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所以,就算你的Vlog生产出来了,但要达到优秀的质量,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正所谓:一看就会,一做就废。那么,炒得这么火的vlog,还能火多久?

作者:莫昭

来源:微信公众号“字头社(ID:zitou23)”


 

这小半年来,各大平台纷纷发力Vlog——抖音开放1分钟视频、上线10亿流量的Vlog扶持计划;百度好看视频投入5亿现金补贴打造Vlog蒲公英计划;B站则发布了「Vlog星计划」,对UP主进行全方面的扶持——无利不起早,各大平台就像约好的一样,密集推出Vlog扶持计划,俨然一副要大搞特搞的阵势。

所谓Vlog(video blog),就是以视频形式来记录的一种个人日志,广义上来讲,它可以是单纯的一个视频日志,也可以是一篇包含相关视频的博客。

很明显,平台推动这波Vlog热潮,主要目的是为了把UGC概念在视频领域重新建立起来,进而让平台获得资本进一步的认可。但社长可以肯定,过不了多久,Vlog就会如一阵风一样吹过,连一根鸡毛都不会剩下。

还是为了UGC

腾讯副总裁林松涛曾说过,目前在主流短视频平台上看到的精彩内容,超过一半以上或者大多数来自PGC(专业化生产的内容)后期制作,这意味着这个市场还没有井喷。在林松涛看来,短视频真正井喷的标志应该从UGC(用户生产的内容)的全面兴起开始算起。

虽然腾讯的短视频业务还没怎么起来,但林松涛的观点还是具备一定代表性的。PGC团队是许多平台上优质内容的主要贡献者,他们通过专业的团队、专业的设备,以及经过培训和无数片子磨炼出来的视频叙事方式,创作出大量优质的短视频内容。但是,PGC团队生产的内容再优质,总量毕竟有限。

作为平台,首要考虑的必然是平台整个盘子的体量和成长性,这其中了包括用户数量、视频数量等维度的可持续增长。林松涛的上述言论主要也是从平台的角度来考虑,因为只有做成了万众参与的UGC模式,才能真正给平台带来源源不断的流量,估值或市值才能更上一层楼。

UGC的威力确实不容小觑,从PC互联网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博客、微博这类产品本质上就是一个基于图文的内容平台,它们的崛起便是受益于UGC,我们可以看到UGC对普罗大众用户在图文领域生产力的解放。

在视频领域,YouTube当年就是以UGC起家,但是在国内,这一境况却完全不同。你我今天看到的优酷爱奇艺等长视频平台,当年在UGC类内容发力却一直都没有获得良好的成长,只能战略性放弃UGC、转战烧钱买精品剧版权。时至今日他们依然在走烧钱这条路子,而且财务方面仍然没有好转。再看看当年土豆、酷6等这些没钱的主,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主打UGC,现在已经毫无存在感了。

短视频平台们,一直希望把UGC的旗帜重新立起来,我们从他们slogan就可以看出他们的想法:我们就是是给普罗大众玩的,我们就是UGC。

这一波爆炒Vlog,很快就要凉了

加之最近发放5G牌照的新闻,可以预见的未来网速会越来越快,用户流量成本会变得越来越低。这一切似乎都很有利于推动UGC的发展。

在这种场景下,视频内容的创作门槛成为影响UGC发展的最突出的因素。而Vlog的出现,似乎让平台们抓住了可以迅速扩展UGC的一根稻草。

Vlog≠没有门槛

Vlog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作为博客的一种形式,Vlog很早就出现在互联网上。YouTube的联合创始人贾德·卡林姆在其创站的2005年,就曾在自己的频道上发布Vlog视频。而Vlog也早已成为YouTube的热门栏目好多年。

区别于西方人从录像机时代就有的拍摄传统,国内Vlog的起步发展则晚很多,直到不久之前,Vlog还只是一个小众玩法。在去年9月微博推出「Vlog博主召集令」之前,国内比较出名的原创Vlog平台可能就只有像VUE Vlog这种垂直社区以及B站的Vlog频道。换句话说,国内这种内容并没有真正流行起来过。

从目前从国内各大短视频平台给用户推送的,所谓的Vlog拍摄教程来看,Vlog内容的制作,似乎只需要一部手机录像,录完在手机上进行一些简单的剪辑操作,一个Vlog视频就「新鲜出炉」了。这种创作方式,相对于那些至少需要配置一位第三人称视角的摄像师的段子剧,还更加简单。从这些教程看来,似乎随随便便一个普通用户,轻轻松松就可以操作生产出用户想要的短视频。

平台想要每个普通用户都能拍出这种Vlog。作为非专业用户的你或许可以尝试一下,你会发现花费的时间会比你写一段朋友圈或者发一条微博,要长得多得多,而最后你得到的质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正所谓:一看就会,一做就废。

而且,就算Vlog生产出来了,但要达到优秀的质量,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而「有趣」这个特点,相对于图文内容,视频内容则涵盖了一系列更复杂的因素:从制作者本身、内容本身,到视频的剪辑、后期制作。

所以,Vlog并没有降低用户在视频创作方面的门槛。

Vlog很快就会凉下来

并不否认工具上和技术上的门槛,可以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得到降低。但是如果想维持优质Vlog持续更新,这里头要花费的功夫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往更深一点的层次讲,普通人的成功通常具有偶然性,如何在成功之后维持有效率的优质内容的产出?要不就是Vlogger向专业化发展,并形成自己的一个专业团队;要不依附于某个专业的团队来解决自己专业能力外的问题——只是无论哪个解决方法实质上都是殊途同归,即回到PGC的路子上来。

你可以看到,自从平台们开始推Vlog,最快响应的仍然是那些依附于平台、对流量嗷嗷待哺的PGC、MCN们,最优质的Vlog内容也是由这帮人创作出来的,而并非UGC。

也就是说,短视频领域的UGC不会因为平台强推Vlog而崛起,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至少不会是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毕竟不少人连朋友圈寥寥两行字的普通文案都写不好纠结半天。

当然上述的这些问题,短视频平台的老板们肯定更加清楚。所以目前看来,这波平台爆炒Vlog,更像是平台为了资本运作的目的,硬着头皮而强行吹起来的「风口」。最终的结果,就是误导了用户浪费时间去尝试创作一些不合格的视频内容,以及让外界进一步低估优质视频内容生产的门槛。

而对于用户们,社长也想说:不要以为欧阳娜娜能做Vlog火起来,你就能通过Vlog火起来,事实上并没有什么人喜欢看你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作者:莫昭

来源:微信公众号“字头社(ID:zitou23)”

本文由 @字头社 授权发布于运营派,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收藏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11月24日 更多
加入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