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微信公众号别光幻想走“捷径”、抄“近路”

微信公众号流量下滑引发作者焦虑,违规操作、标题党、算法变化成主因。文章指出,平台规则动态调整,内容质量才是核心竞争力,唯有深耕内容才能赢得用户与流量。
最近陆陆续续有一些做微信公众号的朋友过来交流咨询,他们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公众号流量下滑,继而想要找出流量下滑的原因。对于公众号从业者来说,流量是核心,流量下滑换成是谁都会着急。
但提到流量问题,就会涉及到更深层次的问题:
1.自己的公众号是否有违规,比如,被人J报抄袭,或者有内容侵权。
2.违反相关规则而不自知,比如,引导关注,底部的广告太多等。
3.有AI参与创作,但并未标明内容源自AI。
4.过于标题党。
5.自身选题因素。
微信公众号的相关管理规则相对模糊,甚至有些公众号作者根本就不关注、也不了解公众号的相关规则,这就导致某些公众号作者不知不觉违规却不知道,如果没人“点破”的话,他们永远都不知道为什么会出问题,在莫名其妙的情况下,公众号作者很容易将气撒到平台身上,认为是平台的问题。
与平台的潜在对抗其实没什么意义,如果你自身运营账号够久且关注平台的相关公告,就会少踩很多坑。
有些公众号作者常常表现出急于求成,希望能够快速取得效果,恨不得平台把所有流量都给他;还有些公众号作者,按照小红书的路数走,比如,发现某篇文章火了之后,就像工厂的流水线一样一直按照这个路数创作,用一套“万能钥匙”打开所有的通路。
微信公众号像今日头条、百度等平台一样走个性化推荐路线后,公众号作者的流量愈发变得不可捉摸,而越是这种情况,越是不可能有“万能钥匙”。
首先,平台不可能为某个公众号单独做流量倾斜。就连微信自己的公众号“微信派”,流量都不是绝对稳定,10万+的概率并不高,可想而知,你的账号还不是微信自己的,它凭什么把流量都倾斜到你的账号上来?
其次,算法推荐是动态的,而不是固定的。根据其他平台的算法推荐来看,一般影响流量的因素包括点击率、留存率、点赞、分享、在看、留言等,在这些原因中,公众号作者要想每条都能“切中”是非常困难的,很有可能你上一篇内容是“爆款”,但是你再按照这个风格来写,流量就塌方。
平台每段时间的侧重点都不同,过去成功的经验并不适用当前,比如,“标题党”,很有可能你过去10万+标题的内容这段时间就被识别为标题党从而限流,典型的就是“解密XXX”、“震惊XXX”、“救命XXX”,类似于这类,在几年前你随便发可能流量都会很高,但现在你用这类标题,平台可能就会限流,“标题党”过度就是对用户的骚扰,某种程度上就是欺骗,平台为了用户着想,自然会限制这类内容流通。
前段时间,公众号增加了“好友在看”的权重,甚至还为此专门搞了专题页,在“小红点”通知方面,也增加了“好友在看”的推送频次,只要引入新的变量,在算法排序上自然会有更新的路径,这意味着你以往的那套玩法,现在要适配“好友在看”模式,可很多公众号作者并不知道,或者说知道了也不知道怎么改,最终导致流量下滑。
最近,公众号似乎又削减了“好友在看”的权重,又是一次新的流量推荐和排序,就这么玩儿,你还想有“万能钥匙”,一个路数做到底?
对于公众号作者来说,面对平台不断的变化,唯一能做的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即“内容为王”,好的选题和标题当然能为账号带来更多流量,但最终还是要有内容与之匹配,否则,用户留存率不高的情况下,平台下一次可能就不推荐你的内容了。
而在“好内容”这条路上,是没有止境的,很多公众号作者一天到晚琢磨怎么搞流量,怎么让流量更高,却忽略了内容本身,第一,你的受众是谁?第二,如果你自己是用户,你会不会点击这篇内容;第三,你自己读完这篇内容,有没有“收获”。
流量固然重要,但内容才是核心,是“根”,你天天光想着“术”,不从内容上下功夫,只想着走“捷径”、抄“近路”,平台必然不可能一直宠幸你。
话说回来,如果一个公众号流量下滑,也别灰心,只要你坚持更新“好内容”,必然会出“爆款”。
本文由运营派作者【郭静】,微信公众号:【郭静的互联网圈】,原创/授权 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看了这篇文章,下周的培训会素材有了,哈哈哈哈哈
刚从产品转运营,我是不是掉坑里了,看了这些文章,感觉做运营比做产品更难。事更多事更杂。
文章的结构也很清晰,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
说的很详细,涨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