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叫了12年的“订阅号”,正式所有平台更名为“公众号”
微信平台上的“订阅号”经过12年的运营,终于在2024年11月正式更名为“公众号”,实现了名称在创作者与用户端的统一。这一更名举措标志着微信对公众号品牌影响力的重新塑造,旨在唤醒公众号的新生态。然而,这一改变是否能为微信带来新的用户增长和流量,仍有待观察。
尽管腾讯的微信坐拥13.82亿月活跃用户,但微信竟然也会犯一些相对低级的“错误”。2012年08月23日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此后,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都历经多次改版,可微信改来改去,都没发现名称不统一这个BUG,直到运营12年后,才将这个“错误”改过来。
微信公众平台上线之初,其在内容创作者中间的名称塑造是“微信公众号”,创作者彼此之间的交流对象是“微信公众号”,创作者们对外输出,在其他平台上留的联系方式,也叫“微信公众号”。
但是,在用户层面,却一直不叫微信公众号,因为公众号本身就在微信之上,再称之为“微信公众号”就像画蛇添足。微信公众号在C端的名称是“订阅号”,微信一用就用了近12年。
2024年11月,微信认识到公众号在创作者与用户端的名称不一致后,终于想到要将所有平台的名称都更名为“公众号”。据郭静的互联网圈观察,主要有4处:
1.微信App上,“订阅号”统一更名为“公众号”,用户点击“公众号”图标后,屏幕上方显示的也是“公众号”。
2.“我关注的订阅号”也变为“我关注的公众号”。
3.“订阅号助手”App更名为“公众号助手”。
4.微信公众平台主页,“订阅号”更名为“公众号”。
至此,从微信App和内容创作端,微信公众号的名称都得到了统一,而不再是订阅号、服务号、微信公众号。
近两年来,微信不断加大对微信公众号的投入和重视,试图重新唤醒微信公众号的新生态,毕竟,在一款13.82亿的巨型App上,用户增长和流量增大都有非常大的可能,比如小程序、视频号,在互联网行业整体流量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它们依然靠着微信这艘“大船”保持增速,这就是微信的能量。
微信公众号更名是微信重新塑造公众号的品牌和影响力的一部分,但有些创作者显然夸大了订阅号改名的作用,认为微信在做多么多么大的布局,要是改个名字就能起到这么大的作用,那么,排名App Store前100的App可能一周就会改一次名字。
实际上微信目前面临着两大痛点:
1.用户量越庞大,微信自身的创新和升级更新就越慢,像某些App一样做大幅度的改版升级,在微信上几乎不可能出现,万一改得不好,还会遭受用户的诟病,比如,服务号折叠,不少用户就吐槽称,服务号折叠后有些内容没看到,还有用户因为服务号折叠而错过一些重要消息,因为用户根本不知道这些账号被折叠了,没人通知他们,却无形中错过了自己的“大事”,事到如今,仍有部分用户对服务号折叠不满。
2.微信的任何更新,都会造成像黑洞一样被吞噬。比如,曾经被外界看好的“微信状态”,再比如苹果手机的实况照片。一开始微信新功能肯定会被炒得很热,外界都很兴奋,但一旦这个劲头过去之后,微信的这些细微更新都像被黑洞给吞噬掉,部分用户知道有更新,但部分用户不知道更新,微信新功能的新鲜感很快就会被埋没。
就用户而言,叫“订阅号”或“公众号”区别并不大,改名并不会带来用户增量,用户该看还是会看,用户不看公众号,你换个名字他一样不会看。可能就公众号创作者对此会敏感一些,可最终,还是要回到创作者的内容本身。
或许,“订阅号”一开始就应该叫“公众号”,微信,迟了许久。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郭静】,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对于一个每天996的运营人来说,简直扎心了。
写得很真实
知易行难
降低期望,把手机关掉,焦虑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