不堪的,它是非线性的,狂躁不安,动态变化。而在非线性的世界里,我们都是线性思维的奴隶。

世界是非线性的发展,个人其实也是。但我们在生活中却习惯性用线性思维去解释一切,比如什么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不成功是因为你不够努力之类的调调。

当然我们不能说以上都是错的,只是我得完善这个说法:世界是非线性发展的,但他存在线性发展周期,在一定的周期内,世界是线性的。

我们在面对非线性发展的世界,而那一次次改变就是世界非线性发展的时刻,正确的看待和把握,才是道理。要善于把握;在一定的线性周期内,则需要定力。

梁宁在产品思维30讲里提到过一个“点线面体”的选择理论,个体是一个点,行业赛道是一条线,背后依托的是一个经济体。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要看到切入点在怎样的线上,这条线在什么样的面上,以及这个面处于什么样的体上。

选择新华社和选择腾讯的例子正是人们选择的背后的“体”不同,真正拉开差距的问题在于他们选择背后的经济体,一个平稳发展,一个快速发展。

职业选择同样也是这样,找工作最重要的仍然是找一个行业,找一条快速发展的行业赛道,这个快速发展打破以往的旧有的就是一次“非线性的改变”,如果能选准这样一个赛道,就能享受到这个改变的线性周期内的回报,从而获得自身的快速发展。

从你能做到的、能稳定提供的那个 “点” 开始;要看到这条 “线”,而不要纠结于当下的 “点”;当 “面” 打仗时,“面” 上的 “点” 是有红利的;面在哪个体上?这个体是在崛起还是沉沦?

当然“点线面体”的理论更多适用于在行业已经深耕了一段时间的职场人,他们对行业整体发展有着自身的判断,能够有效判断出行业上行的趋势。(如何分析判断行业,继续往下看会提到)。

我们唯一不变的就是拥抱变化。我们在这个变化的世界里,拥有的所有收益总和,大致来源两类:

第一类是市场收益:指我们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内,基本上只要随波逐流也能获得的收益。比如说十多年前你能够买房,不管你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只要入手了,都会赚钱。

另一类是个人收益:就是你跟这个市场所有的竞争者相比,你的超额个人收益。比如十年前别人买一套房自住,房价涨再多那也只是数字。但如果你在十年前买房的时候眼光超前,买一套自住,再多买两套可以选择在合适的时候卖掉,或者拿来出租,这多出来的两套收益就是你的超额个人收益。

第一类收益说明你比别人选的好,第二类收益叫做你比别人强。把职业规划加入这个点的思考,用更宽广的视野去观察。充分将市场收益和个人收益发挥到最大限度,在一个恰好的时机内,跟随了市场,又在这个过程中超越竞争者,职业选择也需要这样的思维。

个人因素模型(能力、兴趣、收益)从一个传统的角度匹配个人能力与期望工作,而环境因素则是提供一个顶层视角,帮助我们意识到世界及个人都是要有非线性发展的思维和认知,而面对不确定性时,个人又该如何做出选择。

最后回归到这个决策逻辑本身上来:行业、公司、职位。

三、如何分析行业、公司、职位?

行业:根据上面环境因素中的市场收益,可以看到,行业就是最重要的因素,但他却又最难以评估的因素。当我们准备进入或跳槽到一个新行业时,你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了解行业,判断自己在这个行业里的存活度、成功率。

完全跨入新行业时,最好能直接利用招聘的契机与目标公司的各类职业人交流,大致可以理清楚目标公司的组织架构、业务流,不同人对行业公司或好或坏的评价。

当然更专业的,还可以用波特五力的方法来评估。一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

五力分别是: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也有更简单的方法,要分析一个成熟的行业,那可以去找行业龙头的年报,他们一般会对行业发展提出自己的理解。

比如要了解房地产行业,那我们可以找一家龙头企业,就去下载他们的年报,他们多会从市场销售、行业库存、货币政策、后市展望等多个角度对房地产行业做了分析。看完之后,你大概就能了解这个行业的现状、未来,以及分析的思路。

对待不熟悉的行业,最好的办法是去找投行报告,投行的研究报告一般分析得都比较透彻,能够免去你花费大量时间,或者无从入手的问题。

分析一个行业的时候要分析什么?

这个行业涉及哪些概念?大概念里有哪些小概念?有关联的其他概念是什么?这个行业的发展历史是什么?前景是什么?在国外是如何发展?在国内又如何?最近两年的行业报告是如何评判这个行业的?这个领域的知名专家有哪些?他们的观点是什么?有什么著作?行业的竞争格局是怎样的?分为几种流派?各自的代表理论是什么?这个领域里的顶尖企业分别是谁?各有什么产品或服务?行业有什么大的活动进行?或者要进行?

公司:行业没选对,只是让你没了随波逐流就能获得收益的机会,但选择公司,尤其是刚进入职场的,这关系到一辈子的大事,毕竟一着不慎,几年尽毁,甚至定了以后上升的道路,我们把自己“卖给”一家企业,本身就是一次投资,有必要对企业进行分析。

分析一家企业的时候要分析什么?

这家公司到底是干嘛的?它什么时候成立?是由谁成立?创始人对企业能否持续生存起决定性作用。这家公司的组织架构是什么?高管是谁?员工有多少?组织架构能反映出该公司的管理方式,是扁平高效率,还是分工明确标准化操作。这个行业的市场容量有多少?痛点是什么?发展速度有多快?竞争情况(处于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这家公司在行业里的位置是?公司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客户是谁?与其他同行业企业相比的竞争优势?这能定位一家公司的行业地位。最近几年的主营业务如何?各种财务指标是否健康?有什么重点重要项目?边缘项目的公司肯定是要钱没钱要人的。未来几年将如何扩张?有没有要新进入的领域?

以上或多或少都能找到一些,最直接的方法还是通过面试观察,HR作为一个正常公司雇主品牌建设和对外链接的核心窗口,通过面试与HR交流,或者还可以直接与领导进行交流,我们一方面可以感知他/她的说话的逻辑性和沟通的风格,而一个部门的领导风格通常也代表着这个团队的风格,通过面试的交谈我们也可以对将要加入的团队水准和风格有一个间接的感知,如果HR和直接领导处处体现着不专业,对本行业和公司的理解欠缺,那这个公司也难以拥有行业优秀的人才,自然也没有竞争力。

职位:职位通常与个人工作经历一脉相承,在职位上实现横向跨越的人,无疑也是非常厉害的,横向的跨越指的是换行不换岗,比如从房地产销售转到汽车销售。

在个人职业规划上,选择下一份职业,最好要超出自己能力的20%,才有上升的价值,这样才能避免把一年的工作经验用十年。

把目标企业的职位JD和面试中得到的职位要求,和自己的能力素质做充分客观的匹配,哪些是得心应手能搞定的,哪些是需要努力才能搞定的,哪些是根本搞不定的,这样不用等用人企业通知,你自己就能评估了,在这个基础上看下一个机会,评估自己的薪酬要求也会更加的合理客观。

最后,有人说看行业看趋势实在太不好看了,如果我以上的“分析一个行业、分析一家企业”还不能帮到你的话,或者由于各式“信息差”的原因,你实在难以有效分析的话,我可以提供一些建议。

四、一些建议:

1、跨行业不换岗位,选择和自己原有行业相关联的行业

跳槽转型是做进一步的职业选择的最快办法,最快速度帮助一些最初选择不当的人切换到高速发展的赛道上。而最快切换的方式就是从事和原有职业相关的工作。但是跨行业最好不要平白无故的乱换,而是要选择和原有行业有些关联的行业,这样的话自身优势更大。

比如说过去在传统体育媒体做记者,换行业就可以去互联网体育新媒体做记者。

行业相关,有可借鉴的经验,这点对于能够熟练发挥价值很重要。这不仅代表着已有的工作经验和资源能够更加值钱,更是代表着在切换赛道的过程中避免发生降职降薪的尴尬情况。

金融时报总裁张延老师时曾经说过:一个人坚守一个行业总会有很多新的机会,比如传统媒体人,到后来赶上互联网,然后是移动互联网,总会有各式各样的风口,只要学会在已有行业切换赛道,你永远都不会过时。

2、不换行业换岗位,选择涵盖自己已有工作的新工作

不换行业换岗位同样也是一种快速切换赛道的职业选择方式。这时要求我们在原有行业,但是能够切换到一些产业升级,新产生的一些岗位上去。这些岗位最好包含我们之前工作的部分内容,最好是时代趋势之下新产生的岗位,这些岗位很容易通过行业报告和公司新增招聘名额找到。

尤其在广告行业及互联网领域,大量的新产生的岗位和岗位变换,其实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升级而来。比如中国营销人,真正的科班出身的非常少,大多数都散落在各个细枝末节的岗位上,他们是未来在专业通道上升级的一群人。比如从新媒体运营的,可以试着向品牌公关、品牌传播上走,原有的新媒体运营中的内容生产、活动策划等在公关传播岗位里同样也需要。

所以不换行业换岗位也是一种可行的途径,一份包含你原有岗位技能,并能在此基础上提供新的工作技能的岗位,一定是不会错的选择。

产业迭代迅速,新产生的岗位往往来不及在学校和其他行业培养人才,坚守自己的行业,就会有最敏感的嗅觉,也往往因为新职业的产生是因为产业发展的需要,所以相对门槛较低,信息较为私密。

3、既换行业也换岗位,坚持学习和碰运气

想要彻底推倒一切重新来过,然而常规的招聘无法满足这部分的需求,因为所有的招聘本质都是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

前两种职业切换赛道的方式,都是在阐述转型的相关性,抓住相关性就有一线生机,能够以切换赛道的方式更进一步发展。

互联网行业极为发达,很多知名企业人士都会通过知识付费等行为组建社群和训练营。这些人往往就是非常不错的贵人,经常为这些人帮忙,通过兼职或者免费提供帮助的方式获得一定的职业技能的增长,获取对方信任,是迅速既换行业也换岗位的最好办法。

如果想完全推翻之前的职业,基本上这是最有效的路。长期关注一些自媒体账号也可以通过参与其中的活动和公司的人取得联系,找到合适的人,付出努力得到对方的信任,这是最快的方式。

当然,非线性的世界里,需要准确把握,当然也需要定力,职业规划这事儿得越早开始越好。

 

作者:王不白

来源:微信公众号“不白的power号”

本文由@王不白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说的很详细,涨知识了

  2. 写得很真实

  3. 看了这篇文章,下周的培训会素材有了,哈哈哈哈哈

  4. 昨天写运营规划还在思考这方面的问题 ;-)

1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09月19日 更多
像海盗一样交谈日
1928年米老鼠首次亮相
1982年网络表情符号诞生
加入圈子
全栈运营交流群
加入
抖音运营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运营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