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创意会点亮另一个创意。在欣赏品牌的创意火花时,我们的灵感其实也在慢慢升温,文案也就会以一种自己的思维方式出现。让我们一起在这些案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吧!

天猫运用新媒介,给观众带来新颖的场景体验。

美团外卖打开不一样的卖货方式,试图打造新闻事件来强化消费心智。

而有的品牌则用是打直球,选择直接击中目标群体。

从这些案例中,或许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在注意力稀缺的当下,给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一笔。

一、天猫——媒介创意新高度

天猫在媒介上,总是有新意。

去年双11采用投影的形式,把文案投射在阳台、跑道、夜宵摊、停车场上。

今年3月份,则是瞄准了街道路牌,在路牌上作文章。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而今年五一,天猫更是把媒介创意玩出了新高度。把机场的行李传送带,变成了一个「天猫好运提取处」。

这个品牌操作,可以说是一次物理和心理的双重洞察。

一方面,把旅人等待行李的枯燥无聊,变成了一次双向的互动。每一个旅客取走行李的同时,也顺带取走「好运」。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行李在转运,生活也在转运」。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5分钟后,杭州的风会拥抱你」。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好运正在转向你」。

另一方面,这也正好契合当下年轻人的祈福文化。在求人和求己之间,年轻人选择了求佛。

「天猫好运提取处」滚动着文字祝愿,不仅成为了旅人们的打卡点,也将好运的期许带给熙来攘往的每一个人。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可见,媒介并不只是传播载体,它本身也可以成为内容的一部分。

通过天猫这个案例更加相信,通过挖掘有趣的媒介,能带来更大的传播声量,还能拉近品牌和用户之间的生活距离。

二、闲鱼——捕捉年轻人多元兴趣文化

最近,闲鱼开始了一种很新的发布会。

“多面闲鱼,每一面都新鲜。”

这是闲鱼这次发布会的主题,也是一个产品的横截面,透过其中可以看到闲鱼全新、鲜活、真实的形态。

「一面鲜活」,营造了一个鲜活的社区。在海鲜市场里的一个个新鲜话题,都会变成新鲜的交易。而会玩社区里的大佬,又会带着你抄近道入坑。

「一面靠谱」,升级了信任体系。有全新的鱼力值,让闲鱼交易更靠谱,有用户标签,可以更了解你的交易对象。

从中,我们看到了闲鱼的多面,认识到闲鱼的不同产品功能,包括不限于社区、聊天、信用、验货、回收……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但闲鱼的多面生长,并不是凭空,而是根据年轻人的需求去不断升级的。

闲鱼聚集了大量的年轻人,成为社会观察最敏锐的落点,它总是能洞察到年轻人需求的变化。

正如文案中所写,“有多少个新鲜的人,闲鱼就有多少面”。

为了将鲜活一网打尽,值得一提的是,闲鱼这次发布的全新产品功能——海鲜市场。

海鲜市场这个产品最独特的地方在于,给闲鱼社区带来一个“#”,也就是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崭新场景。

用“#”这个符号,聚拢了社区里如此多的新鲜事。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既可以发现交易热点,#阳台烟花景观位出租,#网红烧烤代排队……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也可以凭兴趣营业,#游戏新皮肤低价转,#音乐节临时去不了……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还可以造新奇买卖,#看病预约陪诊师……

这个#号就像一张网,网罗着一个个新鲜话题,对应着一个年轻人的兴趣场景,然后变成一个个新鲜的交易。

当越来越多的#号进行延伸,就会联结成一张大网,将鲜活真正一网打尽,也夯实着闲鱼「年轻人的兴趣交易社区」的定位。

本质上,闲鱼这次发布会表面上是产品的创新升级,实际也是对年轻人多元兴趣文化一次精准捕捉。

三、「But」——读者的视角走入人心

AI替代不了文案,因为只有打工人才懂打工人。

下面「But」这组海报文案,把打工人的心声写出来了。没有花里胡哨,主打一个真实。看完第一条文案,我就狠狠代入了。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我一个人休假

公司不放心

特地安排了

电脑和工作来陪我

我去过的远方

它俩都**去过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我在工位很想si

想哭桌上却只有A4纸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每次加班敲电脑的时候

都像是在给这个世界写遗书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喝了这么多杯美式

也没能痛苦的时候

可以装作没事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公交

地铁

出租车

飞机原来移动办公这个意思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所谓成长

无非是从

喜欢奶茶的甜

变成爱上咖啡的苦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我放得下工作

工作却始终放不下我

它好重感情

这组海报看似在渲染丧苦,实际上是营造一个宣泄出口,在面对生活的苦和难中,总有一个转折「But」,去涌现出生命中的快乐和甜心。

什么文案容易动人?当品牌以读者的视角,去尊重和理解他们的情绪,文案才会真正的走心。

四、美团外卖——爆炸话题引爆热门品类

榴莲,绝对是五月份最有话题性的水果。

而为了向大众传达「上美团外卖买榴莲」这个事,美团外卖又造了一个更有话题的事件——美团外卖,卖房了。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当大家都在开榴莲盲盒,美团外卖却打造一个有趣的概念,把榴莲和房子进行形象化类比。找到两者一个共同的词汇「房数」,然后推出了一个房产中心。

在这个创意之下,卖榴莲这件事变得奇特起来。

它一改原本的话术,变成了熟悉的房产文案。买榴莲,仿佛成了一次实地看房,时刻关注一个个房源信息。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小公摊好房、水滴型特色户型……」

为了将卖房进行到底,美团外卖和水果商铺进行深度合作,将店铺改造成一个房产中心。

真正打造出一个话题事件,同时也让消费者亲身去感受下卖榴莲犹如买房的独特体验。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这里其实回到一个问题,如何让一个爆品,成为品牌的独特记忆点?

榴莲作为当下的一个爆品,大家都在卖,凭什么你让消费者记住呢?美团外卖这个逻辑做法值得参考学习。

用一个爆炸话题,引爆一个热门品类。

打造「美团外卖卖房了」这个新的话题事件,让大众形成一个记忆认知,上美团外卖买榴莲。

五、蕉下——轻量化品牌定位

周杰伦成为蕉下的品牌代言人,然后共同献上了一首广告片《简单爱》。

2022年底,群玉山帮助蕉下建立从「防晒」到「户外」的品牌升级,重新定义清晰的品牌定位「轻量化户外」。

而蕉下x周杰伦这支《简单爱》,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轻量化。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首先,《简单爱》就是一次轻量化户外生活的展现,里面海边的风、溅起的水花、行走的脚步等元素构成了一幅简单、轻盈、自由的画。这种美好的场景,让我们真正去走向户外生活。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其次,相比其他的广告,《简单爱》真的是一次轻量化的内容。没有观点隐寓,没有沉重元素,就这样轻松地听着,身心得到自然缓缓地打开。

在当下的传播环境下,这种轻松感很难得,不仅能获得年轻人的喜好,也是对品牌定位的一种呼应。

可见,品牌代言人的玩法,应该找到彼此的契合点,才能实现一次真正的内容共创。

六、小红书——本地化城市营销

这个夏天,小红书率先打响了夏日营销战役,写了12句自带武汉声音的文案。

在字里行间里,能感受到夏日的热情,也能触摸到地方的人情味。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你你你

你要跳东湖吗?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伢咧

心静自然凉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在武汉

你可以不服周

你不能不服热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竹席草席麻将席,

都卷起啦!!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筋子多烤哈子,

啤酒多冰哈子,

今天多聊哈子。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砰砰,你听!

夏天躲在西瓜里。

这组文案融合了当地的方言特色,吸纳了武汉的风土人情。即便你不是武汉人,也能感受到夏天正在火辣辣地靠近。

这不,小红书又开启了城市的下一站。跟着这组海报文案,一起去长沙街头走一走。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长沙不大

但是很辣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没有一只虾

能活着出长沙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口音塑普

做事靠谱

最近喜欢的6个案例

前半夜嚯酒续命

后半夜嗦粉还魂

之所以把小红书这组海报拿出来,是因为它正在尝试一种本地化城市营销。

通过结合本地特色文化营造一种归属感,从而去赢得消费者的认同。

有的品牌在产品进行城市化特色包装,比如「城市瓶」,在北京加入故宫的元素,在成都则是印上大熊猫的图案……

而小红书这次则是走进城市的肌理中,以不同的城市语言,去吸引人们上小红书聊一聊对城市的共同回忆。

每个城市的文化、风俗、情感是不一样的,而本地化营销就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通过城市定制化内容,去撬动一个个城市人群,以点带面从而实现真正地破圈传播。

如果我们想要制造出创意,我觉得并不应该呆在原地发想,而是去到处收集木材。

而这些有趣的案例,就是这一个个燃料。

在欣赏这些品牌的创意火花时,我们的灵感其实也在慢慢升温,以一种自己的方式出现。

始终相信,一个好创意会点亮另一个创意。

 

作者:黑小指

来源:微信公众号“休克文案”

本文由@黑小指 原创发布于运营派,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O协议。

登录后参与评论
给作者一些鼓励吧!
等我一分钟 我去找个夸你的句子
这世上美好的东西不多,牛起来要人命的你就是其一!
不要厉害的这么随意,不然我会觉得我又行了
这就很离谱了,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主儿~
我要是有这才华,我走路都得横着走!
对你的作品崇拜!
反手就是一个推荐,能量满满!
感谢分享
  1. 净说大实话干啥!!!

  2. 666,学到了,收藏起来。

  3. 写得太棒了,让我瞬间感觉自己智商上升了一个档次

收藏
评论
返回