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疼”的offer》:丁辉淘汰后上热搜, “双非”学历就活该被歧视?
这次,丁辉真的被淘汰了?!!
在《令人心动的offer》第二季最新一期,备受关注的实习生丁辉被淘汰,节目一经播出,#丁辉淘汰#的话题就瞬间冲上了微博热搜。
一、丁辉是谁?
《令人心动的offer》第2季,小伙伴们都看了吗?
没看过的话,真的血亏!虽然只是个综艺节目,但里面职场干货简直不要太多,真心值得职场新人们学习!
给还没来得及看的小伙伴科普一下:这是一档职场观察类真人秀,由何炅、撒贝宁、范丞丞、周深、杨天真等担任观察员;
讲的是8个学历爆表的法律系高材生,进入上海“君合律师事务所”实习,争夺2个转正offer的故事。
而在一堆名校毕业的实习生中,有个叫“丁辉”的小伙子,成功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起因是在面试环节,就因为人家本科是“二本”,而且不是法律专业,然后就被面试官们“嫌弃”了······
面试官表示:很少收到类似的简历,在人事那关就应该刷掉!
what?本科是二本,就天生“低人一等”吗?
对不起,这就是职场的真相,虽然残酷但绝对真实!成年人的世界,哪有那么多关于“逆袭”的童话故事···
第一期节目播出后,#心疼丁辉#成了热搜话题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一幕,都会不由自主地代入自己:出身平凡,学历普通,为了生活和梦想拼尽全力,却总是在现实中屡屡碰壁···
二、学历差,就注定被踩在土里?
其实,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学历歧视”问题,连向来“不拘一格招人才”的互联网行业,现在也开始卡学历了!
要知道若干年前,互联网行业几乎是最不在乎学历的行业,市场机会足够多,只要你有能力,就能有一番作为;那个时候,互联网行业虽然风头正劲,但毕竟体量还不大,未来前景不可预期,所以最优秀的一批年轻人更青睐投行/咨询公司/外企/律所等公司;
但是,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年轻人发现:纵观过去10年,尽管很多行业也有不同发展,但增速最快,涨幅最猛,前景最好的行业,几乎就是互联网了;如今的名校精英们,去的也都是阿里/腾讯/字节跳动这种顶级互联网大厂!
毕竟互联网行业是为数不多的、一毕业收入就有5位数的行业···
那为什么互联网公司会卡学历呢?
说个数字你就明白了:腾讯每年校招都要收到10万份简历···其他同级别的大厂,情况也类似。
可想而知,为了更高效地找出适合的人才,如果不靠学历做筛选,人力部门的成本将大大增加,效率也会急剧下滑···
但是,但是!凡事总有例外:每年有很多同学,“双非”学校毕业依然能进互联网大厂!
他们凭什么?
了解之下,会发现他们要么有超强的硬技能/软实力,要么有拿得出手的亮眼成绩,而且,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非常聪明地选择了门槛相对低的“运营岗”,作为入行的突破口。
所以,如果你学历上优势不大,同时看好互联网行业,那么我建议你也可以从“运营”做起,先入行,再求发展!
三、为什么我建议你做互联网运营?
互联网运营是个好职业吗?
我可以回答你:是的!
1、互联网运营岗的前景巨大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互联网行业发展快/前景好,但具体做什么岗位,其实大有学问,因为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起主导作用的岗位不一样:
互联网早期-技术为先:拥有别人没有的技术,自然就有了优势。
互联网中期-产品为主:当技术和功能上拉不开差距,好用的产品就有市场;
互联网下半场-运营为优:可能大家产品功能和体验大同小异,运营成为产品能否成功的关键!
所以你会发现,现在各大公司在招揽运营人才!
比如前段时间,字节跳动宣布:年底前再招10000人!其中除了研发岗,运营岗的需求量是较大的,目前仍有2500多个运营岗位没招满!
(图片来源:字节跳动官网)
2、运营岗的薪资不错
据统计:如果是有3年经验的运营,很多薪资超过13K;如果能进大厂,月薪30K以上的人更是不少!
(数据来源:职友集)
3、运营的门槛相对低
相较于“技术”和“产品”岗的硬性门槛,运营岗门槛较为友好,一般如果具备运营实力,普通院校毕业生也有机会进大厂拿高薪!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运营岗位对技能没要求。
一名运营需要的基本技能有哪些?拿一个社区运营校招岗举例:
(图片来源:拉勾网)
从这个招聘启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社区运营需要这几种能力:
①用户运营能力:你需要会用户调研、用户需求挖掘,吸引更多的用户。
②内容运营能力:你需要监控社区内容,维护社区调性,通过内容吸引同好的目标用户。
③活动运营能力:你需要对热点敏感,策划引流、裂变活动,实现账号粉丝的持续增长和留存。
④数据分析能力:你需要关注阅读数、分享率等数据,洞察用户偏好,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
而且,这还只是社区运营岗位需要掌握的技能。
在大厂内部,运营还有这些分类:产品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数据运营···不同类型的运营有不同的技能要求。
那么,小朋友你现在对运营是否有很多问号:
运营是什么?平常需要做哪些工作?
我适合做运营吗?未来的上升路径是?
我需要学哪些技能?具体怎么学?
如何准备简历/作品集,通过面试,快速入行?
……
别担心~“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旗下起点学院,联合腾讯课堂请到了前腾讯社交平台运营负责人——潘至鹏老师,带来《0~2岁运营新人·C位出道计划》。
本次训练营包含“4天训练营+10堂视频大课+社群服务”,帮助想要入行运营的你,弥补认知/技能/经验方面的缺失,争取快速入行!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
1、帮你建立行业与岗位的认知
老师将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让你对互联网行业有深入的认识,对运营岗位有更本质的理解。
2、帮你搭建完善的运营知识体系
详细拆解不同类型运营所需的技能,并告诉你如何针对性提升;努力帮你培养2~3项核心技能;力争学到大厂运营正规军的工作方法,思维方式,学习方法,提升软实力。
3、帮你拆解大厂运营标准,了解面试流程
详细拆解腾讯的招人/用人要求,力争给你实用的求职/面试技巧,简历/作品集的制作套路,帮助你加深面试官印象!
4、将有机会获得运营老师一对一职业咨询/辅导,明确职业方向!
不仅如此,今天还为我们“运营派”的读者申请到了特别优惠!
限时福利价,只需¥5.8!过期恢复原价99元
一瓶饮料的价格,助你找准方向/进大厂/拿高薪!
点击链接,马上报名!
▼▼▼
由于有同学对可能课程不太了解,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本次课程的内容:
导师介绍
潘至鹏 老师
前腾讯社交平台·运营负责人
美的(中国区)运营负责人
潘老师是前腾讯社交平台运营负责人,在腾讯供职多年,其间主导了QQ会员、QQ空间、腾讯电商等亿级用户的产品运营工作。
(潘老师受邀在行业大会演讲)
同时,潘老师是腾讯学院认证老师,多年在腾讯内部负责运营岗的招聘与培训;
他也是顺丰/联通/平安/南航等大型企业内训导师;他影响的学员很多,很多在BAT等互联网大厂。
(潘老师线下授课/辅导)
平常想听潘老师的课,真的很难:一方面因为价格不便宜,一天的课也可能要好几千;更因为老师工作繁忙,开课太少!
而现在,这次为期4天的运营新人训练营,潘老师将从头到尾帮你梳理运营脉络,让你打好基础,力争帮你轻松入行;福利价只要5.8元,名额不多,先到先得!
点击链接,马上报名!
▼▼▼
课程大纲
来看看这干货满满的课程大纲
▼▼▼
4天/10节课程+N次加餐+课程服务
力争解决你入门&入行中常见的问题!
学完这4天课程,你将收获:
- 建立对行业和岗位的认知
- 搭建一套运营知识体系
- 培养2~3项核心技能,明确职业方向
- 掌握一套求职/面试技巧,争取入行!
课程3大服务
4天训练营采取“沉浸式”学习模式,社群共学+班主任督学,努力治愈你的懒“癌”和拖延症。
服务1:课程学习
报名后,每天解锁1~3堂新课,在起点学院官网/APP均可学习。
(学习进度在网页端和APP端,自动同步)
服务2:社群分享/讨论
我们将组建班级群,和那些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学习;每晚主题分享+课程精华内容总结,巩固当天所学。
(班级群分享)
服务3:答疑/咨询
提供4天免费答疑;同时有机会获得一次 1V1 职业咨询,帮你找准职业发展方向!
(答疑/咨询截图)
4天训练营+10节课程+课程服务
一瓶饮料的价格,让腾讯运营负责人帮你
快速进大厂拿高薪,踏上职业发展快车道!
限时福利价,只需¥5.8!过期恢复原价99元
长按识别二维码报名
▼▼▼
(长按识别二维码报名)
你对互联网运营,还有什么疑问吗?
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你要一定要记住,长得好看是不能当饭吃的,非常好看可以。
心理学中有个虚假同感偏差,即你的喜好会影响你的估计值,在工作中,团队成员的喜好往往也会导致不同的策划方案的落地。比如我们团队几个成员都喜欢直播,觉得办直播的转化率一定不错,于是做了一个关于直播的策划营销案。但在实际过程中,我们通过数据发现这个直播和我们用户的契合度较低,后续做了试点投放,最终数据也验证了确实存在虚假同感偏差。用心理学知识发现一些陷阱,可以帮助工作有效开展。
据说未来十年会更苦逼,吓得我抓紧学习做笔记
之前在运营大会上听到过类似观点,挺好
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
努力就好,做真实的自己,不留遗憾。
没有休息,没有节日,没有周末,日日夜夜,希望能不断磨出好内容,对得起自己。
什么叫融资?融资其实就是,你请5个人吃火锅。给第1个电话:“顺路买点蔬菜,就差菜了。” 给第2个电话:“顺路买点羊肉,就差肉了。” 给第3个电话:“顺路买点冻豆腐鱼丸啥的,就差这个了。” 给第4个电话:“就差酒了。” 给第5个电话:“就差点火锅底料了!” 然后,挂电话烧水,坐等…… 那么,什么叫资金链断裂?就是其中任何一人没来,放了鸽子。
我刚进职场的时候,按照领导安排的任务完成,持续几个月后发现和同行差距很大,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自己可能是青蛙效应的那只青蛙,把青蛙丢进油锅,青蛙是会跳出来的,而把青蛙放温水,青蛙是会被煮,所以我开始给自己寻求工作外的目标,尝试跳出舒适区,最终自己得到了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