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程序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本文对这个成功案例进行了分析。

这2天大家是不是被这些图片刷屏了。

目前网上能查到的成绩是:

  • 连咖啡官方提供的数据,在活动上线首日(8.1),小程序的PV超过了420万,累计开出超过52万家线上咖啡馆。
  • 8.1下午六点,脱口秀演员李诞的店卖了 596 杯。

这应该是很多运营人梦想中的成绩。事出必有因,这种成功的案例肯定不能放过,要好好分析一下。我捋了一下思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共同铸就了这样一个事件。

一、匹配目标群体

当时看到这个idea的时候还是觉得很惊喜的,第一感受就是这是一个很适合微信里一批以打发时间为主的用户群体。毕竟现在很多人已经养成了习惯性的打开微信刷一刷,生怕自己了解的一些消息比别人慢半拍。

闲+咖啡,这两个词结合到一起不免联想到坐在电脑前的白领们。现在的白领群体大部分都是80后、90初的那一批。而这批人恰巧当时经历过QQ秀、QQ空间等这些装扮类小游戏风风火火的时期。所以操作上非常顺手,上手门槛很低,几乎不存在不会玩的问题。

我实际的操作感受是,同样的线框,同样的拖拉动作,真的和QQ空间的操作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用鼠标,一个用手指。

二、连咖啡对自己的定位

连咖啡在这个小程序里给自己的定位比较巧妙,把自己的销售目的藏到每个“店主”后面去了。很多实际下单的人,并不是因为连咖啡,而是这个“店主和他的个性化的咖啡店”产生的熟人经济。可以看下面2张图:

先是分享前的:

再是分享后的:

整个分享展示内容中“连咖啡”相关的LOGO仅是很小的一部分,不仔细看甚至都没有注意到这点。眼球第一下都被硕大的XXX的咖啡馆抓住了,随后自然的关注在了整个咖啡馆上,“咦,有点意思”。

三、利用的其他因素

就上面提到的2点还不足以撬动整个事件。找到了“人”,明确了“框架”或者说是“玩法”,还差把“火”,需要让“人”能玩起来。就着这个点,看到了以下的3点因素:

1. 很多现象级事件几乎都不离开人性。利用人们对于自己努力付出后的成就感和炫耀心理去传播。再加上咖啡本身带着“小资、品味”的标签,更彰显逼格。

2. 里面有个基于LBS的“附近的店”,其中的网红指数排行进一步刺激了人们的攀比心理。如下图:

3. 对于“店主”,其实还有一个类似积分体系的“成长咖啡”,伴随着“咖啡店”的销售,会给“店主”增加这个“成长咖啡”的,卖出一杯送0.1杯或者0.2杯,满1就能换一杯真实的咖啡了。也进一步刺激分享意愿,至少撸满1杯的羊毛再说。

四、本质的东西

这节内容本来想放在上一节里的,但是觉得这个是最重要的,并且和其他因素类型还不太一样,所以我们单独来聊聊。

上面讲的这些其实对用户来说并没有实际的“用处”,意义在哪里?获得了什么实际好处?如果没有,那么这只是一个游戏。

其实用户能得到的好处就是它的“咖啡”。周鸿祎曾经说过(好像是吧,其实我也不是很确定。。。),产品需要满足的三个特点是:痛点、高频、刚需

对咖啡这种食品类的产品来说,可能没有什么痛点、刚需,但是它的关键在于它对于某类群体来说是个高频产品。高频再加上低价(9元起~),就很容易让用户上勾了。况且对于新用户来说,想想反正9块钱一杯,体验一下也未尝不可,比很多奶茶还便宜。

五、未来的遐想

说实话,之前就偶尔看过一两篇连咖啡的报道,没详细去了解过。借此机会去了解,发现他们之前也做了比较成功的“福袋”裂变,1元拼团等社交营销的动作。特别是前者,是其起家的核心武器。

话说回来,小程序最初的定位是“服务”,从它的统一消息出口“服务通知”就能看出。但是目前好像还是“游戏”和他更配哦~,最近小程序的“惊喜”越来越频繁了,期待下一个“惊喜”的诞生。

如果觉得内容有价值,可以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

 

作者:Zachary,微信公众号:跨界架构师。

本文由 @Zachary 授权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exels ,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11月23日 更多
小雪
1953年扫盲标志被颁布
1920年陈独秀主持起草《中国共产党宣言》
加入圈子
全栈运营交流群
加入
抖音运营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运营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