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店隐匿背后,电商新局何解?” 在电商竞争激烈的当下,微信小店为何入口难找?其独特的运营模式又蕴含着怎样的战略考量?

最近被问最多的是,怎么才能找到微信小店,入口在哪儿?微信小店没有入口,用户如果想找一个店,可以主动搜索关键词,在极深的入口会出现产品卡、小店账号名字。下次需要,再重复一下这个动作。对于电商而言,最缺的就是流量,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疯狂从外部投流卖量的时候,微信小店被隐藏在很深的角落。像极了一个“黑市”,不熟莫入。当然这并非是微信“佛系”,在另一边,微信大张旗鼓的更新各类拉新策略,私域拉新激励、送礼物裂变功能、推客分销……紧锣密鼓的迭代着。“产品大神”何以至此?看来隐藏绝非偶然,这背后应该藏着更深的一层思考。反常规,反直觉,微信小店走向何方?

01做法迷惑,让人看不懂

被吐槽最多的一定是:腾讯没有电商基因,一系列的做法,都让人费解。因为微信的做法,并不符合“常规电商平台”的起盘玩法:1、为什么微信小店的保证金会这么高?2、为什么视频号短视频、直播间,小店的产品审核违规的判定,会比其他的平台更加严格?3、为什么微信小店并没有跟京淘抖快一样,建立数万人的强运营团队,之后会不会打算建这个团队?4、为什么微信小店、视频号可以完全跟企业微信(私域)打通,放任商家把平台流量薅走?5、既然刚开始大家都缺流量,却不给到微信小店中心化的入口?(其实连京东拼多多在微信都有独立入口)最后,还有个在房间里的大象:搜一搜日活8个亿,已经是中国第一的搜索引擎,微信打算怎么用它?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推演下它背后隐藏的真实意图。

02推动商家“自经营“

“人人都能做点小生意”的门槛有点高。

刚刚运营同学跟我说,微信小店团长服务商后台不能提现了,我去瞅了瞅,发现团长功能需要缴纳 2 万块的保证金。

之前招商团长是不收保证金的,现在跟抖音对齐。

团长后台还增加了推客功能,也就是可以开发推客平台,做“淘宝客”的分销。

推客分销的保证金要20万,抖音10万,多一倍。

服务商多收点还可以理解的,一来防止你瞎胡搞,二来也算是个筛选,给分销商设置一个门槛,降低商家内卷,也降低了平台的管理成本。

但是,普通开店的商家,保证金是有点太多了,很多类目都要 1-2w,高风险的项目更贵,有些类目直接禁止准入,当然还有各种资质非常的严格。

然后短视频、直播间、产品审核,跟其他平台比更加严格。

保证金高,审核更严格,意味着平台管理成本会降低,因为钻空子的商家会少很多。

所以,微信小店并没有跟京淘抖快一样,建立数万人的强运营团队,而是弱运营、弱介入。

一般的商家是找不到平台的客服人员的,更没有跟其他平台一样标配“小二”(或者小二的数量非常的少),跟当年公众号的运营逻辑相似。

但是一般新起一个盘子,常规做法是先放水漫灌,等人进来了再整顿。

更加让人费解的是,目前微信小店、视频号支持商家把流量薅到自己的企业微信私域,放任商家把平台的流量薅走。

这意味着,小店平台可能收不到商家广告复投的费用、小店的抽佣,因为在企微私域,商家可以通过自营小程序商城私下交易,且免费复用这些流量。

这一系列的操作,都指向了一个意图:商家可以在微信生态,形成自己的闭环生意。

我们看看微信背后下了一盘什么棋:

首先,微信不愿意用流量“分配”来收割商家,而是希望商家获取用户后,沉淀在私域自行运营;

然后,既然允许导私域,那么之后就不会像京淘抖快一样强运营,而是做个流量平台,你从我的公域搞流量,利用我的小店成交。

我赚两份钱:一个是投流的广告费(微信豆,ADQ),另一个是店铺的租金抽佣(1-5%)。

生意是商家独立的,我只提供流量与店铺,这像极了在微信内部建立了无数独立的APP商城,在海外的说法就是“独立站”。

假设业务导向是独立站的业务模式,那商家就依赖投流做广告拉新,也有独立承载流量的诉求。

我们看到上面“反常规”的做法,就是整体不断地把商家推到这个业务形态上去。

不过商家在微信生态做“独立站”,微信会不会赚的太少了,它亏不亏?

03电商广告是个大生意

我们看看腾讯的财报分析。相关财报总结,2023年腾讯广告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已经达到了40%,仅次于游戏业务,成为第二大收入来源。在过去的一年里,腾讯广告业务的发展势头强劲,广告业务已经成为腾讯公司的重要业务,可谓是重中之重。广告与电商相辅相生,电商最大的需求就是广告,把电商搞大,广告才有大的营收预期。那么电商广告,是一个大数量级的生意么?多方数据显示,2023年客户管理收入(CMR)占淘天集团总营收的约70%,营收为3000亿左右,其中大部分为电商广告收入。2023年抖音的广告收入4000亿,其中电商广告大约2800亿(推测,并未得到公开数据)。

公开资料显示,Google在2023年的广告业务收入为2,378.6亿美元(1.6万亿),占公司总收入的77.4%。

尽管Google并未单独披露电商广告收入,但是电商巨头与各类数不清的独立站是广告的大头,拼多多的Temu,还有SHEIN,也是在Google疯下单的广告大客户。

给电商商家卖广告,可以是个很大的生意。

在这儿引出了微信5个核心流量入口:短视频、直播间、公众号、朋友圈、搜一搜。

这些入口,已经是腾讯广告盈利的核心阵地。

04更优的解题策略

基于现状,微信小店极大概率会成为一个新的电商“巨头”。首先,商家已经被京淘抖快“中心化流量”平台,折腾的半死不活。中心化的平台就是内卷,商家急需反内卷,迫切需要建立自己独立的流量池子。其次,微信仍旧是个电商的处女地。尽管各种私域已经耕耘多年,但是仍没有“正规家”大规模入局,各种购物体验远低于其他电商平台。另外,50-70岁中老年人群正在被微信电商激活,在之前他们大部分并没有习惯在电商购物,这是微信小店的一个很大的增量。最重要的,微信已经为商家把流量组件、店铺基建、私域工具搞好了,一切就绪,等你来做生意。从腾讯的策略来看,他们并没有“传统电商的基因”,而是有自己独立的发展方向:1、微信不缺流量,不需要像淘宝京东拼多多一样,对外买流量,再去贩卖给商家,它完全不需要做流量的二道贩子,它就是流量的源头,它可以直接卖。2、微信的第一需求并不是卖货,而是社交与全场景的应用,所以它没有任何可能给电商开一级入口,也不会强运营一个“平台”。推演的结论是,微信小店不会有中心化的入口,它要像“黑市”一样,隐藏在微信的各个场景里。你找不到微信小店,但它又无处不在。所以微信小店的商品卡,会在短视频直播间的下滑中刷到,也会在搜一搜的页面中刷到。更多的是会在商家建立的私域里,通过朋友圈刷到,通过社群被触达,通过私信被推送。给商家一个独立经营的可能性,把基建与流量卖给他们,也许是小店背后隐藏的真实意图。最终,腾讯还是一家卖流量的公司。

作者丨大鱼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大鱼知道】,微信公众号:【大鱼知道】,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文章写得很有见地,作者的思考很深入,值得学习。

  2. 看完这篇文章,我对这个话题有了更深的理解,作者的分析很有逻辑,很有说服力。

  3. 感觉运营就是个苦逼活

  4. :???: :???: :???: 拜读了

2
评论
返回
营销日历02月05日 更多
1971年美国\阿波罗14号\"宇宙飞船成功登月
1661年清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逝世
198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粟裕逝世
加入圈子
全栈运营交流群
加入
抖音运营交流群
加入
小红书运营交流群
加入
视频号运营交流群
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