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4大底层能力之一:如何培养运营的敏感度?
导语:这篇文章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运营四大能力之一——运营敏感度,推荐想要了解运营工作的童鞋阅读。
关于底层能力比较赞同一条回答:
就是那种下意识的行动反射,且这个行动对解决问题、改善关系、让事情变得更好有帮助。换句话说,那些真的变成你身体一部分的认知或知识,才能被称作是「底层能力」。
这种下意识的行动反射,对于运营来说,就是”运营敏感度“。也就是我们今天探讨的运营的第四大底层能力。
关于敏感度,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概念:
- 商业敏感度
- 内容敏感度
- 用户敏感度
- 数据敏感度
- 热点敏感度
那么敏感度到底是什么?
敏感这一词的解释:指感觉敏锐,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也指反应很快速,对一件事或某种东西非常敏锐,察觉快速,可很快判断或反应过来。
概括来说就是:反应快、察觉快、快速判断, 及时作出有效的动作和行为。能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我们回过头来解释一下前面提到的概念:
- 商业敏感度是指能深刻理解经营的本质,快速准确地作出商业判断,实现业绩增长的综合素质称为“商业敏感度。
- 内容敏感度可以简单的理解为:1)对内容本身的识别度;2)具体内容所在环境(场景)内的判断力;3)对内容产生影响的把控力
- 用户敏感度:是指潜意识的能够以用户为导向,能够准确判断、理解用户行为,精准把握用户需求
- 数据敏感度:定义和判断数据;发现数据异常能力;建立数据与业务之间的联系,并且能通过数字和业务正向或反向地识别出数据背后的业务含义、问题和原因。
- 热点敏感度:热点的获取,反应,判断和借力能力,也就是对热点的把握快、稳、准!
我们会发现,几乎在每个领域或者方向都需要具备敏感度,而且“敏感度”这一词在运营的岗位招聘JD频繁出现。
敏感度既有天赋成分,也有后天努力积累和刻意练习的成分。
敏感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们很难有一个特别清晰和具体的解释。
当一个人对某个领域比较熟悉或者特别敏感的时候就很容易感知到,像我们熟悉的乐器尤其是弹过的曲子,如果电视上出现乐器与音色不对应、演员指法和曲子不对应的时候立马就会觉得异样。
我们说一个人有做某方面事情的天分,比如特别适合做运营,特别适合做产品,其实说的就是敏感度。但所谓的天分并不是完全天生的,而是在意识层面所发挥的作用!
就以运营写一条push文案为例,同样都是实习生,有实习生能想到或习惯性的做到充分分析竞品,对比历史push数据,1条push给到mentor 7个备选文案,最终数据也是历史的3倍。
而有的可能就仅仅凭自我感觉或者模仿,以完成任务式的给出一个结果,至于结果如何并无意识去关注。
刚工作1-2年的运营,我们就能够判断出是否适合做运营,或者是否有做运营的潜质,甚至有的能表现出超过已经工作了3-4年的运营能力和工作水平。
敏感度核心在思维意识范畴,大部分运营会表现思维和行为钝化。核心的原因是大家 “不愿想-思维惰性”“想不起来-思维惯性””想不到-思维认知局限” 和 “想当然-自我认知标准”
- 不愿想-思维惰性:习惯性的固有的,且舒适的思维模式,深度思考本身就是一个烧脑,且有悖大脑舒适度的过程,因此,很多人都是停留在惯性思考上,存在惰性思维;
- 想不起来-思维惯性:在缺乏结构和系统化的思维模式下,思考都是单点或线性的方式。想到什么是什么,因此经常性遗忘或者思考不全面;
- 想不到-思维和认知局限:敏感度也是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受到思维和认知的局限。思维能力和认知提升则需要通过刻意训练,经验的积累,视野的拓展来提升;
- 想当然-自我认知标准低:沉浸在自我主观标准中,比如面对某项任务,同样是90分的判断,在大众眼中或者合理的角度可能就只是60分,而高标准的意识中的60分,可能就是大家眼中的90分。
- 面对任务,有的人哪怕通宵也要在承诺的节点前完成,有的人可能就觉得完不成并无大碍,明天或者后天也可以。
敏感度不同于”网感”,网感更多的业务项的理解、思考和判断能力,它是属于运营敏感度的一部分。因为运营的工作成果,不仅仅建立在业务判断、思考和理解之上,还涉及到沟通、协同、资源整合、协调和落地执行能力等。
如果业务属于硬素质,那么运营最终考验的是:硬素质和软素质的结合,敏感度也体现在硬素质和软素质上。
运营敏感度源自于:1)天赋 2)思维底子和意识 3)刻意训练的积累。
从最近几年接触到的运营人和团队招募和管理的经验来看。运营的天赋不是与生俱来的,这里的天赋是指做运营前或者刚转岗运营前,就已经具备的运营潜质,这里的潜质更多的是指:
- 思维和意识
- 做运营的一些底层能力或者潜质(也同样适合其他岗位)
- 自我认知、态度和个人素养(如责任心、驱动力等)
- 学习意识和动力
我相信,对于一个刚毕业从事运营的小伙伴,但凡在面对运营中遇到问题和短板,有比较强的学习意识和动机,能够靠运营学习、实践探索、再总结复盘和思考,并且在工作中具备较高的工作素养,如承诺一致,就一定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运营!
在这里大家应该避免的一个点就是”自我感觉良好”,即自我设定标准和要求,这样会陷入在自我意识和认知里。这里规避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对比:
- 跟自己历史对比,是不是最好的
- 跟部门其他同事对比,是不是做的更好
- 跟跨业务线或者跨部门对比,自己是否是做的更好,有无突破和提升空间
- 跟同行业,同竞品对比
做到以上的核心思路:将自己变为一个外向性的人,跟同事、同行、跟新入职的人、跟比自己有经验的人去交流,去充分了解竞品。
除了跟人聊之外,公司内部的wiki或者km中的各种内容沉淀,都是信息获取和间接的有效渠道。
运营敏感度能否被培养和训练?当然是可以的!
只要非天生,那即可被培养,或者通过训练和积累获得。
前面也提到运营敏感度源自于:1)天赋,即做运营的潜质, 2)思维底子和意识 3)刻意训练的积累。因此在敏感度培养上,也可以以这三个方面为出发点。
- 天赋源自积累和日常思考形成的潜在的思维能力、习惯和特质
- 思维能力则来自于有意识的深度思考,形成结构和系统的思维习惯
- 专注某个领域持续的思考、实践、总结形成持续的积累和强化
培养运营敏感度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 改变之前的固化的思考方式和习惯,突破思维舒适区,建立系统化的思维方式,逐步养成科学的或者有效率的思维习惯;
- 改变一些认知想法。避免佛系态度,提升自己的责任心和驱动力
- 不断实践,思考总结,通过可以训练形成积累;
- 持续学习,不是被动浅层次学习,而是深入主动式学习,拓展视野和知识面,这样你的敏感度也会随着你的认知提升而提升。
本文由 @超运营思维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降低期望,把手机关掉,焦虑就没有了。
创新思维,新事物的接收能力。不管经不经通,十八般武艺都要会。
拜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