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在momo大军中,做互联网上最后一缕自由的灵魂
曾经在互联网中,我们都是不愿被寻觅的水滴,不愿透露名字的神秘网友。如今一群由无数网友自发组成的“匿名momo大军”在互联网上活跃开来,这是一种什么网络现象呢?跟随本文来看看吧。
momo是谁?为什么这么多人用粉色小恐龙头像?
在互联网冲浪的时候,想必不少朋友都产生过类似的疑惑。
在评论区里,无数只表面看上去一模一样的“momo”讨论得热火朝天,有时甚至吵得不可开交,让人怀疑是自己看花了眼。但当你点击头像进入主页后,却发现他们是完全不一样的用户。
(小红书上的“momo”们)
实际上,这是一个由无数网友自发组成的“匿名大军”。换上相同的粉色小恐龙头像,改成一样的名字“momo”,网友们通过隐藏在一致的皮下,达到真假难辨的效果。
选择成为momo,就不必纠结因为某句不经意的评论被网友眼熟,更不必担心被现实生活中的熟人轻易认出。
(网友选择成为“momo”的原因)
在互联网这片海域,他们彼此掩护、共同承担,“一mo做事亿mo当”,力图在冲浪时不留下一朵浪花的痕迹。
momo们,在争做互联网上最后一缕自由的灵魂。
01 “匿名军团”:安顿无处放置的灵魂碎片
momo军团并非互联网上的第一支匿名大军。早在momo出现前,豆瓣上就已经出现过“江湖骗子”“已注销”等集体昵称。
(豆瓣上的“江湖骗子”)
momo诞生的背后并没有什么曲折离奇的故事,也并无意味深长的内涵。这仅仅是一群懒得修改初始昵称和头像的人,在使用微信登录社交账号,如豆瓣、小红书时,被平台赋予的默认代号与形象。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昵称改为“momo”,头像改成粉色小恐龙,引发了不少认错人的乌龙事件,网友们从中嗅到了“整活”的气息。
(认错“momo”的网友)
除了娱乐性之外,“momo”们逐渐发现,当表达与主流意见相左的观点时,他们不再有孤军奋战的畏缩感。躲在相同的群体面具之下,仿佛背后有千万个“momo”与“江湖骗子”,为之分摊压力。
同时,隐藏在“momo”的身份下,他们在互联网上激情发言不必再斟酌词句,能够更加无所忌惮地表达自我。毕竟,一旦离开评论区,他们就是momo海洋中一颗再难寻觅的小水滴。
(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momo”的评论)
曾经,在互联网中,我们都是不愿被寻觅的水滴,不愿透露名字的神秘网友。
在过去,社交媒体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抒发私密情感的虚拟空间。我们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进行角色扮演,仿佛将自己的人格小心翼翼地安置在不同的房间中。
社交媒体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年轻人自我的延展,是灵魂碎片融合成完整自我的一部分。在不同社交媒体中,年轻人的自我呈现也随之各异。
(不同平台上的网友)
根据社交平台的不同属性,年轻人像伏地魔一般将自己的“魂器”分类安放:在微信等强关系圈中或许是我的阳光日常;而微博是偶尔的阴暗角落;小红书是不间断发疯的空间。
在现实中,我尽力展现出被社会赞许的“公我”,可有时也需要一处虚拟空间,用于安放隐藏在内心的“私我”。
然而,互联网检索功能的强大,让本想逃离现实世界的我们无所遁形。只要想,现实世界的朋友可以通过无数蛛丝马迹,找到我们不愿在互联网现出的“真身”。
要想找到一个人的社交账号,显然再容易不过。先从个人特质入手,检索他的生日、学校、所在地等容易暴露的信息。如果没有找到,那么通过他的社交圈慢慢摸索,总可以顺藤摸瓜,找到蛛丝马迹。
(不同社交媒体上的个人呈现)
在这样的全景监狱中,我们仿佛在公众场合“裸奔”。微博中一时愤世嫉俗的吐槽,知乎上偶尔得意忘形的小骄傲,全都被公之于众,放在任人观赏的天台上。
这时,momo带来的隐形衣,对我们有着致命的诱惑力。
02 “电子蟑螂”:隐藏无所遁形的虚拟自我
讨厌momo的人,将这个群体称之为“电子蟑螂”。他们数量庞大,行踪不定,在阴暗的角落中无限再生。
但对于momo而言,能在数字监控中“偏安一隅”,已然很幸运。
“活在这个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正在被人监视;我们每一个人,同时也都是老大哥。只不过被人监视,并不会使我们觉得不痛快;而监视其他人,也没使我们不自在。”
乔治·奥威尔的《1984》中,面对的是老大哥无时无刻的监控;如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窥伺别人的隐私,同时我们的隐私也无所遁形。
(“电子蟑螂” )
大数据的迅猛发展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边界日益模糊,数字监控与个人自由矛盾升级。
数字时代,我们正面临着私人领域锐减、自由意志受限的伦理困境。看不见的数字眼,正广泛而隐匿地收集我们的生命轨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以为私人化的虚拟空间,甚至可以被无声无息地入侵。
例如在微博,我们就随时面临着被“视奸”的风险——即在无痕浏览的情况下,被他人窥探主页。
(吐槽“视奸”的网友)
而这种入侵带来的,很可能就是“社会性死亡”。
在豆瓣“社会性死亡”小组中,常常可以见到“微博账号暴露”“小红书收藏被亲友看完”“不小心掉了马甲”的帖子。
当灵魂被割裂成不同的碎片,存放在不同的赛博空间,那么谁也无法保证它不会在“语境消解”的状态下被悬置、被误解。
“如果生命剩下最后十分钟,我选择用来格式化我的社交账号”。为了保护所剩无几的隐秘空间,我们选择不愿透露微博ID,选择朋友圈仅三天可见。
(网友评论)
然而,无处安放的表达欲与分享欲,却蠢蠢欲动。
为了防止现实世界的入侵与其他人无来由的苛责挑剔,网友选择改名momo,通过隐匿于momo大军中,给予自己隐秘感与安全感。
在陈飞宇工作室起诉豆瓣用户“momo”后,无数只momo跳出来,宣称“我是这帮人的负责人,我宣布我对所有做下的坏事负责”,用戏谑的口吻为momo隐藏身份。这份“一mo做事亿mo当”的安全感,让更多人选择加入momo大家庭。
(站出来的“momo”)
有时,大家宁愿选择当一只一拖鞋拍中十只的“电子蟑螂”,也不愿选择面对被“公开处刑”的不确定性。
这是否说明,我们对隐私保护的安全感匮乏与日俱增,对私人情感被放在公众领域审判的恐惧日渐放大?
03 “定制momo”:公共与隐私何以共存
有趣的是, momo不只甘愿做一颗千篇一律的水滴。他们对隐匿性与创造性的追求,在互联网的调和中达成一致。网友通过将momo头像变体,定制独特的momo头像,在其中赋予自己的私人化特征。
不少人通过二创,将原始momo进化为懒羊羊mo、甄嬛传mo、海绵宝宝mo,打造了属于momo的集合宇宙。
(海绵宝宝“momo”)
在momo的基础上,同为微信自动登录昵称的“欢乐马”“神经蛙”“阿白”也加入了集体面具的狂欢中。
看似新奇有趣的背后,却也透露出网友对个性与自由的祈盼。选择成为momo,或许是跟风的新奇试探,但更多是在如今愈发严苛的公共领域中,自我保护的无奈之举。
在透明的互联网环境中,你所留下的每一丝痕迹,都有可能成为未来被讨伐的证据。
如今,不仅仅明星面临着被考古的可能,普通人也需时时警惕被人肉的危险。
(防止被“人肉”的帖子)
甚至有时,“被遗忘”也成了难得的权利。横亘在我们与“黑历史”“浏览痕迹”之间的,是技术、资本、人性……在这个人人都会检索的时代,我们的内心世界,随时有可能被拿出来“鞭尸”一番。
当公共与私人、线上与线下的界限被打破,我们很可能面临着公德的讨伐与现实的议论。
这也不难怪,沉默会成为部分互联网使用者的突出特征。
出于对个人隐私泄露的担忧,不少人展现出强烈的社交倦怠,抗拒在互联网留下真实痕迹,“潜水”“糊弄学”等词语应运而生。
(“糊弄学”)
诚然,momo大军对于私人领域的保护,心理作用大于实际效益。一层头像的薄薄掩饰,并不足以抵抗“数字化生存”的侵袭。
但成为momo,也不失为对当下苛刻的互联网语言环境的一种有趣的挑战。他们自称是“可爱又迷人的正派角色”“穿梭在银河的法外狂徒”,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向沉默的螺旋说不。
与此同时,他们也在用不同种类的“定制momo”,悄悄释放自己的个性,向互联网摇晃代表着包容的橄榄枝。
小momo们所期盼的,是对隐私的尊重,是对自我空间的救赎。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蛙蛙日记
来源:微信公众号“知著网(ID:covricuc)“
本文由 @知著网 授权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道理懂的不少,做的却不好。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压根就没有听懂和理解对这个道理,以及没有花时间和功夫去验证道理。很多道理都需要验证几次几十次才能成为真理。感谢作者分享。
说的很详细,涨知识了
实在!很多事情并没有捷径,有捷径也轮不到你。比如我每天坚持看运营派!!
棒!这篇写的很通俗易懂
两个程序员在聊天:程序员A:“哥们儿,最近手头紧,借点钱?”程序员B:“成啊,要多少?”程序员A:“一千行不?”程序员B:“咱俩谁跟谁!给你凑个整,1024元拿去吧!”
吾日三省吾身: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
没有休息,没有节日,没有周末,日日夜夜,希望能不断磨出好内容,对得起自己。
降低期望,把手机关掉,焦虑就没有了。
看运营派评论区就像回家一样
里面个个都是人才
说话又好听
超喜欢看评论
在某上市公司做运营,今年真的好难,据说以后会更难。只能多学习沉淀提升内功了,太焦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