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方做用户研究:专业能力决定下限,是否会主动去规划和推动工作决定上限
如果你是甲方,在做用户研究的工作,不妨看看这篇文章,作者将结合自身经验与知识给你启发。
在甲方,用户研究是一个需要主动去赋能的职业,因为业务需求方很多时候并不那么了解你,不了解你的专业能力能为ta带来什么价值,这时候尤其需要你自己主动去规划去推动工作的开展。
所以优秀的用户研究人员,扎实的专业能力只是一方面,对用户研究这个职业的“运筹”也是一个方面。
最近给一些学员做咨询,发现很多人不仅有用户研究专业上的卡点,还有用户研究工作开展思路上的卡点,如果你也有同样的问题,那么这篇文章或许对你有帮助。
一、甲方用户研究工作规划
在甲方做用户研究和在乙方做用户研究,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乙方用户研究是纯接单制,虽说高级点的用户研究(如高级经理、总监)还会负责客户关系管理及商务BD,但大多数用户研究人员的专职工作就是把一个个甲方爸爸的项目做好就完事了。
但在甲方就不一样了,很多时候业务需求方不来找你,你很可能就会陷入无事可做的境地,你需要主动找事儿干,主动给业务赋能。无事可做,个人绩效、团队绩效都成问题,时间一长整个团队给你干掉了。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呢,大厂用户研究团队的思路基本一致,那就是基础性研究+专项研究,专项研究解决特定的业务方需求、课题,基础性研究用来填充业务需求间隙的碎片化时间。
这是常规的做法,下面结合一个例子来做说明。
背景:这是一个在线出行公司,提供火车票、汽车票等大交通出行的票务预订服务,以及网约车、租车、拼车等小交通增值服务,如果你是这个公司的用户研究团队负责人,你怎么去规划和推动工作?
二、基础性研究
基础性研究解决的一般是业务线条或事业部的知识性需求,即对用户、市场和行业的现状、规律与趋势的把握。
1. 市场/行业研究背书
现在主流大厂的用户研究团队基本都会做类似行业热点、资讯的收集、整理、分析工作,这其实并不是用户研究工作的范畴,但是基础性研究的一部分。
收集、整理好资讯并做出解读后,更先进的做法是通过企业内部通讯平台(如飞书、企业微信等)定向推送给业务方,也是价值塑造的一部分,当然这只是加分项。
2. 常规月度调研
是一个用户研究团队可持续去做的、常规项目,这个需要结合业务特征和业务需求来制定,但更容易操作的方式是把业务按照场景进行拆解,对每一个场景持续深挖和追踪用户需求和行为现状及趋势。
还是以在线出行这个业务为例,可以月度去做的研究项目如下:
下面是其中一个场景深挖做的研究项目Case:
当然,你还可以按照业务目标或者业务生命周期来进行拆解,具体案例我就不展示了:
3. 重大时间节点的预测性调研
很多公司、平台一到年底就会发布明年的行业趋势白皮书,用户研究团队也能结合公司业务情况提前做布局。
例如在线出行业务,是一个和节假日高度关联的业务,每到节假日就会迎来出行高峰,而这个高峰期才是在线出行业务最赚钱的时刻,所以提前对用户出行需求展开预测性研究,对业务帮助会非常大。
三、专项研究
以上常规、基础性研究不能覆盖的,都归入到专项研究里去,可以解决业务方特定的业务问题。
例如这个在线出行公司已经不满足于做线上票务,想做线下出行业务代运营,刚好有一条铁路专线想和公司合作,于是就这个项目成立项目组做专项评估。
在这个项目中,不仅要对市场进行摸底(实地调研+大数据等),还要对用户展开调研,其中涉及到产品、运营、大数据、用研等多个团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周期很长的项目,但是能深入到业务解决具体实际的问题,而常规的、基础性研究主要还是为业务方提供认知赋能,不能立刻见到效果。
在专项研究方面,目前大厂成熟、先进的做法是通过对专项研究的复盘、沉淀、标准化,把专项研究变成可持续去做的标准化产品,变成基础性研究,这么做的好处是能把用户研究嵌入到业务的环节中去。
还是以上面这个铁路线路代运营专项为例,做完这个项目后,小组就会对整个项目进行系统性复盘,把相关的方法和实践沉淀下来,变成一个可以解决代运营项目的标准化解决方案,后续再有代运营的项目,都必须走这套流程,从而用户研究嵌入到了业务流程里。
在代运营项目需求比较多的情况下,代运营市场与用户研究项目就可以变成这个用户研究团队的一个标杆性产品,持续去做。
作者:Peron
来源:微信公众号:Peron用户研究 (ID:LongRuiGuanTong)
本文由@Peron用户研究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666,学到了,收藏起来。
写得很真实
分析得太全面了,值得反复阅读并实践
留言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