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公司到家业务运营模式探讨中
物业公司到家业务运营模式探讨
物业公司到家业务运营模式正逐步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文章指出,物业公司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为业主提供便捷、高效的家政、维修等到家服务。其运营模式包括自营、平台合作等多种形式,旨在满足业主多样化、多层次的生活需求。物业公司需关注业主需求,提升服务质量,并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效率等方式,实现到家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也为物业公司到家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上一篇文章,我们分析了物业公司在整个产业链中的位置,物业公司要做到家业务需要如何去做,有什么相对优势。
本篇文章会继续深度剖析物业公司做到家业务的商业模式、商业画布、运营模型如何搭建。
一、物业到家业务分析
1. 商业模式
物业公司的相对优势在服务好业主之后建立的信任感,相比一般公司拥有更多与业主的接触点,另外大部分物业公司是中型及小型物业公司,拥有几个到几十个物业不等,即便拥有摆个小区的管理权。一个小区按照500户,一个家庭拥有4个人算,一个社区也就只有2000人口,100个社区也只有20万人口。所以,如果不是超大型的物业公司,比如彩生活,金地,雅生活等这种在全国拥有上千个小区的物业公司,自己辖区的业主数量是比较少的。
在这种情况下,规模优势不突出,很多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也分散在城市的各个地方,并不是连在一起,没有规模优势,自己搭建供应链的成本就会降不下来,自己去做自营是很困难的。
所以整体商业模式采用供应商合作是对绝大部分物业公司比较好的。对于拥有数百个小区的物业公司也可以采用投资行业相关公司的方式比较好。
物业公司做好基础服务,吸引业主进入公司搭建的小程序,公众号,引入第三方供应商合作(需要严格筛选)提供服务,服务及物流都由供应商提供。
我们把商业模式进一步展开,形成商业画布。进一步对物业公司的客户,与客户的关系,价值主张,渠道通路,关键业务,核心资源,合作伙伴,收入,成本有一个剖析,详细的可以看商业画布。
物业公司到家业务的价值链,也就是价值主张的实现,物业公司在服务业主的业务增值部分。
物业公司通过挖掘用户需求,找到匹配需求的供应商,向用户销售这些服务或者商品,协助处理售后问题。
2. 运营模型
我们按照模型,进一步的拆解物业公司的业务该如何运营。我们按照2个维度
a、客户销售——从获客、激活、留存、付费、获得产品/服务
b、产品供应——产品的生产/寻找,供应连,交付,服务售后保障
我们按照这个思路,将物业公司的到家业务客户销售路径梳理如下:
在小区进行BD,社区的广告位,小区物业办公司办理业务点等进行线下获客,或者是通过业主社群,官方的小程序公众号等进行线上获客。之后通过日常的促销手段来将用户引导到各种类型的业务产品,吸引用户下单,并做好客户维护工作,让用户持续下单,管理用户的生命周期。
将物业公司的产品供应路径梳理如下:
通过行业协会,企业BD,展销会等寻找供应商,也可以通过线上的企业名录,官网等寻找供应商。经过资质考核合格,入驻到对应的物业公司,进行成交,供应商提供物流服务,进行服务交付,进行售后。
我们将销售和产品供应进行有机的整合,则可以获得下方的模型。业主下单,订单给到供应商;供应商提供服务交付,业主获得产品&服务,整个运营模型搭建完整。
我们再进一步探讨支持业务所需要的软件系统
a、业主端——允许业主进入系统,浏览和选购物业公司的服务,进行支付,接收物品
b、供应商端——允许供应商入驻,上架商品,履约订单
c、物业运营管理端——提供相关系统,维护业主及供应商,提供资金结算等
我们将整个的模型进行结合如下:
这样能够很清楚的看到业主的销售如何进行,供应商如何寻找,需要经过哪些路径,关键路径是什么?需要做哪些方式去驱动整个模型运转起来。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markzou】,微信公众号:【markzou的笔记】,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文章写得很精彩,作者的文笔很好
作者文章写的很好,学习了。
我刚进职场的时候,按照领导安排的任务完成,持续几个月后发现和同行差距很大,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自己可能是青蛙效应的那只青蛙,把青蛙丢进油锅,青蛙是会跳出来的,而把青蛙放温水,青蛙是会被煮,所以我开始给自己寻求工作外的目标,尝试跳出舒适区,最终自己得到了积累。
看完好难受啊,觉得自己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